中新网长沙3月4日电 “10年前,我是你们援助的‘海星’,今天,我想加入你们,帮助更多的‘海星’。”3月4日,一位年轻人拄着拐杖来到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流着热泪送来了一份申请书和爱心捐款。
这位年轻人叫陈实,是2004年国防科大“海星计划”诞生以来的第一批受益的孤残儿童之一。如今在深圳某动漫设计公司就业的他,已成为公司的业务总监,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当年受到的帮助和鼓励。通过自己数年来的努力和打拼,他终于如愿成为 “海星计划”的“编外”成员。
10年前,6名国防科大的学员怀着“为孤残儿童做一点事”的朴实想法,组织启动了“手拉手海星助养计划”。尽管做足心理准备,可当看到孤残儿童--有的患有先天性脊柱损伤,有的双下肢瘫痪,有的带有严重自闭症时,学员们的内心仍深受极大震撼。
虽然留下了爱心捐款,但学员们并未轻松。如何针对儿童开展心理沟通?面对健康的同龄小伙伴,如何摆正心态?如何教育他们不怨天由人,懂得积极生活回报社会,而不会成为问题儿童?他们带着这些沉甸甸的使命回到了学校。
为了使“搁浅海星”得到持续关爱,学员们自发形成了“真情不断线,关爱续前缘”的“五个一”制度:入伍第一课,请学员旅领导给新学员介绍“海星计划”,让孝亲爱幼的传统薪火相传;新学期第一个党日,组织新学员到服务中心举行助养仪式;与每名助养对象签订助养协议,定期与服务中心书信跟踪孤残儿童状况,形成助养报告;每周派学员代表到服务中心看望儿童,做力所能及的服务;毕业前集体到服务中心举行助养接力仪式,真情话别。10年间,“海星计划”的队伍从当初的6人,已经发展到现在数千名国防科大的学员加入其中。
不仅如此,他们还专门成立了善款管理中心,定期公示善款来源、去向、金额,每笔资金都有具体的受助单位和个人。在“海星计划”的接力助养下,孤残儿童大多都能自食其力,有的甚至上了重点大学。
据介绍,“海星计划”从启动到现在,平均每年筹集善款20余万元,十年间累计助养孤残儿童10余万人,当中有许多人也像陈实一样又加入到“海星计划”中。(通讯员 张喆 黄伟 记者 徐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