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的父亲谈儿子:为他骄傲,更为祖国骄傲
红网时刻 字号:
2018-10-25 18:59:27

朱永灵(后排右一)和家人合影。

现年86岁的朱启袖老人。

朱启袖参观港珠澳大桥后写下的文章《走进港珠澳大桥》。

红网时刻见习记者 郭千千 记者 焦炬 曹维 湘潭报道

10月24日上午9点,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举世瞩目。这座全长55公里的跨海大桥被称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不仅是中国交通建设史上的里程碑项目,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成果的有力见证。在港珠澳大桥正式运营的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了大桥管理和施工等方面的代表,并说他们“功不可没,劳苦功高”。这些代表中,有一个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石鼓镇沿红村的“湘潭伢子”--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

10月24日下午,记者采访了朱永灵的父亲--86岁高龄的朱启袖。老人家穿着喜庆的红色唐装接待了我们,笑容满面,精神十足。“整个湘潭轰动了。”朱启袖说,“新闻一播出来,打电话的,发短信、微信的,都来祝贺我。”儿子有出息,做父亲的更是以此为荣。同时,朱启袖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原来,为了完成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朱永灵已经连续10年没有回湘潭和家人一起欢度春节了。从儿子每周准时准点打来的一个电话中,朱启袖能稍许了解一下儿子工作的艰辛和正承受着的巨大压力。然而,随着港珠澳大桥的正式通车运营,儿子多年来的付出,终于有了最美好的结果。

朱启袖告诉我们,2017年10月,他曾借着参加孙女婚礼的机会,去探访了港珠澳大桥,亲眼目睹和感受了当时尚未完全完工的这个“超级工程”。“隧道内灯光明亮,汽车穿过海底隧道的时候,坐在车里感觉十分平稳。”“港珠澳大桥如同一条巨龙蜿蜒在湛蓝的海平面之上。”当天,从海底隧道出来后,朱启袖还来到港珠澳大桥桥面上参观,感受伶仃洋海天一色、清风拂面。他既以父亲的身份在观看儿子交出的作品,又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见证了祖国的不朽工程。

“太不可思议了!”谈起2017年参观港珠澳大桥的经历,朱启袖连声赞叹。在那次参观中,他详细了解了大桥人在建设港珠澳大桥时所经历的困难,和隐藏在困难背后奋斗的故事。回到湘潭后,他写下了文章《走近港珠澳大桥》。文章最后,朱启袖这样写道:“我想起了在不远处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他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表达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生死的爱国情怀,感人至深!我忆起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怀抱的不眠之夜!我更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高一的时候,就发现他对路桥方面的知识有极大的兴趣。”朱启袖回忆说。朱永灵学习成绩十分优异,小学开始一路跳级,未满15岁便参加高考,以高出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40多分的成绩考入同济大学。出于对儿子年龄的考虑,朱启袖原本想让朱永灵留在湖南,读书期间也能有个照应。但朱永灵从人民日报上了解到,时任同济大学校长李国豪身为南京长江大桥总技术顾问的相关事迹,感到十分钦佩和崇拜,坚持填报同济大学,朱启袖尊重了儿子的决定。“当时因为工作繁忙经济不宽裕,第一次开学都没能送他。”朱启袖感慨道。

在家人眼里,朱永灵十分老实本分,稳重、孝顺、严谨、刻苦都是他的优点。“但是也有调皮的时候。”年迈的朱启袖对儿子小时候的事情,依然记得很清楚。朱启袖说,朱永灵上小学时,一次语文课上,老师读错了一个字。他认为老师读错了,却没有吭声。下课回家后,朱永灵又是问朱启袖,又是翻阅字典,确认了字的正确读音。第二天上课,朱永灵佯装不知道字的读音,向老师提问,老师就告诉他读,果然又读错了。朱永灵便当场将错误指了出来。老师说他故意调皮捣蛋。“大学毕业后,朱永灵还特意去看望了这位老师,提起这个事,两人都笑了。”朱启袖说。

采访中,朱启袖告诉我们,朱永灵不到15岁离家求学。先后在长沙、广东工作过。2004年开始,朱永灵担任港珠澳大桥协调办公室主任,负责项目前期论证协调工作。2010年,任港珠澳大桥管理局首任局长,全面负责大桥主体工程建设,把控整个工程的进展、质量、安全、预算和其他一切庞杂的事务。

14年时光,朱永灵扎根在了伶仃洋上。他积极协调沟通粤港澳三方,紧抓工程建设管理,提出并贯彻一系列科学、先进的建设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重大设备、装备的研发,全力推进工程建设。他带领团队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攻克了一道道难题,创造了一个个世界奇迹。

“港珠澳大桥的成功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希望他重整行装再出发,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我为他骄傲,更为祖国骄傲!”朱启袖说,“希望2019年的春节,他能回家和我们一起吃年夜饭。”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黄滔-xtz

编辑:黄滔-xtz

点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