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何以改变历史? ——致敬改革开放40年②
红网时刻 字号:
2018-10-09 20:59:37

相关链接:“水大鱼大”:激荡国与民的光荣和梦想 ——致敬改革开放40年①

傅雷译《约翰·克利斯朵夫》有句很经典的开场白:“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与其异曲同工的是,诗人北岛在1979年也写过这么一行诗,“我的时代在背后,突然敲响大鼓。”40年前开启的中国改革开放,风雷激荡、波澜壮阔,奏出的时代强音恰似屋后升起“江声浩荡”、亦如背后“敲响大鼓”,使整个国家与国民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振。

(1980年代初的个体户)

固然,时代大潮中那种被推着的汹涌,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及每个人的命运。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每个国民创新创造的点滴涓流也汇成了澎湃汪洋。一些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小人物”,一路拓荒,以至“发时代之先声”,成为整个社会思想破冰与发展破局的关键人物。

红网时刻新闻推出的融媒新闻大片《你好,40年》第三集,通过讲述主人公胡艳萍从年少时卖冰棍、卖水果到成为湖南餐饮业巨头冰火楼的创建者的故事,不仅生动再现了个人创业与行业成长的历史轨迹,更勾勒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的宏大时代课题。其实,这个问题伴随改革开放的整个历史进程,而它的最初“引爆”却与一些“小人物”紧密相连。

众所周知,经过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个体经济基本都走向了公私合营的道路,时至改革开放之初,个体与私营工商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经济体制中“一大二公”的特征非常明显。“文革”结束后,随着“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大批回城和等待安排就业,这种旧格局迎来了松动的历史契机。1979年2月,国务院指示各级可以“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的个体劳动”,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个允许个体经济发展的报告。自此,第一批城市个体户在大街小巷中诞生了,这是中国最早的民营经济部落。

问题是,尽管公开地为个体经济开了绿灯,但仍然作出了不准雇工等严格限制。1981年7月,国务院又发布《关于城镇非农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提出个体经营户“可以请一至两个帮手……最多不超过五个学徒”。不过,形势比人强。随着个体经济的扩大,个体工商户请帮工、带徒弟超过5人的现象很快现实地冒出来了,最终引发了80年代关于“雇工与剥削”的一场大讨论。因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中,曾明确划分了“小业主”与“资本家”的界限,按马克思的推算,在当时(19世纪中叶)雇工8人以下,是“介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中间人物,成了小业主”,而超过8人,则开始“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据此,理论界提出了“七上八下”的标准,即:雇工到了8人就不是个体经济,而是资本主义经济,是剥削。基于“雇工8人是否剥削”的这场大讨论,为民营经济获得合法“准生证”预备了思想的、理论的基础。而触发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有两个不得不提及的“小人物”。

一个是广东高要县农民陈志雄。陈在1979年承包了8亩鱼塘,由于效益可观,次年跨越两个大队承包了141亩鱼塘,还雇请固定工1人,临时工400个工日。1981年,陈承包的鱼塘规模继续扩大,面积达497亩,雇请了固定工5人,临时工1000个工日。另一个是安徽芜湖一个目不识丁、自称“傻子”的小商贩年广久,靠手艺经营了一家“傻子瓜子”的小店铺,因为生意红火,一天的瓜子可以卖出两三千斤,不得不请了12个雇工帮忙。陈、年两个“小人物”的举动,在今天看来尽管再正常不过了,但在当时思想认识条件下,一下子触及了人们敏感的神经,让人很自然地想到马克思的“剥削论”。为此,全中国的理论家在主流媒体上争得面红耳赤,也没有取得一致共识。直到1983年1月,中央文件才有较为明确的说法:“不宜提倡,不要公开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1984年10月,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顾委会全体会议上进一步提出了著名的“不争论”意见:“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相当震动呀,大家担心的不得了。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那个能影响我们的大局吗?”

(1980年代初的个体户)

两个“小人物”就这样风云际会般地站到了历史的舞台上,打开了民营经济从“另册”进入“附册”、进而合法化的闸门。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正式承认并允许私营经济发展;同年中央5号文件《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彻底放开了私营企业的雇工人数限制。次年,“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被写入宪法修正案,正式取得法律地位。此后,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也经历了从“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的提升。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方针,这在其后历次党的代表大会上都得到了反复重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又先后提出“三个平等”(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等重大理论观点,使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1980年代初的个体户)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从“一大二公”到个体私营经济再到民营经济撑起“半边天”,一些敢闯敢试的“小人物”掀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历史现象,也反映出中国改革开放的独特内在逻辑。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止是国家的“宏大叙事”,而是一开始就与每一个国民紧紧“捆”在一起,一开始就认清和坚持人民是改革的主体力量。“国”与“民”的互为依托、互动互促、共长共进,标注和推动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轨迹,由此锻造出国家民族的光荣与梦想。无论是小岗村鲜红的手印,还是陈志雄、年广久等小人物的创新热情,都深刻说明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中国社会实现了聚沙成塔式的不断进步。

其次,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思想不解放,我们就不可能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和荆棘。从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到排除“姓社姓资”的干扰,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思想解放和理论突破。“小人物”之所以能够改变历史,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党很好地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最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成例可循,从来就没有执一御万的想法和设计。一群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推动改革的航船驶入一片未知的水域,并杀出一条血路。“摸着石头过河”,摸的是规律,激发的是亿万群众的创造激情,展开的是“河对岸”的美好图景。

或许,这就是“小人物”何以能的关键密码,也是红网时刻新闻融媒新闻大片《你好,40年》透露出来的深刻启示。

红网时刻特邀作者:观潮的螃蟹

来源:红网

作者:刘仲九

编辑:刘仲九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时刻新闻,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