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凤雅事件:监督不能变成冷暴力
红网时刻 字号:
2018-06-01 23:20:43

最近,小凤雅事件引起了舆论的热议。事情大致是这样的:2017年10月,河南省太康县的两岁半女童小凤雅被诊断出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因小凤雅一家无法承担巨额治疗费用,她的家人通过网络募捐平台向社会求助。近日,有自媒体和大V质疑小凤雅的家人挪用善款,导致小凤雅没有得到有效救治。小凤雅的母亲和爷爷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遭受了众多批评。而随着专业性媒体的介入,事实逐渐显露,舆论态度也发生了反转。当地警方确认,小凤雅的家人并不存在诈捐的行为,而且并不像网传那样,小风雅生前受到过虐待。

时至今日,相信关注事件始末的人对事件的是非自有判断。在我看来,这个事件有个值得注意的关键词和导火索——监督。可以说,志愿者和网络大V的监督言行,直接把一个家庭强制性地拽进了舆论场里,也正因此,才有后来的舆情发酵过程。

现在事件的基本事实已经呈现,如何评价志愿者和网络大V的监督,我觉得还是应该就事论事。首先应该肯定他们同情小风雅的出发点。我们必须要肯定监督。因为很多事情,如果没有监督,那就会走偏。问题在那里,不去解决,装作看不见,也不正常。监督就像阳光,能够避免一些问题的霉变。事实也证明,我们的慈善环境也并不是一尘不染,“罗尔事件”就是明证。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在自媒体舆论场里,监督很多时候是以不好的刻板印象去打量新闻人物。这就可能会给新闻人物造成二次伤害。故而,这件事也再次提醒我们,对于刚刚遭遇不幸的家庭,应该理性围观、理性质疑、理性发言。

而今,由于自媒体的介入,权威媒体报道的真相往往是滞后的,这就可能会出现新闻反转的情况。因为现在不少事件成为热点,并不是由专业的或者说恪守新闻专业主义的媒体人的报道引发的,而是由自媒体或者网络大V的质疑言行引发的。

就拿这起新闻事件来说,它有“渴求流量”的自媒体推波助澜。两岁半女童+虐待孩子的农村父母+善款挪用……这些词都很吸引眼球。可这并没有调查事实的支撑,而是网络小编的臆断。比如,某自媒体发布的文章《王凤雅小朋友之死》称,王凤雅父母用募得的15万元善款带着儿子去北京治疗兔唇,却放任女儿的眼病不断恶化。这个版本经网络传播后,形成了流言效应。我觉得,这不是监督,而是为了吸引眼球的炒作。它不仅伤害了当事家庭,还给网络慈善制造了雾霾,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个极度贫困的不幸家庭,一个孩子唇腭裂,另一个孩子身患眼癌,而家长在申请了三万多元的捐款后,却被绑在舆论烤架上烤,无疑让人揪心。整个过程对于杨美芹一家来说都太过残忍,那是一种煎熬。

当然,从现在来看,无论是志愿者还是小风雅的家长,甚至是围观的网友,对小风雅都是关爱的。然而,目的正确,如果不注意方式和过程,那也未必能代表正义,甚至还可能成为伤人的伪正义。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监督不能变成冷暴力。

特别是对于慈善传播而言,这个事件再次给了我们警醒。罕见病的发生概率很低,但是它一旦降临到某个家庭,那就一定是灾难。在医保制度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往往就需要求助社会。国人从不缺乏善心,但我们只有维护良好的慈善机制和慈善氛围,善心才能更有温度和亮度。从当前来看,网络慈善有两个问题:一要解决信息公开的问题;二要解决善款处理的问题,即某事件中如捐款远大于当事人所需,那余款该如何处理。网络慈善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如果监管得当,好事会变得越来越好;如果监管失当,那好事也可能变成坏事,会产生温情冲突。

我觉得,慈善监督应该由专业的组织先行介入,自媒体的舆论监督应该保持围观理性,切不可成为远离事实就胡乱定性的急先锋。

文/文峰

来源:红网

作者:王俞

编辑:红网网站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时刻新闻,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