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飞阅世界 旅读湖南
“书香机场”:于行路中涵养人才土壤
红网时刻 字号:
2018-05-11 15:19:43

据红网、时刻新闻报道,5月16日,长沙黄花机场T1航站楼将将正式投入使用,湖南机场集团与中南传媒共同打造的中国首个“书香机场”文化主题区也将在这一天“上线”。

跟随记者的文字与镜头,不难一窥旅客今后的全新体验。无论是即将踏上旅途,抑或刚刚疲惫落地,只要你拥有富余的时间,而且心怀对知识的渴望与敬畏,便能在这漫漫行路中短暂驻足,为自己寻得片刻栖息成长的“精神静地”。

不局限于基础的硬件设施,创新性地以阅读为切入点,填补软环境建设上的空白,毫无疑问,这是“机场界”中一次令人眼前一亮的“服务升级”。有理由相信,它能更好地满足旅客的文化需求,同时也为湖南机场集团、中南传媒赢得更多赞誉乃至实际效益。

不过,“书香机场”的意义不止于此。置于发展的视角下来看,它也不失为一次涵养人才土壤的积极实践与努力。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当前我国已告别人口红利时代,粗放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第一动力”作用,竭力大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是时代留给我们的唯一选择。而加强科技创新,需要兼具数量与质量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如何育才、引才、留才,就成了一道需要积极作答的现实考题。

古语有云,非学无以成才。阅读,便是个体汲取智慧、学习进步的重要阶梯之一。就育才来说,为公众提供便利的阅读条件,让阅读成为国民习惯与风气,无疑有助于涵养人才生长的土壤。事实上,这也是眼下亟待加强的着力点。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15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较2016年的4.65本略有增长;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12本,略低于2016年的3.21本。综合比较美国、日本、韩国和西欧发达国家的阅读数据,中国人均阅读量仍有差距。

为培养全民阅读的习惯和氛围,自2006年中宣部、原新闻出版总署(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11个部门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以来,政策层面的关注与施力不断升级加码。十八大以来,“倡导全民阅读”连续三年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全民阅读”更是被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上升为国家战略。

书香街道、书香家庭、书香社区、书香企业……近年来,各地、各领域、各形式的实践探索不胜枚举。而“书香机场”的问世,无疑为全民阅读再添助力。要知道,机场本就是人流量较大的场所,黄花机场去年全年的旅客吞吐量达2376万人次。借助这块“宝地”推动全民阅读,其成效无疑令人十分期待。

当然,着眼于涵养人才土壤的目的来看,全民阅读显然不能一味只重视“量”的提升——要让公众“好读书”,更要让公众“读好书”。而作为打造黄花“书香机场”的主力之一,中南传媒历来以坚持“多出好书”为矢志不渝的追求。在中南传媒董事长龚曙光看来,“出版就是一个要靠积淀才能做起来的行业,靠的是编辑们‘板凳一坐十年、二十年乃至五十年冷’的一种坚持。它不可能一夜暴富,做了这个行业,就要守住它的本真。”

去年廊坊书博会期间,中南传媒带去了3000多种优质图书,其中有“走向世界丛书”100种、《中国古代历史图谱》《第一推动丛书:20年合集》等“大部头”,而这些作品花费了超过20年甚至30年的时间“打磨”。也正是依靠着这股坚定不移的“出版定力”,中南传媒得以成为国内出版业翘楚,而且一步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跻身全球出版企业第六强。

由此可以预见的是,由湖南机场集团与中南传媒强强联手打造的黄花“书香机场”,将在数量之外,为推动全民阅读带来一份质的提升。

“一个民族一定要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和氛围,如果不热爱读书,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阅读关乎个体的成长成才,也关乎中华民族向上的动力。黄花“书香机场”之后,盼见更多领域效仿跟进,盼见更多类似的强强联合,以为我国涵养人才土壤凝聚磅礴合力。

文/张瑜

来源:红网

作者:张瑜

编辑:张瑜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时刻新闻,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