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中华大地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工、农、商、学各业日新月异,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进步今非昔比。存在决定意识。人们的认识水平也随之提高。历史上一些纠缠不清的问题,在改革的年代也是迎刃而解,下面记述的是湖南湘江河的源头到底在哪里?这在历朝历代是争论不休的,只有在现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才能正本清源,弄个水落石出,找到正确答案。
2017年底,《中国大百科全书》编篡工作即将接近尾声。人们发现,《湖南水利》条目组在寄往编辑部的水系及工程分布地图中,正式将湘江的起源标注调整了过来。这一细小的变化标志着湘江源头的争议已成定论。
有时候,我们对一些事,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或是我们对现实不清楚。过去,知道湘江往哪儿流,却不知道湘江从哪里来?关于这个问题,在浩繁的历史文献中,早就有着清晰而异同的两个版本,一曰《水经注》,一曰《山海经》。
《水经注》为郦道元所著,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距今500多年。
郦道元大致是这样描写湘江的源头: “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这里所说的“阳海山”,即如今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该县的白石乡的“白石河”被定为湘江的源头。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距今4000年前。就有关于湘水源头的说法:“湘水出舜葬东南陬(音邹,意为角落),西环之(湘江源于舜的葬地——九嶷山的东南角,环绕流到山的西部)。可见湘江源头在安葬舜帝山岭附近。
《水经注》距今500多年,而《山海经》距今4000多年。两者相距3000多年。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岁月。人类的文字表达没有发生变化,可是表达的结论绝然不同。你相信久远的史料还是相信较近的史料,这是谁也说不清楚的。在科技水平相对不发达的过去,选择常常面临尴尬窘境。因此实地考证就显得特别重要。
在历史的故纸堆里,还有许多悬而未决的现实问题,若要真正解决的话,一是需要广博的学识,二是需要探索的勇气。从这一点来看,陈义勇是一个了不起的博土研究生。
2006年,湖南衡东人陈义勇,正在北京大学城市和环境学院读书。他带着对家乡的热爱与关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国地名》杂志(2006年11期)发表《湘江的真正源头在哪里》的论文,正式向外界否定了湘江的源头在“阳海山”。
从此,有关湘江源头的争议热闹起来,牵动了很多人的心。比如2009年在湖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举办的大型文艺晚会《湘江颂》上,知名节目主持人张丹丹说:“现代学者考证,湘江真正的源头是湖南永州蓝山县的潇水。”
此语一出,激起了千层浪花。广西桂林当地门户网站“桂林人网站”旋即有网民撰文反对,其以《湖南官方居然正式否认广西是湘江的发源地!》为题发起对湖南人的批驳。
2011年湖南“两会”期间,时任湖南省人大代表李年友、湖南省政协委员李松旺分别向两会代表提交了一份“关于请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为‘湘江源头在湖南蓝山’正名”的建议案和提案,引起广大代表和媒体的关注。
同年,湘江源头在蓝山的争议话题,引起了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朱有志的重视,他通过多方调研和查阅各方资料写出《拨开千年历史的迷雾:湘江姓“湘”不姓“桂”——为湘江源头正名的建议》,并给时任省委书记的周强写去一封信,陈述此事。
时隔多年后,朱有志以巡视组组长的身份进驻湖南省水利厅,他回忆起当年的“激烈争议”感慨不己。
朱有志说,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滋润着三湘大地,哺育着三湘儿女,也孕育和承载着厚重的湖湘文化,为湘江源头正名并非小事。因此,当时他呼吁尽快依据水文科学原则对湘江实行“正本清源”,赋予其法律上的正确归属,是6900万湖南人的重大责任和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年又一年,正是这些“热心人”的关注,以及蓝山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湘江源头在蓝山才得以拨开层层迷雾。2011年,省水利普查办在开展河湖基本情况普查时,受水利部水文局委托,南京水利科研院利用数字线划图、卫星遥感影像等技术手段,对湘江干支流有关数据进行计算、复核。结果表明:蓝山县至永州苹岛河段(潇水)河长346公里,流域面积1209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16.1亿立方米,平均比降0.761‰;广西兴安县至永州苹岛河段(原湘江上游〉河长262公里,流域面积920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97.5亿立方米,平均比降0.647‰。无论河长、流域面积还是径流量、比降,蓝山县至永州苹岛河段(潇水)均大于广西兴安县至永州苹岛河段(原湘江上游):从河流交汇处河势看,蓝山县至永外州苹岛河段(潇水)也比广西兴安县至永州苹岛河段(原湘江上游)更宽。
依据国际河流正源确定的“河源唯长、水量唯大、与河流的主方向一致的支流的源头为正源”的三个标准,2011年6月,省水利普查办将湘江源头在蓝山的普查结果报南京水利科学院,2012年1月,南京水利科学院复核认定:湘江源头在湖南蓝山县,具体发源地点在蓝山国家森林公园境内。又,5月20日,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发布表明,湘江源头在湖南省蓝山县紫良瑶族乡。根据这一普查结果,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和水利部认定,蓝山县至永州苹岛河段(潇水)为湘江干流,湘江源头在蓝山县;广西兴安县至永州苹岛河段(原湘江上游〉为湘江支流。
至此,湘江源头在蓝山的正名认证工作宣告圆满结束。回想起来,从湘江发源地之争到平息事态,说明了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促进了科学发展,有了卫星遥感影像技术和现代的计算手段,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国际标准,实地考察,精准计算,专家评议,科学论证,上级批准,才能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见微知著,这展示了水利部门在改革开放大朝中的一项作为,也是一项可喜的成果。
作者:湖南省水利厅 杨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