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托街道有关情况介绍(2018年5月)
一、行政区划概况
区域位置——长沙市天心区南托街道由原长沙县暮云镇撤镇设街而成,于2013年12月26日正式授牌成立,位于天心区南端,地处长株潭三市融合、绿心保护区的中心地带,西与湘潭、岳麓区隔江相望,北邻先锋街道,东邻暮云街道,107国道、芙蓉路贯穿南北,交通便利,商贸活跃,区位优势明显。2015年1月14日,经区划调整正式划入天心区,致力打造为融城核心”的先行区、“美丽乡村”的示范区、“民生造福”的模范区。
人口建制——南托街道现辖3个建制村以及5个社区,总面积30.05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7万余人。
交通条件——南托街道地处长沙市南大门,位于省长株潭生态绿心核心区域,107国道、芙蓉南路贯穿南北,沿江大道直通市区,地铁一号线尚双塘车辆段位于辖区范围内。辖区内共有兴马洲一处渡口。兴马渡口为半民半义渡口,有渡船1艘。
二、坚持党建引领,促经济、社会发展
基层党建——4个党总支,18个党支部,共有22个基层党组织,党员1102人。着力打造特色党建品牌,创新农村党小组设置模式,在南鑫社区试点推行“功能型”党小组,将全体党员分为“爱心桥”志愿服务党小组、“创业团”致富引领党小组、“志趣圈”文化惠民党小组,“夕阳红”矛盾调解党小组。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各项事业的发展。
经济发展——辖区内共登记实际在营业的企业282家,以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行业为主,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2017年实现全口径税收30317万元,规模工业总产值540726万元,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279万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25500万元,市外境内资金形成固投614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5863万元。
项目建设——全面铺排征拆项目13个,基层设施项目为主;目前万家丽路西延线已竣工,伊莱克斯大道西延线、圭白路、长沙市第七水厂正在建设中。
农田水利——共有耕地面积9340.29亩,其中水田9004.79亩,旱土335.5亩。有小Ⅱ型水库2座(皇凤坡水库和育泥塘水库),总库容23.58万立方米,山塘400口,堤垸2处,分别为南托垸和兴马垸。
教育事业——现有7所公办学校,分别是暮云中学、北塘中心小学、水电八局学校、梨塘小学、南塘小学、丰城小学、三兴小学,在校学生4002人,其中初中学生1080人,小学生2922人,在职在编教师181人。有幼儿园19所,在园幼儿2087人。
美丽乡村——加强农村地区环境整治、提升农村地区基础设施配套,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沿江村在2017年度全市美丽乡村示范(特色)创建村考核中获评一类。
三、独具特色风情,打造文化底蕴
兴马洲——兴马洲是长沙市人口最多的岛,处在湘江中央,为湘江上进入长沙的第一个江心岛,现为省政府规划的长株潭绿心生态公园的一部分。,兴马洲属于禁止开发区。兴马洲长约4000米,洲最宽处约600米,最窄处约200米,洲上共新建古庙两座,洲头为关圣殿,面积30平方米,始建于民国初年,修建初衷为保兴马洲免遭洪水肆虐;洲尾为狮王庙,始建于清朝年间,面积200平方米,修建初衷为保兴马人免受邪恶势力侵扰,具体修建时间现无人知晓。
大塘遗址——长沙市不可移动文物。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南托街道滨洲新村。据考证:该遗址距今约7000年,大塘遗址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为探讨湘江流域早期人类活动的社会、经济、生活面貌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考古价值。
窑塘遗址——长沙市不可移动文物。位于南托街道沿江村窑塘组湘江东岸河滩上,是一处分布面积较广的古遗址。据考证:遗址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5000-公元前3500年,属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址。遗址长约400米,宽约50米。为探讨湘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面貌提供了具有一定历史考古价值的资料和线索。
包爷庙——长沙市不可移动文物。位于南托街道沿江村团园子组,西距湘江约60米,是一座祭祀包公的庙宇。据考证:该庙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正殿中供奉包公,正殿东侧另有一间厢房供奉观音,并取名观音殿。观音殿前也有大门,并有一对石狮子,该对石狮子为清代遗物。现存咸丰七年告示碑和同治五年重修包爷庙碑,主体建筑花岗岩石平铺基础为清代原物,其余多为2001年重修。该庙宇包公清官文化在长沙地区的传播,历代香火不绝,对研究民间信仰、祭祀活动具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