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媒体对中国春节文化最大规模、最深入的一次呈现。
2016年春节期间,BBC推出了一部三集纪录片《中国新年》,这部纪录片据说是迄今为止
和之前引起热议的《中国学校》和充满日常黑并有王思聪出镜的《中国秘密》不同,BBC在这部纪录片里用满屏的主旋律呈现了中国的春节故事和春节习俗。
臭豆腐(smelly toufu)、炸蚕蛹(fried silk worm)、鱿鱼干(dried squid)和凤爪(chicken feet)
在第二集《团聚》中,两位英国主持人来到了王府井小吃街。匆匆带过等富有中国特色的小吃之后,两人掏出了一包辣条,用了宝贵的20秒来介绍这种神奇的零食。他们说:
辣条是中国25岁以下的年轻人最喜欢的零食,据估计每年的市场总值高达500亿元。
meat floss、hot strip、latiao
在这段视频中,两位英国主持人共用了三个词来称呼辣条:。为什么辣条会有这么多名字?哪个名字最好,最高大上,最能帮助辣条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呢?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meat floss
红衣服大胡子主持人向黑衣服大胡子主持人介绍辣条时,首先说这是。这个名称算是意译,或者从英语中找了个现成的说法安在辣条头上。
meat floss其实是肉松
但是辣条并不是肉(meat),主要原料应该是面粉;而且辣条也不是floss,因为floss是指线状、丝状、绒状的东西,比如牙线就是dental floss。所以,,我用谷歌图片搜索出来的是下面这些东西。
hot对应“辣”,strip对应“条”
第二个名称hot strip是对“辣条”的直译,也就是字对字翻译,。但是这两个英文单词都有非常丰富的意思,hot的基本意义是“热”,strip可以指代各种“条”或“带”状物。
hot strip
所以作为一个短语,在词典里的意思是,为免去解释的麻烦,直接上图:
至于strip,污污的小伙伴首先想到的肯定是stripper(脱衣舞演员)
但是,任何一个词在使用中的意思永远都比词典丰富。hot的意思除了“辣”还有“火辣”,。
因为strip的“条”可以是“布条”,动词的意思有“剥成条”、“撕成条”,所以strip就有了很多污污的意思:名词“脱衣舞”,动词“脱衣服”、“跳脱衣舞”。
hot strip
想到这些污污的意思后,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谷歌图片搜索了,出来的是下面这些图片:
看来hot strip是不能用了,否则会把辣条引向一条污污的不归路
。
spicy stick
但是直译的方法还是可以继续用的,比如“中国网”(China.org.cn)一篇专门介绍辣条的文章用的就是。这也是典型的直译,
spicy stick
为了避免有污污的联想,我查了一下,没有出现少儿不宜的意思或图片,而且发现国外一些零食也用stick这个词。比如从日本走向世界的百奇(Pocky),具体描述就是。
它正经的名字是Latiao
不过,辣条要走向国际还是得有个响亮的名字,就像人家百奇,并没有叫Biscuit Stick(饼干棒)。可能正因为如此,在BBC的纪录片里,大胡子主持人介绍辣条时说“”。
Latiao属于音译,其实就是没有翻译,直接用的汉语拼音。音译的方法其实挺好,国
Latiao的发音对外国人来说不难,也挺符合英语的拼写和发音规则,最主要的是可以避免用英语词不能完美描述辣条这种神奇的零食。
内国外通用,
日本
这种方法还有很多成功的先例,特别是在日本和韩国。拒绝把译为英语的cherry blossom(樱桃的花),而是坚持使用日语罗马字;拒绝把译为英语的pickle(腌的菜,特别是黄瓜),而是坚持使用音译的。
/sakura/
日本的清酒变成了英语的sake,韩国的烧酒变成了英语的soju。
于是,sakura和kimchi现在都进入了英语的词典。同样,
/韩国soju/
中国的白酒也变成了英语的baijiu
可喜的是,在BBC的纪录片里,,而不是White Wine(白葡萄酒)、White Spirit(白的烈酒)或者Chinese Wine(中国酒)。
这就是Latiao!
说了这么多才发现,对于辣条来说什么翻译方法都不好使。最好的办法就是甩一大包辣条给外国人,然后在他们吃得正爽的时候告诉他们:Latiao!
来源:字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