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郭超 秦昱 长沙报道
近日,湖南开放大学(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传来喜讯:2022级软件技术专业学生陈子明、周宇轩凭借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银奖的出色表现,成功获得了专升本免试资格。这一荣誉的背后,是该校数字媒体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持续深耕和不懈努力。
近年来,该校信息工程学院坚持党建引领,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一融双高”将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充分发挥组织育人和党员教师带头作用,为人才培养筑牢红色根基;同时依托湖南省“楚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锚定产教融合、技能竞赛、课程改革三大核心精准发力,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校企协同育人才,产教融合结硕果
“专业群建设必须紧贴产业需求,培养企业用得上的人才。”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谭阳一语道破育人关键。通过“实训基地+工作室+技术服务中心”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与弘成科技、中广天择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目前已共建6个企业导师工作室、10个校外实习基地和3个数字技术技能服务平台。教师参与企业技改,将教研成果融入企业发展实践;同时将企业“实战”项目导入教学课堂,形成“共创、共享、共赢”的职业教育格局。近年来,累计完成数字技术推广项目1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7项,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70余项,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以赛促学强技能,国际赛场展风采
技能竞赛是检验教学质量的“试金石”,更是学生锤炼技能的“练兵场”。该校信息工程学院构建“梯队选拔+校企共训”竞赛培养机制。近两年,学生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50项。在国际职业技能大赛中,移动应用开发团队斩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软件测试团队勇夺银奖,实现国际赛事新突破。此外,艺术设计类赛项连续两年获省级一等奖;大数据技术赛项斩获省级一等奖,展现出学院师生团队在数字创意领域的深厚实力。学院还积极将竞赛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开发“赛证融通”课程5门,将竞赛中的新技术、新标准转化为鲜活的教学案例,反哺日常教学。
2025年度“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数字艺术设计赛项一等奖颁奖现场
数字赋能促改革,智慧课堂树标杆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根基。学院以“三元三段、共建共享”模式推进教学资源数字化升级,打造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亚行资助课程8门。依托公共网络平台,这些精品课程集群辐射全国1200余所院校,影响力广泛。同时,深挖“湖湘元素”,累计开发课程思政案例325个,成为省内课程改革典范。在教材教法创新方面,精心培育教学成果,出版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2本、新型教材6本,凝练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智慧课堂覆盖率达80%,实现“课堂革命”与“质量革命”双重突破。
数字化实训现场
名师引领铸团队,服务产业显担当
学院大力实施“建机制、引大师、培骨干”战略,打造了一支“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2.3%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其中“芙蓉学者”等省级人才5名,省级“楚怡教学名师”2人。校企互通方面,学院聘请行业专家18人参与教学,企业专家承担32.4%的专业课时。近两年,完成技术服务项目30余项,助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
从“实训基地”到“国际领奖台”,从“课堂改革”到“产业服务”,湖南开放大学(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依托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群,以“楚怡精神”为指引,走出了一条产教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为职业教育现代化贡献更多“湖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