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绿色”与“完整”这些词汇成为社区的“前缀”形容词时,社区将会经历怎样的转变?
在梅溪湖街道云溪湾社区居民周洁的印象里,家楼下的运动场变得愈发热闹,但越来越“静音”。
岳麓街道靳江社区的居民黄芳说:“进出小区的道路由白转黑,干干净净的,看着都舒服。”
而在顺丰速运工作的快递员李宇峰的记忆里,每当自己无处躲雨或纳凉时,云溪湾社区新增的红星驿站,可为自己提供一个休息之地。
……
何谓“绿色完整”居住社区?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养老、托幼等基本生活服务设施,到菜店、药店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再到市政配套、公共空间及社区管理,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设施场所齐备完整。
居民可在家门口的云溪湾社区卫生服务站享受医疗服务。
那么,“绿色完整”居住社区怎么建?能给居民生活带来哪些改变?记者深入实地一探究竟。
工作日上午10时30分,在梅溪湖街道云溪湾社区一刻钟便民服务中心内,社区开设的爵士舞课程正在火热进行,从小爱好跳舞的许芳也随着音乐的律动而舞动。“现在好了,走路几分钟,就可以来跳舞了。今年我还新学了古典舞。”
顺着许芳的话头,环顾社区新建的一刻钟生活空间,舞蹈室、图书室等一应俱全,这里因各种活动的开展而成为社区居民的“新宠”。
“以前社区没场地,想跳舞也找不到地方。”许芳说,加上自己上班没什么时间,学习跳舞这件事就一直被“搁浅”了。“社区有很多跟我一样的宝妈,也希望能走出家门,拓宽朋友圈。”
对于居民们的诉求,社区书记冷霞心里知晓,可“腾挪”空间涉及方方面面,如何下手?2023年末,借着“绿色完整”居住社区建设的契机,她决定开展民意调查,“‘绿色完整’居住社区是个新事,得听听大家怎么想。”
问需于民后,云溪湾社区打造“绿色完整”居住社区的重点逐渐清晰,公共空间的升级也被提上议程。
在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旁边,原本是物业闲置的用房,一堵砖墙把它与社区主阵地分割开来。“居民看不见摸不着,利用不起来。”冷霞说,2024年6月,社区经过与物业多次沟通后,决定将围墙拆除,“开墙透光”,改造成面向居民开放的共享场所。
拆掉一堵墙,云溪湾社区的居民就多了一个文化活动空间。
冷霞向记者提供了一张居民活动空间的清单:新增生活文化便民服务中心6处,提质提档运动广场2处,新增电动车充电棚10处……空间焕新后,社区更有活力。
“以前站在阳台就能清楚地听到楼下运动场的热闹声,我还担心影响家里两个娃的学习。”在云顶梅溪湖五期住了四年的周洁最近发现,自家楼下的运动场来了个大变身,原来不防滑且易产生噪音的篮球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防滑性能更好也更“静音”的运动场所。“现在来小区运动的人越来越多,来晚了都没地方了!”
“社区开设了各式各样的课程,比如舞蹈、书法、手工,吸引300多名居民参加。”冷霞说,社区里其乐融融。
“小区一点点改变,都能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呢!”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跳舞活动筋骨,再到家门口的菜市场买点菜,张利慢悠悠地往家走,“你来我们小区看看,现在道路全部变成沥青路了,进出小区也更干净整洁了!”
提质改造后,靳江社区的小区路面变得干净整洁。
路面变干净的小区,其实建成于2004年,楼龄已超20年。
打开手机地图,岳麓街道的靳江社区,占地不小。这个毗邻湘江、中南大学的社区,占地面积约0.5平方公里,总人口达1.8万人。“咱们社区里有幼儿园、小学、菜市场,生活还是挺便利的,但是时间久了,问题也不少。”社区书记曾剑亮拿出一份此前征集来的问题清单:“一老一小”缺乏活动空间,停车位紧张,道路破损严重……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不仅要解决“有没有”,更要解决“好不好”。
“建设‘绿色完整’居住社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契机。”曾剑亮说,结合小区提质改造,社区首先把一批关乎居住环境的“大事”一一落地。
变危房为党群服务中心、道路“白改黑”、雨污分流改造、新增停车位2800个、打通小区内循环、完善安防监控系统、新增电动车充电棚……一系列改造工程陆续进行,生活环境提升之外,社区服务设施也得到补齐,这是“绿色完整”居住社区的一个重要方面。
靳江社区新增的智能充电站让居民充电不用愁。
社区环境“升级”了,居民的归属感也更强了。“在这里住了20多年,咱小区从遍地积水、停车无序的农安小区,变成了环境优美、生活便捷的幸福家。”张利笑着说,“以前跟姐妹们跳舞,每天要到处找地方,现在社区新建了邻里活动中心,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没地方可去了。”
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靳江社区的建设还将继续。“我们还将进一步补齐养老、托育、智慧健身中心等基础服务场景。”曾剑亮已经开始筹划下一步的工作。他希望通过不断完善社区配套设施,让社区成为所有居民的美好家园。
“绿色完整”不是结果,而是一个完善的过程。
统计表明,城市居民平均约75%的时间是在社区中度过的。“绿色完整”居住社区是提供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开展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绿色完整”居住社区建设,则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
“建设‘绿色完整’居住社区,能让我们进一步查漏补缺,很多以前被忽略的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多位社区书记在采访中谈到,建设“绿色完整”居住社区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完善,更重要的是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积极回应民之所盼,让更多居民找到“家门口”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靳江社区新增的图书室很受居民欢迎。
家住靳江社区潇湘一期的黄芳是一名热心社区事务的志愿者,平时,社区组织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她都尽心维护活动秩序。社区建设“绿色完整”居住社区后,她又主动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入户调研协调。在黄芳看来,有了居民的支持和参与,才能让“绿色完整”居住社区建到居民心坎上。“好多邻居跟我说,小区变好了,回家的步伐都加快了呢!”黄芳笑着说。
建设“绿色完整”居住社区,也是优化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途径,对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同构建起规模适宜、功能完善的基本细胞,让城市有机体更好地“新陈代谢”。
近年来,湘江新区以62个城市居住社区“生活圈”为单位,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努力方向,围绕“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推进智能化服务、健全社区治理机制”等内容展开“绿色完整”居住社区建设。
各建设社区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华茂社区在城市岛、中央绿轴等多个社区公园和广场,配备休闲座椅、健身器材等设施并在部分区域规划步行道和自行车道,鼓励绿色出行;公园里社区积极探索“公益合伙人”运营模式,重点关注“一老一小”,通过开展特色活动,打造全龄友好社区;阳光社区围绕“爱在阳光”主题,做足群众文化文章,打造美丽家园社区文化。
◎记者:彭娟
◎图片:彭娟 摄
◎编辑:康军洋
▶ 从一场签约看新区铿锵作答
▶ 从内陆奔全球 高质量发展的“湘江样本”
▶ 聚焦产业!这一重磅活动将在长沙举行!
了解更多新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