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00:00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伴随着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蛰伏了一整个冬季的鱼群也开始活跃了起来。在这春暖花开之时,除了有香甜的蔬菜水果,也有一群肥美的鱼虾。
一夜春水生,绿尽江河两岸。春江回暖,鱼儿们纷纷怀卵洄游。此时,一幅幅桃李争妍、菜花开遍、轻鲦出水的鲜活图景浮现眼前。
湖南名菜:剁椒鱼头
我们常说“年年有鱼”,作为食材,鱼的做法有万千变化。广东人追求鱼的本味,爱吃蒸鱼、焗鱼,居于鱼米之乡的湖北人擅长红烧鱼,江浙人有的偏爱酸甜口,有的喜欢咸鲜味。而我们湖南人则更偏爱火辣的滋味,仅凭一道剁椒鱼头就早已火出了圈。
色白如玉的生鱼片。
此时,杜甫诗中的刀工绝技正在江南后厨重现:“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扬州大厨运刀如飞,切出可透月光的鱼生薄片。“南宋卷王”陆游一生写了3000多首记录食物的诗,在《思故山》中写道:“新钓紫鳜鱼,旋洗白莲藕。”他钓上紫鳜鱼,甚是欢喜,立即配以莲藕简单烹饪,便能成就最本真的味道。在《洞庭春色》里说:“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鲙丝莼。”这里的“玉鲙”是指切成薄片的鲈鱼,因其色白如玉而得名,属江南名菜。而对陆游来说,只要能吃上一口这精致的人间美味,那些不如意也都不算什么了。
翻开《诗经》“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江南多鱼鲜,有朋自远方来,何其快哉?在湖南正式酒宴的上菜顺序中,鱼通常作为最后一道菜上桌。这是因为“鱼”与“余”谐音,象征着生活富足、有吃有余,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当主宾举筷轻点鱼头,满座宾客默契举杯,杯盏相碰的脆响中藏着未言的祝福:祝您年年有余,祝您生活幸福。
在一些“老长沙”家中,第六道菜是不能上鱼的,因为有赶客的嫌疑。您那上鱼的顺序有讲究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留言。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