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12期《中国残疾人》杂志在“实践·创新”栏目中刊登了题为《全链条服务 为心智障碍者就业赋能》的文章,深入报道了长沙市怡智家园智障人士服务中心在推动心智障碍者就业方面的创新举措与显著成效,通过构建“辅助性就业—小组就业—支持性就业”全链条服务体系,为心智障碍者提供了从职业教育到就业支持的全方位帮助,有效促进了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融入与自我实现。
近年来,长沙市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针对心智障碍者这一特殊群体,长沙市残联联合多部门、多机构,共同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就业支持路径。报道聚焦于湖南长沙怡智家园智障人士服务中心。该中心自2008年成立以来,致力于为16到59周岁的智力残疾人、轻度精神残疾人、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免费日间照料、就业支持等服务。为满足更多心智障碍人士及家庭的差异化需求,中心近年来在试点职业能力评估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全链条的心智障碍者就业服务探索。
社企合作 为稳定增收提供保障
在开展辅助性就业方面,怡智家园与多家企业合作,引入生产车间,为心智障碍者提供稳定的二次加工货源,并通过就业辅导员的评估,确保他们参与适合自身能力的工序,实现劳动价值。此外,怡智家园与云布谣文创公司协同创新,打造“布言谢”文创品牌,研发适合心智障碍者的布艺产品,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的完整链条,进一步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
小组就业 为在岗实训提供助力
怡智家园推出的小组就业模式,由就业辅导员带领心智障碍者前往企业或机构固定岗位工作,小组成员协力完成岗位任务,以此快速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例如,长沙市岳麓区怡智家园与湖南省圆通公司合作成立的“圆梦家园”快递驿站,采用“1+1+1”人员配比联合运营,让心智障碍者参与真实工作。此外,长沙市开福区怡智家园通过与茶楼合作,由机构承包清洁工作,对岗位全面评估后筛选合适的心智障碍者上岗,实现小组就业。
资源联动 为独立就业创造条件
怡智家园在多年就业服务中发现,心智障碍者就业应多元化、多层次。中重度对象适合辅助性劳动,轻度及轻中度对象支持性就业可能性大,部分对象偏爱灵活就业。就业障碍主要来自家庭、社会和企业认知,挖掘并展现心智障碍者优势,有助于他们突破障碍,实现多渠道就业。
编辑:周宇
一审:邢小双
二审: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