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文明的近代形态,不仅是湖南文艺创作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推动新时代湖南文艺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为助力新时代湖南文艺事业的发展,挖掘湖湘文化深厚底蕴对新时代湖南文艺的新赋能,11月29日至12月1日,“湖湘文化与新时代湖南文艺”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召开。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湖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主持日常工作)乐奕,湖南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许和连出席会议并致辞。湖南省文联原党组书记、主席夏义生,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陈善君等领导和专家学者80余人参加会议。湖南大学文学院罗宗宇院长主持开幕式。
本次会议由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湖南大学主办,由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湖南省新时代文艺研究中心湖南大学基地承办。大会以湖湘文化与新时代湖南文艺为总议题,学者们以此为立足点,既有作家作品个案分析,也有文学现象观察、文学脉络梳理等,以开阔的学术视野探讨湖湘文化与新时代湖南文艺的新发展、新成就。
参会人员合照
一、扎根湖湘大地,厚植文艺根基
湖南是屈贾之乡,湖湘文化源远流长,特色鲜明;湖湘文化从产生之时,就深植于湘江流域的自然与人文土壤之中。大会主会场发言中,学者们立足于湖湘大地的地域文化,对新时代湖南文艺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
李敬泽认为,在当今时代,认识湖湘文化、对湖湘文化作出新的阐释,可以推进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建设和文艺发展。近代以来,湖湘大地孕育了众多应对时代挑战的先锋人物,湖湘文化对于理解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他尤其提及湖湘文化中重要的“血气”特质,认为这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和文化气质。他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抓住当下新机遇、新挑战,不断发掘探索湖湘文化的新力量、新活力,开拓湖湘文化与新时代湖南文艺之间广阔的创新空间。
乐奕指出,我们要在谱写湖南文艺、湖南文化发展这一恢宏史诗上聚气凝神、奋发有为,贡献出华彩篇章,并提出了文艺评论要坚持“三个必须”,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增强文化自觉、必须与文艺创作形成良性互动。
在探讨湖湘文化与湖南文艺创作与批评之间的关系问题时,湖南大学谭桂林教授结合王闿运、章士钊、成仿吾、沈从文、韩少功等相关学者例证,系统梳理了湖湘文化对湖南文艺批评中经世致用的传统、引领潮流的志向、务新求异的特质、坚守自我品格的影响。湖南师范大学周仁政教授则针对文化中的神性与宗教问题展开讨论,结合沈从文《边城》等实例,认为湖湘文化从历史上看是神性文化,并提出神性在文化中具有崇高地位,文学价值的崇高性也以此为依据。湘潭大学王洁群教授围绕新时代文艺批评建构中的“立己达人”话语进行发言,分析了当下文艺批评面临的困难及其原因,指出新时代文学批评要通过传世之文建构传世之心,可以通过汲取古代文论、湖湘文化传统精神中的资源来建立新的“立己达人”话语姿态。
一些学者立足于湖南文学创作与批评的文学现场,各抒创见。武汉大学李遇春教授将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结合,梳理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文学思潮,认为新时代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潮流在不断汇聚,新时代文学中体现出大人民观、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应实现民族本位、本土本位的转型,致力于创造世界语境中的中国文学形态,并坚信只有在交互主体性中才能够重建中国文学与人类世界的根本性的联系。河北大学刘起林教授则聚焦新时代湖南文学中的群体创作现象,包括相似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主旋律题材的报告文学创作、长篇历史小说创作、长沙女作家创作群体、儿童文学创作,认为应形成“中南美学”的自觉,或是跳出地缘背景,或是自守特色,新时代湖南文学才能取得更大发展。
河南大学袁盛勇教授认为沈从文对湘西文化的创造性书写、周立波与古华对时代契机的把握、韩少功《爸爸爸》的寻根性等,都是湖湘文化和“中国式现代性”之间文学呈现的路径,作家应以此为例,思考如何让湖南文学富有现代性,将湖湘文化更好地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潮流并推动其发展。湖南省作协创研室贺秋菊主任分享了当下湖南文学现场的一线讯息,强调文学评论应尊重文学、历史本身,并鼓励创作和评论共同发展,作家和评论家共同成长,尤其提到青年评论家和作家对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此外,学者们对湖南具体作家作品及特殊文体类别也有自己的关注。怀化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董正宇教授以诗人洛夫为评论对象,从洛夫的成长经历、文学起点、个人秉性、故乡意象、乡愁主题几方面着手观察,认为洛夫虽然长期离乡,但是他的文学创作中有深刻的湖湘文化印记,而这也成为了文化与人相辅相成、紧密关联的证明。中南大学晏杰雄教授从新时代方志体长篇小说的文体特征与创作声势、对方志体门目体例的对接及文脉传承、赋予方志体现代空间小说的质感与张力、湖湘文化与博观微取的描述四个角度进行发言,认为新时代方志体长篇小说较好实现了对传统文脉的承续与创新性发展。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龙永干教授则着重讨论了21世纪初乡土叙事中关注当下生活、回溯大地历史蜕变、响应主旋律的几大特征,并敏锐地指出了其中存在的缺乏对真正当代性的价值、对湖湘本土书写关注的缺失、对政治先进性与人性落后性关系的思考等创作问题。
二、立足地域文化,守护湖湘记忆
分论坛一的各位学者围绕“立足地域文化,守护湖湘记忆”主题,分别从湖南地域文化资源挖掘与利用、湖南文学经典作家作品研究、地域文化与文学书写关系三大版块进行探讨。
在对湖南地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方面,会议聚焦于湖南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的发掘,借助不同载体、方法,推动地域文化在当下的创新性发展。东华理工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唐东堰教授重点关注了地方志与文学研究的关联,认为地方志是我国现存规模最为庞大的历史文献资料库,充分利用地方志中的现代文学文献,将有助于补充并修正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程的既有认知,也能为现行的文学史提供补充与启发。《文艺论坛》编辑部主任佘晔则从地域书写出发,认为我们应当着力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在彰显“特”色处下功夫;树立全局视野,于统筹“全”局层面精心谋划;构建资源共享、内外联动的平台与契机,在促进“融”合发展方面积极探索,推动湖湘文化实现创新性发展与突破性跨越。
在对湖南文学经典作家作品的研究中,沈从文备受瞩目,会议一些学者围绕其作品特质、创作渊源及文学价值进行了多维度剖析。关于对沈从文的作品解读,吉首大学彭继媛教授从诗意的审美意象角度阐释了沈从文的诗性建构,认为其作品里的图像、壁画贯穿着沈从文对于“爱与美”的情思,并分析了沈从文面对小物件时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使文本充满诗意。湖南大学汤志辉副教授根据沈从文的生平经历进行考辨,认为西南联大聘任沈从文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一是西南联大师范学院有需求;二是沈从文自身处于失业状态急于找工作;三是杨振声、朱自清等力荐,从朱自清日记中可看到相关过程记载。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讲师谭咏枚从戏剧创作渊源角度,梳理了沈从文早期创作的14篇戏剧作品与湘西傩文化间的联系,并指出沈从文的戏剧的乡土性与牧歌性特点,认为沈从文的戏剧创作既有现代性的抵抗作用,又有丰富和完善现代性的作用。
另有学者针对王跃文、平江不肖生等湖南作家进行了深入解读,勾勒出湖南文学的多元景观。中国传媒大学颜浩教授考察了《家山》的地方诗学与当代文学湘西叙事的文明史路径,认为抗战时期沈从文欲重写湘西的构想在王跃文的《家山》中得到了回应。《家山》以“非典型”湘西书写,破解地方与国家二元对立,使湘西的地方感与家国观念、民族意识联动,对于讲述“中国的湘西”的写作目标具有启发意义。湖南大学刘涵之教授聚焦韩倚松的平江不肖生研究,认为韩倚松在其研究中,将小说文类的革新与文体贡献、商业出版与大众文化的共生这两大方面确立为核心研究基点,凸显出平江不肖生在文学领域的开创意义,为通俗小说的市场化、武侠小说的通俗化等方面提供了路径参考。湖南师范大学讲师华珉朗剖析了沈念《大湖消息》的多种特质,指出在“物∕人”对称结构与多元主题层面,《大湖消息》既延续了自然文学的常见表达,又通过对“在自然中的人”的强调,凸显了人与自然的互信互助,并深入到了对生态命运共同体的思考。
同时,也有学者分析了地域文化对文学创作走向、风格的影响,以及文学反向塑造地域文化形象、传承地域精神的作用。湖南省社科院副研究员王瑞瑞对于新时代文学书写做出了地方性考察,认为“地方”具备对抗同质化、强化身份认同等诸多优势,然而对“地方性”的过度强调亦可能导致个体性的湮没。因此,作家须具备超越性视野,既聚焦于“地方”所蕴含的独特魅力与丰富内涵,又要眺望“远方”所代表的多元文化与广阔天地。湖南城市学院吴正锋教授分析了湘西“土匪”兴起的复杂现实根源,认为《风雨武陵山》通过对三支极具代表性的“土匪”队伍兴衰历程的描绘,展示了民国时期湘西社会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轨迹。小说还借助对湘西“土匪”传奇婚恋故事的描写,展现出湘西女性特有的刚强执着、坚韧不拔,呈现出充满人性光辉与地域文化特色的湘西世界。
三、提振湖湘精神,创新文艺发展
分论坛二的学者们侧重研究当代湖南文学的发展动态,包括湖湘文艺创作题材的拓展、湖湘文化与文艺创作的关联、文艺载体及传播形式的革新,以及文艺学术研究与理论探索等议题。
有的学者通过对不同创作题材的挖掘探索,致力于打破传统,开拓新的创作方向,契合时代需求,提振湖湘文艺活力。湖南科技大学吴投文教授从都市题材诗歌创作入手,认为当前湖南城市题材诗歌的创作尚处于自发阶段,但谭克修等诗人的创作实绩已展现出一定的先锋意向。但相较于传统乡土题材,湖南都市题材诗歌缺乏聚焦效应,以及力度和深度,因此亟待诗人强化探索。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傅建安从女性视角与题材延展方面入手,分析了湖南籍作家谢冰莹一生的传奇经历,认为湖湘地域、女性身份,以及时代文化均参与了她美学风格的建构,并呈现出为女性增添革命现实主义崇高底色、浪漫主义力量与乐观主义情感、延续崇高传统中女性力量的特点。
在湖湘文化与文艺创作的关联方面,学者着重探讨了湖湘本土文化对文艺创作的滋养作用,挖掘地域文化元素赋予文艺作品的独特内涵气质,彰显了湖湘文化底蕴对文艺的强劲支撑。湖南科技学院讲师雷丽茹从地域景观的影像呈现入手,认为电影《周立波回清溪》借周立波的亲身经历,构建了湖湘文化的叙事空间,体现了“故乡人、境、事”的三位一体。雷丽茹从湖湘山水、人物性情、精神传承三方面剖析了电影的影像叙事特色,即山水的镜头化表达、人物形象的坚韧特质、劳作场景中的“士农合一”精神传承。湖南女子学院讲师杨杰蛟立足于湖湘文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认为湘楚文化对叶梦的创作有着直接影响,赋予其底层关怀与悲悯精神。其中,湘楚“巫文化”启发了叶梦的巫性言说,多篇作品均体现了巫性氛围和万物有灵,以及蕴含其中的经世致用底色。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副研究员王银注重民间史诗文化的内涵发掘,认为《梯玛歌》是土家族集多元素为一体且记载丰富的珍贵民间史诗,从文学人类学视角进行解读,发现了《梯玛歌》中仪式叙事的多种功能,即仪式展演的精神治疗功能、仪式语言的精神治疗功能、仪式信仰的精神治疗功能。
会议学者还关注图像、新媒体与学术期刊等要素,致力于探索文艺呈现、推广的多元路径,推动湖湘文艺广泛传播。长沙学院马栏山新媒体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张乃午从“文学图像化”角度入手,认为沈从文作品中的图像即是典型,可分为“手绘”层面借助“湘西想象”形成的“图像直观”“机绘”层面因技术进步带来的文学“灵韵”的转换与分离,以及“数绘”层面的新媒体和AI图像。湖南工业大学黄声波副教授从“本土学术期刊”角度入手,认为本土学术期刊与新时代湖南文学的发展具有紧密关系,其作用的发挥需提高使命意识、增强责任担当,并依据自身情况,探索助力的常见方法与路径。
此外,会议还涉及了相关文艺学术研究与理论探索,学者们剖析了湖湘文艺创作现象背后的深层规律,梳理文艺思潮脉络,为湖湘文艺创新发展筑牢理论基石。湖南师范大学易瑛副教授借助仪式书写剖析作家心理,谈论了湖南作家的仪式书写状况,认为湖南的青年作家一代体现出疏离传统仪式的代际冲突与认同危机,实现了对传统仪式的解构,且作品在心理层面体现出了民族、文化认同的焦虑。长沙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刘新敖梳理了文艺创作中“人”的书写变迁,认为自五四运动后,文学中的“人”经历了一个从“被发现”到“偏移”的过程,后历经迷失、觉醒等多种阶段而逐步复归,体现出不同时期文艺对“人”书写的不同立场。
湖南省新时代文艺研究中心湖南大学基地副主任、湖南大学教授刘长华对本次大会进行了总结,认为各位研究者的发言都紧扣了会议主题,并且深度发掘了湖湘文化的元素和特色,同时又各具特色,展现了颇具新意、深度与广度的学术思考。他指出本次会议信息量大、观点新颖、针对性强,真正地诠释了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品格。本次“湖湘文化与新时代湖南文艺”学术研讨会为来自各高校、科研单位的学者提供了交流思想的平台,为湖湘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思想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