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枣诗文集
论张枣诗歌的对话性
文/吴正锋
张枣是当代杰出的诗人,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张枣诗歌的对话性,是其诗歌艺术的重要特征。国内外部分学者曾经关注到这一点。譬如,德国汉学者顾彬就较早关注到张枣诗歌的对话形式,张枣生前的一些师友也曾指出过张枣诗歌的对话性,可惜他们的评论大多带有印象式的特征,非常简短,论述不充分全面,由此,张枣诗歌的对话性研究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下面,我将结合张枣诗歌创作的具体情况对张枣诗歌的对话性进行研究,以求方家指正。
一、“对话式”地展开社会人生的探讨
张枣诗歌具有强烈的知音寻觅意识,抒叙主体“我”总是去虚构和寻找一种对话和交谈的可能性,寻觅知音,实现主体“我”与客体的深度的交流与沟通。正如张枣所说:“现代人如何在一种独白的绝境中去虚构和寻找对话和交谈的可能性。”[1](p23)正是这种“虚构和寻找对话和交谈的”的写作姿态,张枣诗歌呈现出主体与客体之间平等的“谈话风”,从而使得诗歌显得亲切、温润与甜美。然而张枣诗歌的内容却是晦涩难懂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张枣诗歌采用的是“对话式”的抒叙方式,而非中国诗坛长期占据主体地位的“独白式”的抒情方式,正如张枣对于他曾经翻译过的保罗·策兰的诗歌所作过的评论那样,他说:“造成策兰作品晦涩难懂的原因,不仅仅是那些不平常的语法语义现象,更重要的是他的抒情方式。他的诗是‘对话式’的(dialogisch),也就是说,他用每首诗来追寻一个对应面,‘那另一个’——一个神秘莫测的‘你’……这种对话式与西方正统的‘独白式’(monologisch)抒情方式是迥然有别的。”[2](p2~3)张枣的这些评论对于他自己来说也是十分恰当的,张枣诗歌也采用的是“对话式”的,他也总是追寻一个对应者,寻求与各种主体进行对话。
下面,我将以张枣的两首著名的十四行组诗《卡夫卡致菲丽丝》和《跟茨维塔伊娃的对话》为例,探讨张枣在与自己的知音卡夫卡、茨维塔伊娃等人进行深度的对话与灵魂的交流。这两首十四行组诗都采用的是对话的形式,其中前者为卡夫卡向他的女友菲丽丝表白自己的爱,以及他求而不得的孤独与悲哀,但是这不过是张枣借此道具表白自己对于知音的追求;后者抒叙的是带有“南方口音”的“我”与茨维塔伊娃“你”的对话,表现他们两人对于社会现实、人生命运及艺术本质等方面的思考与认识。这两首十四行组诗都呈现出较为鲜明的对话性艺术特征。
张枣的《卡夫卡致菲丽丝》涉及到张枣与自己的朋友批评家钟鸣之间亲密的知音问题。张枣说:“出国后的作品,尤其是《卡夫卡致菲丽丝》,它与死者卡夫卡没太多实事上的关联,而是与我一直佩服的诗人批评家钟鸣有关,那是我在 1989年6月6日十分复杂的心情下通过面具向钟鸣发出的,发出寻找知音的信号。”[3](p112)钟鸣也曾经指出这首诗歌:“是他关于对话问题,寻求知音的‘始作俑者’。”[4](p59)钟鸣认识到《卡夫卡致菲丽丝》与张枣关于对话问题有关,是一篇寻求知音之作,这是非常准确的。《卡夫卡致菲丽丝》诗歌以卡夫卡致菲丽丝这一外在形式,深刻地表现了主体“我”存在的孤独,“我”渴望与“知音”交流,它是主体“我”面对一个想象性的对象发出的召唤。
《卡夫卡致菲丽丝》开始便是以主体卡夫卡“我”的口吻抒叙自己与恋人菲丽丝的初次相遇,“我”渴求向菲丽丝进行爱的表白。“我叫卡夫卡,如果您记得/我们是在M.B.家相遇的。”“我”对“我们”第一次相遇的情景进行了回忆。诗人在这里有两种声音:一种是潜在内心的、自己对自己说的话语:“去啊,我说,去贴紧那颗心。”另一种话语则是“我”在内心里向恋人的表白:“我可否将您比作红玫瑰?”[5](p172)这两种声音相交织,形成一种艺术上的复调。诗歌还在之后将抒叙主体进行了分裂,分裂为“他”与“我”,“他”的外在表现是生活在布拉格的卡夫卡这位作家,但其实“他”更是一个“我”的面具,表现的是“我”的生命处境与生命感受。“他”斜视可以通话的电线,表现了他缺乏“知音”,企图通过电话与远方的朋友进行对话。作者将“知音”比喻为在天空自由飞翔的“鸟”,“那最高的是/鸟”。作者企图以“鸟”为引导来实现自己的突围,“致命的仍是突围”,“哦,鸟!我们刚刚呼出你的名字,/你早成了别的”,这一切都预示着对话沟通的徒劳无功。作者还借用卡夫卡的恋人菲丽丝的出现,表现“知音”难觅,“我永远接不到你,鲜花已枯焦/因为我们迎接的永远是虚幻”,这是何其虚幻!诗歌表达了抒叙主体“我”无法寻找到“知音”的彻底的孤独与锥心的痛苦,以及存在的危机。诗歌写道:“夜啊,你总是还够不上夜。”这是怎样的无边的黑暗啊!而这又是怎样痛彻心扉的孤独:“孤独,你总是还不够孤独!”张枣把自己的诗歌写作比喻为寻觅“知音”,“而我,总是难将自己够着”。张枣说:“万象皆词;言说之困难即生活的困难。”[1](p176)“我”总是难将自己够着,则意味着“我”努力寻求“知音”,但却难以实现。作者将这种没有“知音”的生活比喻为:“活着,无非是缓慢的失血。”
诗歌探寻如何才能寻找到“知音”?首先是主体“我”企图通过写作来寻求“知音”,然而这一希望无从实现,只留下“我”在孤独里。张枣曾经在分析评论鲁迅创作《野草·秋夜》时指出:“我们可以把他写作的过程,看作是挣扎着发声的过程。”[1](p130)然而,诗人主体“我”通过写作最终得到的依然只是“沉寂”,“我写作。蜘蛛嗅嗅月亮的腥味”,这一诗句让人联想到卡夫卡小说里蜘蛛网般纠缠拘制现代人的荒诞,诗歌对“文字”醒来的描述,也喻示写作无法寻找到自己的“知音”,“文字醒来,拎着裙裾,朝向彼此,//并在地板上忡忡地起舞”。其次,诗人企图通过阅读来寻找“知音”,然而这也无从实现。诗歌写道:“阅读就是谋杀。”这是多么令人震惊!诗歌继续写道:“我不喜欢/孤独的人读我。”“那灼急的/呼吸令我生厌;他们揪起/书,就像揪起自己的器官。”诗人认为孤独的人的这种阅读方式是极为低俗的消费行为。张枣坚守诗歌艺术的纯洁、高尚的精神性追求,不容许人们将阅读只是当作一种情欲的释放和消费。张枣说:“中产阶级对一切事物的态度,包括对艺术的态度,它的本质是消费性的。而贵族是对艺术本质的顶礼膜拜和信仰。”[1](p82)同样,张枣更不容许别有用心的人将诗歌艺术当作工具使用,“叫面目可憎者无地自容”。再次,张枣希望诗歌能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对于一切压制人的词语系统和生活方式进行彻底的反抗和否定。诗歌提到夜里“那些遨游的小生物”,特别是“恶枭”,以及“枯蛾”扑火,都使读者联想到鲁迅《秋夜》所描写的“恶鸟”与扑火的“小青虫”。这些平时沉默的“枯蛾们”终于发出了它们自己的轻呼:“向这边,向这边,不左/不右,非前非后,而是这边,怕不?”勇敢的“枯蛾们”终于表达了自己的声音,体现了它们彻底否定和勇敢反抗外部邪恶势力的精神,这与鲁迅《秋夜》笔下的小青虫一样,诗人热情赞美“枯蛾”,称它们为“天使”。
如果说《卡夫卡与菲丽丝》表现的是知音寻觅与抗拒孤独的话,那么《跟茨维塔伊娃的对话》则深入批判现实社会,探究诗歌艺术本质,表现了他们精神上的相知与不同,情感上的共鸣与变异,艺术上的共通与差异,形成一曲复调的交响曲。
参考文献
[1]张枣随笔选[M]//颜炼军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2]张枣诗文集:译作卷[M]//颜炼军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21.
[3]转引自[德]苏珊娜·一棵树是什么——“树”“对话”和文化差异:细读张枣《今年的云雀》[J],当代文学评论,2000(2).
[4]钟鸣.秋天的戏剧[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5]张枣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本文节选自第六届(2024年度)湖南文艺评论推优活动文章类优秀作品《论张枣诗歌的对话性》。全文原刊于《中国文学研究》2023年第4期。)
吴正锋,湖南城市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首届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签约理论评论家,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评奖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盲审专家,湖南省文学评论学会副会长,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选,出版学术著作3部,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民族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