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乡村公益照相馆②丨安化竹田村:一群古稀老人的青春盛开

2024-05-23 23:54:55 红网时刻

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红网时刻新闻发起“乡村公益照相馆”项目计划,记录和展现乡村老人的精神风貌。近日,“乡村公益照相馆”第二站,来到益阳市安化县羊角塘镇竹田村。

“下一个我来拍。”

“你这张笑得真不错。”

“好看!好看!”

“我再来,我再拍一次可以吗?”

……

五月的第三个周四,安化县羊角塘镇竹田村民服务中心二楼会议室,笑声、咔嚓声交织在一起,老人们或站着,或坐着,或围着,格外热闹。

那天的田野边,村部里,“乡村公益照相馆”第二站,我们一共记录了65张笑脸,定格了65个温暖瞬间,听到了太多的感谢。

他叫周锡加。拍摄当天,他特意从柜子里选了一件军绿色迷彩服上衣,这是曾经当过兵的周锡加最喜欢的颜色。

他把党员徽章别在胸前,怀里揣着“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在75年的人生篇章里,他的经历十分精彩,当过兵、修过铁路、担任过村委会主任,见证了村里的蜕变与发展。

竹田村位于陶澍笔下“五大名山”中的竹叶山脚下。周锡加说,这些年来,他看着村里一年比一年富,村里路修了,灯有了,产业发展也开始有了起色,大家再也不愁吃喝的问题。

这也是他为什么想戴着党员徽章来拍照的原因。“我也教育我的子女,要珍惜现在的好生活,永远跟党走。”

当提到拍照顺序时,大家不约而同地说,把他排在第一位。

他叫夏云校,75岁。虽然身上插着导尿管,行动有些不便,只能挪着碎步慢慢行走,但他依然坚持来到了拍摄地点。在老伴的陪同下,静静地等待着拍摄的开始。

这次拍摄,圆了老人的两个心愿——和天安门合照,和老伴合照。

对他来说,天安门不仅仅是一个地标,更是他心中的一个梦想、一个向往。而和老伴结婚51年,也从来没有过一张像样的合照。

在拍摄过程中,老夏虽行动有些不便,但他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合照时的握手虽有些羞涩,但他和老伴紧紧相依。

“谢谢你们,从来没有过合照,真的谢谢你们。”当夏云校老伴捧着两人照片,不停地和邻居分享,眼角的皱纹更深了,拍着我们的肩膀,说了多声感谢。

这场拍摄,比我们预想的更为热烈。

她叫黄玉英,是镜头面前最活泼的奶奶。面对拍摄,她显得格外大方,一上来就搂住了老伴的肩膀,我们按下快门,把这个瞬间定格了,爷爷脸上还有些腼腆,但两个人都笑得格外甜。

周围的老人拍起了手,也都笑了起来,有的老人看到这幕,喊着“亲一个,亲一个。”

那刻,在村部,在一群古稀老人之间,我感受到了一种与青春相撞的激情。

黄奶奶一直待到我们的拍摄基本结束,她捧着照片喊着我,“我家就在这附近,你们有时间吗?去我家里喝杯茶。”

出发前,这场拍摄,我心里有过很多问题。

他们会穿什么样的衣服?会带什么东西?面对镜头会羞涩吗?拿到相框什么感受?

他们穿得朴素又隆重;他们带着老伴,带着小狗;他们比我们想象的热烈大方;他们说着感谢,藏不住的笑意……

想起初遇。

上午11时,我们到达安化县羊角塘镇竹田村民服务中心,拍摄时间定在下午1点,但那时村部一楼座椅上,就来了一些等待的老人。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也有些好奇。

我们热情地打着招呼,“爷爷奶奶们好,久等了哦。”

想起拍摄。

村部热闹的笑声,田野的风吹动着奶奶的发丝,打印照片大家围成一团的兴奋,还有竖起的大拇指、热情的邀约。

微信图片_20240524093852.jpg

想起结束。

傍晚6点30分,我们才结束了一天的拍摄,车子缓缓驶离村庄,我的采访的本上,留下了老人们写下自己名字的痕迹。

我们的相机里,拍了9对夫妻,定格了65张笑脸。

红网“乡村公益照相馆”拍摄村庄征集:

如果您所在的村庄也对我们的策划感兴趣,村里有10位以上75岁的老人,希望我们能前往当地,给村里的老人拍照,欢迎邮件联系我们,我们将跨越三湘四水,奔赴向你。

征集邮箱:2267203259@qq.com


出品人:贺永祥

总策划:肖世锋

策划:周逸峰 杨抒怀

本期项目执行人:李长宏 曾小颖 何青 徐士洁 龚子杰 张盟

相关链接:

我和天安门合个影 红网乡村公益照相馆开张

红网照相馆丨把天安门“搬进”村里 为热爱生活的新农人拍张合影

乡村公益照相馆①丨汨罗武夷山村:结婚照都没拍 老两口第一次合上了影

来源:红网 作者:李长宏 曾小颖 何青 徐士洁 龚子杰 张盟 编辑: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