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辛小湘|“人才Pro”解锁湖南人才“密码”

2024-04-27 20:08:03 红网时刻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谋深虑远,提出“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把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等要求。明确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也发出了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动员令。

神州大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马奔腾,正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更加渴求人才的时代。

图片

“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发挥领军人才作用,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完善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保护好调动好科技创新人才积极性。”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殷殷嘱托还犹言在耳。

时隔4年,总书记再次探访湖南,如何把教育、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依然是他深远考量、始终关注的战略性问题。

对于人才的定义,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辛小湘认为,非“专业”莫属。业有所专,业有所长,专业是成才的基本条件。

今天,辛小湘给大家梳理了一个具象化的“人才Pro”模型,顾名思义,即“专业人才”模型。一起来探秘湖南如何打造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何以解锁专业人才资源“密码”?

图片

“P”

如何激活人才“资源池”?

引“增量”,保“存量”,人才用得好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驱动”。

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今年来,全国各地“抢人大战”高潮迭起、人才竞争白热化——

图片

广州市黄埔区

出台“人才高质量发展30条”,实行“招商招才联动”。战略科学家带项目落户,给予最高500万元购房补贴或最长10年免租;

厦门自贸片区

发布17条人才激励政策,企业引进或培育的人才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给予企业20万元引才育才奖励;

河北保定

出台18条措施广迎“四海英才”,对全职到保定市工作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经审核认定符合条件的,给予每人100万元至500万元科研经费补贴;

……

各地人才引进“利好大招”频出,一方面,我国人口大形势发生逆转,在可预见的未来,人才的绝对数量会呈现逐渐递减趋势,物以稀为贵,所以不难理解地方为何纷纷出台政策吸引人才;另一方面,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不断升级,产业链持续优化,各地对高新专业人才的需求则愈发迫切。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人才能否引得进来、留得下去?如何激活“存量”与“增量”两大人才资源池?政策、服务、环境因素缺一不可。

“增量”崛起,成为吸引人才的“磁吸石”。

引天下英才而聚之,物质的激励体现了对人才的渴求与尊重。但用优厚待遇吸引人才的同时,更要提供良好的事业平台、营造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对高端人才制定个性化引进政策,将才华才能用在刀刃上,助力一方经济发展。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湖南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谈到,对于年轻人而言,宜居就是房价、生活成本低,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高。

而长沙就是这样一座年轻而有实力的宜居城市。

图片

生活成本上,长沙的房价在全国省会城市之中是最低的之一,而它的教育、医疗水平却在全国第一方阵;

创新发展上,随着2023互联网岳麓峰会吹响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号角,长沙在争夺最激烈的科技人才方面可谓当仁不让;

引资引智上,省委书记沈晓明、省长毛伟明连续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湘商回归座谈会、“校友回湘”大型活动,与湘商校友共叙乡情,激起无数湘商回乡投资的创业热情,并激励湖湘学子把个人发展融入家乡建设。

长沙成为了大“磁场”有强“磁力”的人才引进新范式。

图片

“存量”变革,握好留住人才的“稳定器”。

打造城市经济的新引擎,人才留得住是保障。地方政府应不断完善人才保障的体制机制,切实落实利用优惠政策,畅通人才晋升渠道,激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持续性,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地方政府对人才的尊重及人才政策所释放出的温暖。

从湖南之为看人才所向。

“成人之美”的湖南,畅通各类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为500多名青年科技领军人才解决子女入学问题,为青年人才在湘安身、安心、安业解决了后顾之忧。

图片

“动之以情”的湖南,开展“智汇潇湘,鸿雁之约”大学生假期来湘返乡体验交流活动,让高校毕业生选择湖南、留在湖南、建功湖南,全国各地19.64万余名在校大学生以青春之名,赴潇湘之约。

图片

“热情好客”的湖南,引入中国科协年会、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等一系列“国字号”“国际号”人才活动落地三湘,影响力享誉国内外……

一系列“将心比心”的政策措施、服务保障,释放出了湖南以赤心相待的满满诚意与真情,凝聚起近悦远来的广阔“才气”。

心之向往、纷至沓来,以环境培育“人才增量”,以服务盘活“人才存量”,才能真正实现激发干事创业活力的“发展变量”。

“R”

如何刷新培育“进度条”?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社会发展催生出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造就多元的领域、行业,也势必会产生更加多元化的人才。

近年来,湖南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人才搭台铺路,扫清障碍。全力拉满人才培养“进度条”,可由“三个率”观之。

看“燃烧率”,让青年人才的培育过程更充分。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战略决策,对“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提出要求。

拔尖创新人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引领性和基础性作用,培养过程中需要坚持宏观视野和系统思维,以科教融合为主题主线,坚持“教育链+创新链”一体化谋篇布局,培养造就面向世界和未来的高质量拔尖创新型人才。

图片

高校是培养青年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2020年起,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3所湖南高校先后成为教育部“强基计划”试点高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学生的评价模式,逐步形成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重点破解基础学科领军人才短缺和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人才队伍的多元化和专业化,让青年人才的干事创业热情、才智与优势充分“燃烧”。

看“转化率”,让工匠人才的时代价值更凸显。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实干为基,匠心筑梦,离不开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干劲,离不开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

图片

万步炎,被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三十多年如一日扎根海洋资源勘探技术研究,带领团队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为我国海洋矿产勘探技术和装备研发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图片

张帅坤,当选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突破高承压密封、高精度开挖面气液压力平衡控制等关键技术,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以拳拳匠心开辟中国“掘进之路”……

进入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愈加凸显。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不仅有利于打造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还能够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成果的有效转化,不断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看“适配率”,让基层人才的成长环境更通畅。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用权力“减法”换来事业高质量发展“乘法”,通过下放职称评审权,让基层人才穿上“合脚鞋”,人才活力在湖湘大地竞相迸发。

例如,《湖南省畅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实施意见》明确单列基层一线人才职称评审,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实行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单独确定通过率;

图片

又如,《湖南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强化用人单位评价,临床病案、技术规范、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等可作为工作业绩代表作参加评审……

图片

打破束缚人才发展的藩篱,实现人才培育的优化升级。湖南不断提升改革的力度和深度,持续破除人才评价、使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

“O”

如何定位产才融合的“目标域”?

湖南,这片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土地,为何总是能屹立时代潮头,引领风气之先,成就辉煌事业?

如今的湖南,正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向“新”而生、向“质”而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热切地渴望人才的汇聚,同时也更有条件孕育和成就人才。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才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而产业发展与人才规模、人才结构、人才引育密切关联、相辅相成。

湖南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推动人才与产业“双链”发展高度匹配、深度融合。

围绕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人才与产业布局“精准对接”。

聚焦“3+3+2”现代产业新体系,湖南以打造22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为抓手布局,实施“一链一策”产业人才计划,开启“按图索骥”精准引才模式。

——加强企业家队伍培养,不断增强企业家的国际视野、系统思维、管理理念、创新意识和产业报国情怀;

——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育人功能,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施产业人才分层分类协同培养,提升产业人才的本地化供给能力;

——加强科技领军人才引育,落实好“芙蓉人才计划”,实施好“三尖”创新人才工程,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充分促进创新团队成长和创新活力释放。

以此来推动产业人才精准对接,实现产才融合的“同频共振”。

图片

攀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平台与人才互相成就。

湖南加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顶层设计和体系化布局,加速发力“科技创新”这一筑底盘、管长远的赛道。

以岳麓山实验室、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等平台为牵引,加大力度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这个“源头活水”,加快建设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产业平台是成就人才发展的重要一环。2023年,湖南144人获国家级人才计划支持,同比增长33%;8人入选国家杰青,创历年新高。各类人才与高新技术、科技产业在湖湘大地集成发力、融合发展。

图片

建设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产业和人才共享改革红利。

湖南坚持用好改革创新这把“万能钥匙”,以改革红利赋能高质量发展,不断吸引人才、要素、项目、资金集聚。简化行政审批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等,着力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当前,湖南自贸试验区在全国率先推动跨境电商人才培训评价体系建设,有效推动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兴产业与新兴职业协同发展、多点开花。

图片

人才有专攻,深耕则业精,多元而业广,以集成创新方弘其大。

产能澎湃,才聚湖湘。湖南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加快建设英才荟萃的人才强省,是产业跨越式发展所需,更体现了人才强国建设中的湖南担当。

来源: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作者:麦茶 编辑:刘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