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仰望星空,与日月星辰对话;遨游天际,和山川湖海晤谈;俯身大地,同草木虫鱼私语。“探索地质科学奥秘 传播自然资源文化”,2023年7月26日起,红网联合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开设“博学科普站”专题,通过“专家访谈+微宣讲”方式,让自然资源科普知识“活”起来。
本期迎来的是“大美洞庭,生生不息”之洞庭湖的形成和演变(上)。让我们跟随余姝辰的讲解跨越时空,一起探讨了解洞庭湖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湖南省自然资源事务中心地质环境监测部高级工程师、“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专家余姝辰(右)。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余姝辰 长沙报道
主持人:相约专家访谈,感受科普力量!大家好,欢迎来到博学科普站的专家访谈时间。
洞庭湖,因润泽千秋、吞吐长江而名扬天下。泱泱华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浩浩长江抵御洪水的调蓄湖,这里的每一滴水,都沉淀过跨越千年的湖湘文明,也映照着人湖共生的奋斗历程。从今天开始,博学科普站专家访谈时间将推出“大美洞庭,生生不息”洞庭湖生态环境科普系列访谈,带领大家,跨越时空,一起探讨了解洞庭湖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本期我们邀请的专家是湖南省自然资源事务中心地质环境监测部技术骨干、“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专家余姝辰。
我们知道洞庭湖被誉为湖南的母亲湖,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我们是否可以从洞庭湖的演变来解释她与湖南与长江的重要关系呢?
余姝辰:洞庭湖的演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历史上,洞庭湖居于我国“五湖之首”,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它横跨湖南和湖北两个省份,接纳着湘、资、沅、澧四水的入流,也承接了长江松滋口、藕池口和太平口这三口来水的入流,通过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和东洞庭湖的调蓄之后,从东北部的城陵矶注入长江,形成了一个比较复杂的江河湖的水系格局。
近百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湖泊的围垦、泥沙的淤积,包括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葛洲坝、三峡水库的修建等一系列情况的变化,水系的格局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长江的水沙条件和河床变化直接影响洞庭湖,而洞庭湖的变化会直接反馈到长江。
洞庭湖分为通江湖泊和垸内湖泊两种。通江湖泊是指与江河直接联系的湖泊,它具有洪水调蓄的功能。垸内湖泊是指不与江河联通的湖泊,只具备垸内蓄水和供水的功能。洞庭湖区现在是有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四个规模比较大的主要湖泊,这四个湖泊都是属于通江湖泊。另外还有156个面积大于等于1平方千米的小湖泊,比如说大通湖、柳叶湖等,还有很多面积不到1平方千米的零星湖泊。
主持人:通江湖泊它是怎样形成的呢?
余姝辰:根据历史记载,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晋时期,当时洞庭湖的面积还只有大概1000平方公里。到了南朝的时候,随着地壳沉降,以及湖域的扩展,洞庭湖它就接纳了湘、资、沅、澧四水以及长江、荆江南岸的三口来水,它的湖面就变大了。后来到了唐宋时期,洞庭湖面积就进一步变大,非常的辽阔浩瀚,大家熟知的八百里洞庭就是指的唐宋时期的洞庭湖。再到明末清初,洞庭湖湖盆下沉,湖面进一步向南边和西边扩张,洞庭湖的面积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有大概6000平方公里。可是清朝末年以后,洞庭湖的面积和湖容就逐渐走向减小的趋势。1896年开始到现在,洞庭湖的面积从当初的5216.37平方千米降到了现在的2702.74平方千米,萎缩率达48.19%。
主持人:您刚刚说清朝末年之后洞庭湖的面积在慢慢减小,那它具体是怎样减小的呢?
余姝辰:清光绪22年,当时洞庭湖横贯东西,赤山以西的西洞庭湖与东洞庭湖是连同在一起的,南洞庭湖还没有形成。1911年,藕池、太平、沅水和澧水的泥沙汇聚在洞庭湖的西北处,在那个地方淤积,西洞庭湖面积就减少了至少三分之一。
与此同时,藕池河东支携带泥沙在东洞庭湖的注滋口一带淤积,河流三角洲迅速向东发展。而藕池河中支的泥沙在大通湖南部沉沙落淤,从而形成了大量的洲滩,到了1913年这里就建立了南县的“南洲”。1935年,西洞庭湖和大通湖周围的湖泊都逐渐进一步淤积变成了陆地。1949年的时候,东洞庭湖北部长江沿线的洲滩被围垦,南洞庭湖北部的茶盘洲也继续向南洞庭湖的湖中央发育和扩展,洞庭湖的面积萎缩到4392.47平方公里。1954年,大通湖彻底从东洞庭湖中分离出来,南洞庭湖也初步定型。在这之后,随着大量水利工程的实施,洞庭湖进入了一个快速的萎缩阶段。1968年,洞庭湖的面积只剩下3029.8平方公里。1978年的时候,洞庭湖区域不再有大范围的围垦,所以它的面积基本稳定到了2707.84平方公里。这就是洞庭湖通江湖泊的演变情况。
主持人:您刚刚跟我们分享了洞庭湖的通江湖泊是怎样演变的,想请问一下垸内湖泊又是怎样演变的呢?
余姝辰:那不管是在历史上统一浩大的湖面时期,还是后来因为人类活动干扰,湖面被分割成东、南、西三个通江湖泊的时期,垸内湖泊都是大量存在于圩垸之中的。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到现在,面积大于0.125平方公里的垸内湖泊的数量和规模整体上都是呈现一个增加的趋势,内湖的数量从1938年的640个增长到现在的1057个,面积从当时的994.33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1578.33平方公里。但是它的趋势不是说持续上升的,它也是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再减少,再上升的一个曲折的变化阶段。
主持人:这个曲折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一个变化过程呢?
余姝辰:清朝末期,荆南的藕池和松滋先后溃决,大量的泥沙进入了洞庭湖,洞庭湖里面的泥沙量就急剧地增长。前面我们提到在大通湖那边新建了一个南州,它的出现就为后面围湖垦殖提供了高位洲滩的条件,导致大量的通江湖泊被围垦,很多内湖就出现在了圩垸之中。到了民国中后期,洞庭湖区是经历了一系列的特大水灾,当时担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的何健就颁布了一些禁令,比如说“严禁围垦新垸”“严禁盗修淤洲堤垸”等,在一定程度上是抑制了通江湖泊的围垦,也缓减了内湖数量的增加。
1952年和1954年洞庭湖又经历了两次水灾,加上当时战争结束之后解放军部队南下屯垦戎边,他们在洞庭湖区开展了一系列的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导致大通湖从东洞庭湖里面析出成为了一个垸内湖泊。类似这样的工程还有非常多,新中国成立之后这几年,洞庭湖的内湖数量和面积都到达了一个鼎盛的时期。
然后就到了“向湖要粮”的时间,也就是1959年到1978年,洞庭湖的内湖又进入了一个快速萎缩的过程。1959年到1961年中国经历了三年大旱,当时老百姓的粮食是非常的短缺的,所以“以粮为纲”就成为了中国当时农业的基本方针。通江湖泊大量被围垦,几乎所有的垸内湖泊都变成良田。这个阶段洞庭湖的内湖数量和面积,就进入了有史以来的最低值。1979年到现在,洞庭湖的内湖数量和面积又持续增加了。1980年水利部决定停止洞庭湖区的围垦,1981年口误和1993年国家又颁布了两个比较重要的文件,其中一个就是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方式的文件,另一个文件是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两个文件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渔业等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几乎所有的内湖都被转换为养殖水面;“围湖造田”的时候,形成了一些耕地,也被他们拿回来变成了养殖水面。这一部分让内湖的数量和面积都增加了。在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之后,湖区又颁布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的政策,就是要双退一些堤垸。当时是退了6个垸子,其中面积比较大的是青山湖垸,一共退了8.17平方千米,这6个堤垸总共是清退了10.50平方千米,就是还湖面积。
主持人:感谢余老师的精彩分享,让我们对洞庭湖的形成演变有了一个比较全面地了解。那么引起洞庭湖演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洞庭湖未来的演变会是一个怎样的趋势?我们下期专家访谈时间继续听余老师来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