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网络评论方法论·青年谈 ③:找到评论写作和自身的连接点

2024-03-14 10:58:34 红网时刻

网评方法论2.jpg

【编者按】2023“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期间,为增强网络评论学习交流氛围,助力网络评论人才队伍建设,特邀国内高校优秀学子撰文,推出“网络评论方法论·青年谈”专题。

本文关键词:连接点

□何晓琴(重庆大学)

新时代青年是敢于发声的一代。在纷繁复杂的网络舆论场中,他们从不缺少表达态度的勇气和底气,更不缺思想交流和碰撞的舞台。但青年更当思考的是,如何利用自我优势成为更有力的发声者,发出独属于青年群体的声音,如何将自身的声音传播得更远,在舆论场上激起更大的正向涟漪。面对某一社会事件找不到立论的头绪,表达观点生硬不自然,找不到适合评论的选题……在过去几年的写作历程中,我也一直在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一次次的修改和拒稿当中汲取经验教训,我最终渐渐摸索到了自己的写作“舒适区”。无论是以专业思维开拓新的评论视角,还是以个人技能丰富观点表达形式,找到自身和评论写作的连接点或许可以成为青年开启评论写作的第一步。

专业连接:以专业思维开拓新的评论视角

以专业知识开拓新的评论视角,将理论色彩融入评论写作,摸索到这一评论写作的新途径,得益于我的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期间,学习新闻评论时,学科老师让我们尝试以新闻传播的专业知识解读当下的热点事件。这一评论写作的方法,十分类似于考研时论述题和评论题的结合体,即在评论题的基础上融入论述题的专业理论,创新出新的视角剖析社会热点。导师的方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在纷繁嘈杂的舆论环境下,大家对于同一事件往往各抒己见,莫衷一是。如何在众说纷纭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既能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又能展现立论的新意和深意,运用自己学科的专业知识便是很好的方法。俗话说,“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评论写作也可以“术业有专攻”。比如,针对此前引发网友热议的“武汉一老人突然离世,39万存款难取出的社会事件,如果是一名法学背景的学生,便可从法律角度分析银行如何将储户意外身亡的存款交给法定继承人的程序;换作是一名伦理学专业的学生,亦可从哲学角度讨论当事人陷入的道德困境。不同背景的学生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以多元的理论视角剖析同一社会事件,既出新意又显专业。

技能连接:以多元技能丰富观点表达形式

在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的新媒体环境下,评论表达早已不局限于文字评论这一传统方式。对于同一社会事件,漫画评论展现出来的立意深度,不见得会逊于文字评论层层递进的逻辑思考,而视频评论包含的动态画面和视听感染,可能会比文字评论更直达人心。在评论写作的历程中,我也先后尝试创作文字评论、漫画评论、视频评论甚至是广播评论。不同形式的评论创作,不仅丰富了我表达观点的形式和角度,也培养了我思考如何利用不同形式表达观点的逻辑思维。就拿“网络烂梗泛滥影响孩子用语习惯”这一现象来说,从文字评论的角度,可以从原因、影响等各方面出发逐一分析、全面讨论;如果尝试用漫画评论解读这一现象,便可针对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上网的特定角度创作引发社会思考,而视频评论更能在形成两派观点或类比其他同类事件的维度上拥有更自由、直观的呈现空间。对于身为互联网“原住民”的青年群体来说,他们在视频拍摄、剪辑、画画等新媒体技能上有着显著的优势。通过自身的多元技能探索评论写作的多种表达形式,在文字评论的基础上创新内容的传播方式,能够让青年的意见传播到更广阔的空间里。

身份连接:以青年声音唱响正能量之歌

青年,是时代的同行者,是时代发展的鲜活缩影,是奋进新时代最蓬勃的动力,也是展现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之所在。在充满希望的时代背景下,青年的生活可以有“丝竹清音”,也应当有“黄钟大吕”,可以追求身边的小确幸,但更应该有家国情怀。同样,青年的评论写作,应当关注更有公共价值和社会意义的话题,既要关注身边的小事,更要着眼于国家的大事。比如全国两会期间,大学生群体在找寻评论选题的过程中,可以从乡村振兴、数字经济、国货“潮品”等两会新词、热词的相关话题入手,从青年视角出发,观察正在发展中的中国,从身边的小处落脚,感受新时代中国正在发生的积极变化。青年要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大地,用评论记录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主动凝聚网络舆论场的青年力量,传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青年话语。

青年是新时代新征程路上的希望之声。新时代的青年思维敏锐、思想独到,施展才干、传播声音的舞台无比辽阔,青年群体应以自身和评论写作的连接点叩响评论写作的大门,以专业思维开拓视角,以多元技能创新形式,做新时代的执笔者,唱响青春的正能量之歌。

来源:红网 作者:何晓琴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