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初冬时节,记者一行来到洞庭湖畔,只见碧波荡漾、候鸟飞抵、麋鹿悠然,一幅波澜壮阔、水天一色的迷人美景映入眼帘。被誉为“长江之肾”、湖泽交错的洞庭湖,既是三湘儿女的母亲湖,也是长江流域防洪减灾的“主战场”。
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在“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下,在“要做好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的指引下,近年来,湖南谋今思远、靶向施策,纵深推进“一江一湖四水”治理,持续强化防洪蓄洪体系建设,全力提高洞庭湖水安全保障能力、构筑洞庭湖水生态屏障,着力做活洞庭湖保护与治理“水文章”,执笔绘就了潇湘大地河湖安澜、山青水美、人水和谐的诗意画卷。
飞舞洞庭。
安澜洞庭 防洪先行
四水连洞庭、洞庭入长江。湘、资、沅、澧“四水”宛若“动脉血管”贯穿三湘大地,再经由洞庭湖汇入长江。洞庭湖作为我国径流量最大的淡水湖泊、长江中游最重要的调蓄湖泊,既是“四水”的“贮水池”,同时也担负着调蓄长江流域汛期洪水的重大责任。除用湖泊调蓄外,国家在洞庭湖区划定了24个蓄滞洪区用于分蓄长江中游160亿立方米的超额洪量。
11月下旬,在益阳市烂泥湖垸、长春垸堤防加固工程现场,水泥土防渗墙搅拌桩机、液压抓斗机等设备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作业中。
“烂泥湖垸堤防加固创新使用了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工艺,在遇到洪水时,既可大大提高堤防的防渗能力,又可很好地适应堤身变形,减小墙体内应力,避免墙体开裂。”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烂泥湖垸项目部副主任梁晶告诉记者,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工艺既控制了建设经济成本,又提升了堤防防渗强度。
不仅是在工程工艺技术上加大创新力度,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上,湖南亦是不遗余力。
“要将隐蔽工程建成明白工程。”湖南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罗毅君在考察洞庭湖区水利工程建设时多次强调,要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
“17时17分46秒,长春垸二枯2号机,桩号,25-133,深度12.78米。”在长春垸堤防加固工程现场,现场安全负责人朱超杰正在巡查机器施工情况。“我们给每一台液压抓斗机都配备了光电编码器,可以精准掌握其成槽深度、速度以及倾斜角度。”朱超杰在手机上一边熟练地操作着,一边介绍,“所有实时数据能够在第一时间上传至‘数字洞庭系统’,项目负责人也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掌握现场情况。”
安澜洞庭的治理,离不开“智慧”二字。在湖南省洞庭湖水利事务中心,洞庭湖智慧水利综合展示平台清晰地展现了洞庭湖区的湖区概况、雨水旱情、工程体系以及河湖管理状况。
“我们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及监测基础设施,将水域空间信息、水文气象数据、水利工程资料进行采集、分析,构建数据底板,搭建专业模型,形成洞庭湖智慧水利综合展示平台。”湖南省洞庭湖水利事务中心总工程师汤小俊介绍,今后将进一步完善洞庭湖模型库与知识库,实现多维时空大数据分析和数字化场景展示,支撑洞庭湖涉水事务的智慧化模拟和精准化决策,助推洞庭湖保护与治理的智能化、现代化发展。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难在洞庭。确保“一湖四水”安澜,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湖南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切实需要。
近年来,湖南将防洪减灾作为洞庭湖区建设的首要任务,着力推进洞庭湖区重点垸堤防加固、钱粮湖等3个重要蓄滞洪区蓄洪安全建设、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等重点工作。2015年起,钱粮湖、共双茶、大通湖东等三垸安全建设一期工程和分洪闸工程相继实施并完成建设,分洪闸工程于今年11月通过竣工验收。2017年以来,建设完成洞庭湖区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十三五”101个项目,正大力推进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十四五”项目。2022年,洞庭湖区重点垸堤防加固一期工程建设正式启动,对洞庭湖区松澧、安造、沅澧、长春、烂泥湖、华容护城6个重点垸658公里一线堤防进行全面系统加固,使重点垸变为“确保垸”。
松澧垸堤基防渗。
共双茶垸分洪闸。
牢记殷殷嘱托,湖南正全力绘就建设安澜洞庭的美好图景。据了解,洞庭湖区重点垸堤防加固一期工程竣工后,658公里长的堤防将形成一道坚固的“防洪城墙”,6个重点垸385万人民群众、324万亩耕地有望得到更稳固的防洪保障,洞庭湖区水安全保障能力可实现质的飞跃。
洞庭湖智慧水利综合展示平台。
和谐洞庭 人水相安
洞庭湖北部地区分片补水工程一期洪水港补水泵船。
地处洞庭湖北部地区的岳阳市华容县,是长江入湘第一县。这里河湖、沟渠交错,素有“水窝子”之称。地下水几近枯竭,城市供水能力不足,华容人民一度处于缺水的困顿之中。
“河道下切,长江干流水位降低,导致了冬、春、秋三季无水入河,沿岸灌溉、供水都面临窘境,生态用水更是严重缺乏。”华容县水利局副局长张峰向记者介绍道,华容县拥有长江、洞庭两大“天赐之水”,但枯季调弦口闸无法引流入河,华容河几乎成为一潭死水。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让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治水安邦、兴水利民,水的问题就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为解决华容河防洪排涝的突出问题,湖南2020年开工建设集“防洪、排涝、生态”功能于一体的六门闸排涝工程。通过拆除1958年建设的旧闸、新建排涝泵站、更新沿岸中小排涝泵站、加固华容护城垸堤防等举措,区域防洪排涝能力、流域生态环境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如今,华容河上有了自己的‘三峡工程’。”张峰感慨道。
六门闸。
为“解渴”华容、君山、南县、安乡、澧县等地,聚焦洞庭湖北部地区民生急需,洞庭湖北部地区分片补水工程应时而生。
2018年,补水一期工程启动建设,并于2019年实现通水。华洪运河补水工程作为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源源不断的长江水通过华洪运河输送至华容河,使工程成为滋养华容河畔人民群众的千秋工程。
此时,在岳阳君山,洪水港补水泵船宛若一只“巨鲸”静卧在长江之畔。作为国内同类型最大取水泵船,它的“一涨一落”牵动着的是每一个缺水之人的心。
“华容县生活饮用水从长江引到华容河用了10年时间,岳阳市华洪运河补水工程仅用一年规划设计、一年完成施工。”岳阳市水旱灾害防御事务中心副主任佘鹏介绍。
2022年,长江流域发生罕见大旱,洞庭湖北部地区分片补水工程充分发挥了补水效益,累计补水9.14亿立方米,华容、君山等地11个堤垸,95万亩农田得到有效灌溉。在保障了防汛抗旱安全的同时,也满足了“鱼米之乡”粮食生产用水需求。
不仅如此,补水工程进一步畅通了内湖内河与垸内水网、垸外河湖的联系。有了“活水”,华洪运河、华容河水质恢复至Ⅲ类以上,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华容县城及周边乡镇、县工业集中区近30万人,彻底告别了苦咸水、高锰水。
在已实施的一期工程基础上,补水二期工程于2021年开工,其中华容县护城垸补水工程旨在将华容河水引入护城垸和新生垸,有效改善护城垸灌溉条件,增强护城垸水体自净能力。今年7月,补水二期工程6个项目也已按期建成。
清流滚滚润华君,为有源头活水来,湖南以全力奋进之姿开启破局洞庭湖区用水困境的加速跑。
水美洞庭 生态共融
麋鹿群奔跑在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洞庭山水翠,长江漾清波;麋鹿逐草居,鹭鸟蹁跹舞。
“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记者一行来到岳阳市君山区华龙码头,深度挖掘这座老码头焕发新面貌背后的发展故事。
“江水浑浊、芦苇枯黄,生活垃圾堆砌,当年的模样让人非常痛心。”在君山芦苇总场工作了几十年,同时也是民间河长的邓铁牛向记者讲述着华龙码头这些年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5年,华龙码头还是一个非法采砂码头,由于活动密集,大量生产生活垃圾排入江中,岸边机器轰鸣声不断,江豚、候鸟的身影一度很难看见。彼时砂石堆积、草皮裸露的华龙码头宛若一个巨大的“伤疤”。这样的一道“伤疤”不仅出现在卫星地图上,它更是岳阳人民心里的一道疤。
复绿整治后的华龙砂石码头。
还河湖以生命,还河湖以生机。近年来,湖南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力治生态旧疾,针对私捕滥捞和“化工围江”等破坏长江和洞庭湖生态环境的乱象展开一次次攻坚。
先后出台《湖南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印发《湖南省湘资沅澧干流及洞庭湖河道采砂规划(2023~2027年)》,建成湖南省河道采砂综合监管系统,全面加强河道采砂监管,河道采砂秩序持续向好;坚持一河一策,系统治理,在全国率先全面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实现江河湖库全覆盖;洞庭湖区启动沟渠塘坝清淤、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河湖围网养殖清理、河湖沿岸垃圾清理、工业污染源排查整治等五大行动,并同步实施湿地修复和黑臭水体治理……在这场生态保卫战中,湖南做到了勠力攻坚、追求极致。
“长江岸线湖南段39个非法砂石码头全面拆除,并完成复绿。”湖南省水利厅河湖处二级调研员刘东海介绍道。
2017年8月以来,岳阳市117艘采砂船全部在指定水域集中停靠。
蒹葭苍苍、候鸟归巢,江豚再现、游人如织,八百里洞庭终于得以重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生态共融的面貌。
从生态“短板”到水美洞庭的“样板”,从环境保护的“背面”走向绿色发展的“封面”,岳阳的嬗变是湖南推动长江大保护以及洞庭湖保护与治理落地见效的一个生动缩影。
江湖滔滔,洞庭淼淼。在这片生机勃勃的湖湘大地上,关于江与湖、人与水、绿色与发展的新篇章还在续写。
洞庭湖成为鸟类天堂。
洞庭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