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无腊不欢,探寻藏在长沙街头巷尾的湖湘年味儿

2024-01-17 16:30:58 红网时刻

640 (1).png

Siri提醒我,腊八到。远在北方,这几乎是每家都要过的年前节,“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离除夕已不足1个月。在南方,有的地方也会很有仪式感地过腊八,但有的地方不会。在湖南,民间的习俗是“鸣腊鼓”。《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在农历十二月,湖南人最喜欢做的还是“腊菜”。

腊菜就是人们将各种肉类、豆腐干等用盐腌过,吊在灶上,让烟熏烤。腊菜口味独特,常食用可开胃,明目,但由于含有亚硝酸盐,同时不宜长期食用,需配合其他菜品一同食用。

_DSC1989.png

长沙大街小巷,居民楼阳台“张灯结彩”悬着的腊鱼腊肉腊鸭腊鸡。

人们早从11月就开始静候,12月初,日头刚暖,就在街巷里,排好了齐整的队列“浴日光”。

朋友母亲催他回家的方式也很别致:“家里头腌哒腊肉,你屋里伢炒了半块,锅一热,蒜苗一炒,喷香滴,预备莫子时候回来尝口咯?”

远方的游子,怎么能经受得住来自千里之外的、那缕独特的烟熏味儿的湖南腊肉香。

640.png

GRM04392.png

长沙的冬日,不像尔滨充满奶油白。大部分时候,它带着足够柔软的和煦阳光落在肩头,温暖南方“小土豆”们的午后。

食物通过长时间阳光晾晒和风干后,腊味被端上桌,长沙冬阳的暖意就趁着烟火味渗透出来,能熨贴一屋人。

GRM04404.png

GRM04390.png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上好的腊味最不能缺肉味儿。“腊”,据《说文解字》,“月”是“肉”,“昔”最早也是“肉”的意思,“腊味”翻译过来,就是“肉肉肉味”,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蛋白质经过特殊处理后的带给我们的涎水与馋意。

奶奶常去荷花池生鲜市场买制腊味的肉。那时坐上106路,从站尾坐到兴汉门,挑精肥有序的土猪肉,刚柔并济,再用花椒、盐、酱油给为它做个“马杀鸡”,腌制上半天以上,转战“日光浴场”。一场由肉和复合调味料担当的“魔术秀”开始缓慢发生,几十天后,浓厚的肉香味扑鼻而来。这还是“某短视频”版的腊肉腌制方法,重点在光和风。

GRM04425.png

湖南很多地方都做腊肉,但我觉得最正统的还是湘西柴火腊肉,湘西柴火腊肉的精髓是黑猪肉和柴火。新鲜的黑猪肉用八角、香叶、花椒等炒制过的盐进行腌制,用茅草拴住一条条长长的肉挂在燃着火的火盆上,火盆里的柴火燃得滋滋作响,有的家里还会往柴火里加松柏叶,松柏叶和干柴共燃产生的烟里夹带着让肉在熟化过程中能产生一种特殊的松柏油香,香味会随着高温的烟,透过肉表面的腌制调料慢慢渗入到肉里。

GRM_2066.png

古语说,“冬腊风腌,蓄以御冬”。湖湘人家养猪过年,新鲜猪肉吃不完,剩下的就给“腊”了,鸡鸭鱼等,同理。

640 (2).png


让湖南人垂涎欲滴的腊制品以自然为底色,是时间艺术品,它当之无愧被称作“现实主义的写意诗”。

腊味,代表中华饮食智慧下食与时的讲和。腊味,那味,正是对食物的珍惜酿就了这样的佳味。

GRM_2003.png

湖南的除夕夜,绕不开一碗萝卜干炒腊肉。

长辈喜腊肉配酒,一口咸鲜,一口醇厚,往年的辛酸苦辣穿肠而去;小辈爱腊肉搭饭,除夕菜肴太过丰满,而腊肉则刚好,嚼劲与风味并存。

长沙做腊味的老铺子、老餐馆也很多,药王街的解放路腊味专店、新开铺路853号的廖长佳腊味、竹塘西路的家乡腊味馆……忙不赢。一家子去腊味店过年咯,点上好菜,圆桌一转,一夹、一敬,年味浓噻。

在湖南,腊味和年味是划等号的。立冬之后,筹备年货的任务线直逼DDL(最后期限),糖果、花生、瓜子、坚果之类的备年货优先等级远不及腊味。

长沙的冬天阴晴不定,若不早早筹备,阳光和风赋予腊味的味道便会缺斤少两。好在今年长沙立冬之后至今,日均气温10多度,晴朗多于阴雨,我们的腊味探寻者们去碧湘街逛了一圈,腊味色泽正好,摊主气定神闲,真好,是个好年。

GRM_2055.png

在熙台岭社区,见到有人家备好了这飘香四溢的年货,腊味挂灯笼似的悬在窗台和楼道里,亲近的邻居和亲戚便心里有了数,年近了。

备年货的内卷之风自熙台岭吹遍长沙各个社区,制腊味的队伍日渐壮大,嫂嫂婆婆伯伯叔叔使出十八般手艺制作和烹调腊味,巷道便也成了腊味的巷道,社区便也成了有年味的社区。

640 (3).png

GRM_2008.png

为了这腊味年货,大家挑选的制作腊味的食材似乎都是三湘四水的精华,湘西的黑猪,洞庭湖的草鱼,山川湖海,绕不开一个“家”字,热锅一颠,便升腾起湖湘游子的乡愁。

湖湘腊味,站第一梯队的是腊肉、腊鸡、腊鱼、腊鸭、腊肠。问卖腊鸭的老板,你这和酱板鸭有啥区别?他一副小年轻家家搞不清白的样子,教我:酱鸭用酱料腌制,腊鸭用盐和香料腌制,酱板鸭重点在腌,腊鸭要风干。

GRM_2063.png

我不懂,好吃就行。湖湘腊味第二梯队的腊牛蛙、腊肉兔、腊耳尖等,没有尝过,看到实物才知,湖湘千味,腊可万物,诚不欺我。

GRM04417.png

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举头望腊味,低头思故乡”,等到年长离家,足迹踏遍半个中国,才突觉记忆中最深的是那口家乡菜,那个能够在寒冬给予游子无声慰藉,也多是大锅一扬,熊火燃燃顺着锅气端出来的湘味。

GRM04394.png

朋友说他接到母亲电话第二天就在北京寻了家湘菜馆,点了盘青椒炒腊肉,端上时热气腾腾,第一口辣得他只想哭。在家乡的故土、风声和阳光中,久经时日酝酿的腊味才下舌尖,却上心头。

///

_DSC1994.png

若绘制一份中国腊味地图,占重头的当属浙江、广东、湖南、湖北和云南(排名不分先后)。江浙地区腊味鲜,广东地区腊味甜,而烟熏的咸香腊味萦绕湖湘大地。

生活变好了,技艺精进了,新鲜肉一年到头都有,腊味也不是除夕饭桌上的唯一的香饽饽,但腊味自始至终是湖南人实用主义的精神图腾。

_DSC1995.png

一盘腊味,一碗热饭,这样的日子即便天天重复,又怎么会腻?


来源:红网论坛 作者:星球引力场 编辑: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