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走进西藏 | 之五:世界“一墨”千秋画

2024-07-24 16:41:34 红网时刻

4月13日,我们五位老“搭子”,踏上了壮游西藏的旅程。

进藏前,恰在阅读《艽野尘梦》。书中描写西藏的画面,不断闪现在眼前。“古树森森,皆三四人合抱者,高数十丈,荫翳蔽天,古藤缠绕,盖千百年前物也。”“黄沙猎猎,风雪扑面,四野荒凉,草木不生。”截然不同的风貌描写,更激起对高原秘境的无限遐思与神往。

春风千里,心随云飞。

世界“一墨”千秋画

“泼墨山水意,超脱天地间。”这是人们对墨脱的描绘。多年前,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始知了墨脱的奇异。后有友人描述,那里原始森林荫天蔽日,野生动物成群结队,虫蛇遍地乱窜,蚂蟥有尺把长等等,从此对墨脱有了好奇与向往。

45.jpg

墨脱县城全景。(拍摄:田文国)

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南与印度接壤。著名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主体段就在墨脱境内。墨脱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环境最好、气候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生态保存最好的地方。也是西藏最不像西藏的地方。

话说墨脱,最不能回避的就是公路。墨脱,曾有一张最为苦涩的名片——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并且这个“最后”,其时间到了以世纪而论的地步。

险峻的喜马拉雅山,汹涌的雅鲁藏布江,将墨脱围困于高山峡谷间,没有一条进出的公路。仅有的一条羊肠小道通向外界,全年只可勉强通行四个月。人们祖祖辈辈,困于“高原孤岛”,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里的美丽与神奇,除了墨脱人,就只有天知道。

墨脱地处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的交汇地带,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地震、雪崩、塌方、泥石流、冰川爆发等灾害频发,在这里修路,比登天还难。

49.jpg

墨脱公路通车纪念碑。(拍摄:田文国)

50.jpg

墨脱公路通车纪念碑。简要地记载着近50年修路通车的历史。(拍摄:田文国)

1994年2月,历经千辛万苦,修通了波密到墨脱的土质公路,谁知第二天,一场塌方和泥石流就将公路摧毁。至今波密县城还立着一块水泥碑,叫“墨脱公路粗通纪念碑”,记载了中国公路史上通车时间仅为一天的历史。“粗通”二字饱含了筑路人的心酸、无奈与不甘。这样的纪念碑,全球绝无仅有。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修建波墨公路,建了毁,毁了建,反反复复,先后五次开工建设,历经整整五十年,终于在2013年建成通车,结束了墨脱“孤岛”的历史。

嘎隆拉山隧道前,耸立着一座墨脱公路全线通车纪念碑。前后两座纪念碑,见证了波墨公路的悲壮历程。

如今的墨脱公路虽然极其险峻,让人谈之色变,但毕竟有了一条比较稳定的公路,打通了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51.jpg

“世界只有一个墨脱,而墨脱拥有整个世界。(拍摄:田文国)

“世界只有一个墨脱,而墨脱拥有整个世界。”这是墨脱最豪迈,最霸气的一句广告。前一句是强调墨脱的美独一无二,绝无仅有。后一句表明在地球上,从赤道到极地的各种美景,墨脱全都拥有。

18日吃过早餐,从波密驱车前往墨脱。因道路艰险,当地对进出墨脱的车辆实行错日管控,“双进单出”。

52.jpg

雪墙公路。(拍摄:田文国)

嘎隆拉山,海拔4800米,是驾车进入墨脱的必经之地。汽车驶过一段约200米长、2米多高的雪墙,公路像一条狭窄的雪槽,夹在两堵厚厚的雪墙中间,仅能容一辆汽车通过。后来才知道,这是几天前发生雪崩的现场。我们从墨脱出来几天后,这里再次发生了雪崩和泥石流,交通中断。一前一后,都让我们幸运地避开了。佛光普照,有福之人。

53.jpg

冰天雪地中的嘎隆拉山隧道。(拍摄:田文国)

穿过嘎隆拉山隧道,就进入了闻名于世的墨脱高危路段,从这里下山至墨脱县城,共80公里路程。地势陡峭,路窄弯多,沿途猝不及防的雪崩、骤雨、滚石、泥石流,随时都可能发生。即使是老司机,也是诚惶诚恐,战战兢兢。曾经的铺装路面,已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往往一个拐弯,猛然就是一座巨大的雪山或冰川横亘在眼前,仿佛挡住了去路。公路下是深不见底的峡谷,雾气蒸腾,神秘莫测。这80公里的路,跑了3个多小时。

46.jpg

原始森林中的公路。(拍摄:田文国)

54.jpg

雪山、森林中的墨脱公路。(拍摄:田文国)

55.jpg

乌当瀑布似半空喷薄而出,如白练、似哈达。(拍摄:田文国)

56.jpg

路旁芭蕉树、木棉花等热带植物随处可见。(拍摄:田文国)

57.jpg

云雾缭绕似仙境。(拍摄:田文国)

58.jpg

路旁的原始森林。(拍摄:田文国)

“无限风光在险峰”,是对这里最真实的写照。一路上,风险与风光相伴,惊悸与惊艳同行。穿林海,跨雪原,雪山映彩,冰川悬垂,轻云出岫,瀑布飞川。从嘎隆拉山下至墨脱县城,海拔从4200米,急速下降到1200米,不同的海拔孕育出不同类型的植被,沿途的风景渐次变化,从高寒的雪山冰川,过渡到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阔叶混交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直抵山地雨林。垂直穿越了从赤道到极地的极致风光,让我们饱览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万千气象。

没有徒步穿越,传说中的蛇虫和尺把长的蚂蟥无缘得见。

59.jpg

墨脱县城如一颗红色玛瑙,镶嵌在一块巨大的碧玉中。(拍摄:田文国)

如果说波密是秀丽雅致,那么,一山之隔的墨脱则是清隽高蹈。墨脱坐落于雅鲁藏布江边的半山腰上,俯首可见万丈悬崖下的雅鲁藏布江激越奔流。绵延无际的苍山密林,层层簇拥,云上之城的墨脱,宛如一颗红色玛瑙,镶嵌在一块巨大的碧玉之中。

传说一千多年前,藏传佛教的奠基人莲花生大师,发现这个美丽的地方形似盛开的莲花,便命名此地为“白玛岗”,意即“莲花秘境”。墨脱县人口少,仅14000余人,主要生活着我国最后认定的两个民族,门巴族和珞巴族。县城规模小,但玲珑精致,兼具民族传统与现代时尚气质。商业氛围不浓,人们生活闲适恬逸。

60.jpg

美丽边城,秘境墨脱。(拍摄:田文国)

61.jpg

墨脱县城街道。(拍摄:田文国)

晚上我去了县城中的“莲花圣地公园”,这里是墨脱县城最热闹,也最具现代气息的地方。广场上灯光五颜六色,很多市民在民族风情与现代时尚交融中,欢歌起舞。我走进一家“莲花书屋”,上下两层,灯火通明,宽敞雅致。这是一家图书馆性质的书屋,书籍只看不卖。在这里浏览了一本关于墨脱的书籍,对这方秘境的前世今生及风土人情有了一麟半爪的了解。

墨脱的石锅和石锅鸡,名声如雷贯耳。在当地一家石锅专卖店,与老板闲聊了起来。石锅原材料,产自南迦巴瓦山一种天然的皂石,可耐2000度的高温,传热快,不沾锅,不变色,含有人体所需的锌、铁等十余种矿物元素,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见证了当地漫长的石器时代。据说用这种石锅烹饪食物,不仅于人的健康大有裨益,并且还能给人不一样的美食体验。我们中午在一家餐馆特意点了石锅炖鸡,老板再三强调必须要用3个小时慢炖徐煨,只能晚餐享用。品尝时确有一种特别的清香。

62.jpg

果果糖大拐弯。(拍摄:田文国)

果果糖大拐弯,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一个独特的自然奇观,也是墨脱最响亮的名片。雅鲁藏布江从崇山峻岭奔来,突然在这里围绕一座江心孤岛转了个360度的大回环,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奇观。其形状像个棒棒糖,故而得名“果果糖大拐弯”。

大拐弯距墨脱县城仅12公里,我们从县城游客中心统一乘车出发,走过雅鲁藏布江德兴大桥,再乘摆渡车上山,半个小时就到了山上。

47.jpg

48.jpg

雅鲁藏布江多林大拐弯。(拍摄:田文国)

一座莲花状的玻璃观景台,挤满了观光的游人。登高远望,一弯风光尽收眼底。雅鲁藏布江如一条巨大的苍龙盘绕着一座圆形的绿岛,岛屿周围是茂密的森林,中间是翠绿的梯田茶园。茶园形似中国地图,中间还有一个红色的五角星造型,应是茶农特意创作的图案,以抒爱国之情。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峻拔壮美,奇邃幽奥。水在深谷奔涌,云在峡峰飘逸,水是流淌的云,云是飞翔的水。云与水给了大峡谷千般柔情、万丈豪情。

63.jpg

咆哮的雅鲁藏布江,在此急拐后向南奔去。(拍摄:田文国)

本来咆哮东去的雅鲁藏布江,突然在这里回首一望,便转身南下。难道这一回望是对故土依依不舍?知道自己将一去不复还,向母亲作个深情告别?我愿意相信,这水是有灵性的,何况是流淌于佛国圣地的水。墨脱是雅鲁藏布江流经中国的最后一个县,向南不远,便流入了印度。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叹为观止。

来源:红网论坛 作者:蒋亚文 田文国 编辑: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