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沙市卫生健康委深入实施“党建聚合力”工程,组织开展“高树鲜红党旗深扎发展之根”行动(以下简称“树旗扎根”行动),全面推动医疗卫生单位扎根驻地、扎根社区、扎根群众,努力实现卫生健康事业融入城市大党建工作格局,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引领区域医疗合作的发展道路,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一、实施背景
近年来,党中央就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出“增强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等系列部署要求。如何深入贯彻落实这些工作要求,是每个地方、行业、单位需要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长沙市卫生健康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关于深入实施“党建聚合力”工程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开展“树旗扎根”行动等有力措施,全面推动各医疗卫生单位扎根驻地、扎根社区、扎根群众,努力实现卫生健康事业融入城市大党建工作格局,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引领区域医疗合作的发展道路,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是构建协作机制,推动组织共建。坚持以党建引领区域医疗合作,全面建立“吹哨报到、组织共建”协作机制,以单位结对、签订协议等方式,采取干部交叉任职挂职、人才交互培养、党员联合培训、互派党组织兼职委员等措施,有力推动党组织联结共建。为切实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与城市基层党建深度融合,市卫生健康委在全市卫健系统组织开展“树旗扎根”行动,由7家市直属公立医院与6个区县党委或组织部签订党建引领区域化协作协议,其他直属单位则结合自身工作职责与驻地所在街道签订合作协议。协议签订后,各直属单位党员就地下沉社区,主动融入驻地党建工作、中心任务和社会治理,全面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2022年6月29日,长沙市卫生健康系统基层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大党建格局“树旗扎根”行动结对共建签约仪式现场。
二是实施清单管理,推动服务共享。为深化区域医疗合作,确保工作实效,市卫生健康委创新实施“清单式对接、项目式落地、联合式检验”的工作机制,由协作双方自主提供“资源清单”和“问题清单”两个清单,根据自身优势和对方需求确定合作内容,并将相对零散的服务需求整合成相对系统的合作服务包,项目化推动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共建、共同发展”效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直属单位各支部认领“责任田”,直接联点到社区,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民生投、事为群众办”。
三是强化医医联动,推动分级共治。为持续深化市、区县(市)、乡镇(街道)三级联动的医联体工作,市卫生健康委坚持以党建引领医联体高质量发展,联合驻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医疗集团,统筹辖区内居民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健康促进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有效拓展和创新医联体合作方式与服务领域,深入推动资源下沉、服务下移,以基层党建合作带动医疗业务深化合作。明确“一个支部结对一家基层医疗机构”等方式,采取一对一帮扶模式,实施“一中心一方案”,创建“一院一品”特色专科,通过双向转诊、远程医疗协作、专家帮扶、人才培养等方式全方位扎实开展高质量医联体工作。
四是深化体系开放,推动资源共享。在“树旗扎根”行动中,市卫健系统各医疗机构与驻地基层党组织通过盘活现有信息、阵地、文化、服务等资源,提出各自需求,互相认领共建项目,压实共建责任、优化服务机制、共同参与治理。地方党委通过区县(市)委党校、辖区红色教育资源、党员教育阵地等为直属单位提供优质党员教育资源,有力提升了双方工作和服务质量,实现了优势资源的共享共用。
三、工作成效
一是组织共建,体系融合更全面。近年来,全市卫健系统各单位与驻地163个党支部完成结对共建,13人在驻地支部兼任支部委员,双方互派20人次挂职锻炼。同时,各单位与联点支部联合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328次。全系统4500余名在职党员戴党员徽章、亮党员身份,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义诊巡诊等共建活动,开创了基层党建互联互动、共治共享新局面。
▲市第一医院联合开福区清水塘社区开展“党建聚合力 医心护健康”惠民义诊活动。
二是服务共享,惠民成效更显著。在合作双方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全市卫健系统与地方党委政府共同制定形成资源清单30份,达成合作事项176项。7家市直属公立医院充分发挥市级三甲公立医院的优势,选派以党员为主的资深医疗专家组建团队,开展各类医疗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各单位共为合作社区群众建立健康档案125.6万份,利用医疗资源实施重点医疗帮扶879人,开展统一的义诊医疗服务8311人次,各医疗单位到社区开展健康宣讲授课853次,党员参与社区非医疗类志愿服务1353人次。
三是分级共治,基层医疗更健全。7家市直属公立医院与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营医院等,共建立医联体491个。以此为基础,全市医疗资源实现了“输血”“造血”同步推进,从上至下构建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建立起双向转诊、远程医疗、专家帮扶、人才培养等全方位、多形式的共建机制。市三医院与天心区联合建立城市医疗集团,组织80多名专家轮班下沉社区,每个社区群众均可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便捷服务。
▲市第三医院糖尿病专家团队负责人在坡子街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坐诊。
四是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更深入。全市卫健系统单位依托地方党校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党员教育阵地、教育师资力量等,开展“社区大课堂”“田间讲堂”以及其他党员教育培训等活动30余次。同时,市卫生健康委直属单位主动融入驻地发展,深入调研驻地情况,积极参与地方治理,定期与街道、社区党组织沟通会商,共同发现和解决基层发展问题。市中医医院针对联点的浏阳市枨冲镇新南桥村土壤、气候特点,在该村启动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综合监督执法局)组织党员先锋队,对联点街道和社区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帮扶指导等,有力推动形成了以协作促进发展、以合作实现共赢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