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乡村公益照相馆③|株洲官塘村:心有归宿岁月安的老人们

2024-06-13 21:42:09 红网时刻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卢欣 李长宏 张盟 徐士洁

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红网时刻新闻发起“乡村公益照相馆”项目计划,记录和展现乡村老人的精神风貌。近日,“乡村公益照相馆”第三站,来到了株洲市淦田镇官塘村。

早晨9点官塘村,美且安静。道路不宽,车辆也不多,虫鸣鸟叫耳,却不聒噪。目之所及是低矮的农田,和被精心维护的花,海棠、凌霄簇拥着,赏心悦目。往前看,前面有山,再上面有云,往远处看,有风。

这个村子有让人宁静的魔力,一如村子里的老人。

工作人员说,老人们很早就在村部等待,看到我们在布景,整理设备,并不催促,只好奇地看着。刚开始,也想凑上前来帮忙,但一看设备,是他们不懂的新奇玩意,便默默退后,喝着茶,在门口闲聊。

他们在聊什么呢?上前听一听,谁家要嫁女儿了,要随礼;谁家孩子上大学了,真不错;谁家的种植的小菜被鸡糟蹋了,很可惜。这样的聊天内容,路过的大黄狗似乎已经听腻了,耷拉着耳朵,蜷缩在旁边。

远离世俗,忘情山水,耽于清淡,归于平静。这是老人们的生活,就像白居易的诗曰: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家酿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

QQ截图20240613194945.png

唐义林(右)和陈月连(左)。

“万事俱备,进来拍照咯!”一声吆喝,老人们连忙放下手里的茶,坐到指定位置。

他叫唐义林,78岁,她叫陈月连,75岁。今年,是他们结婚的第46年。他们没去过北京,也不经常拍照。这次拍摄,给这段跨越近半世纪的爱情,留下美丽的注脚。

镜头前,青丝已经变成白发,唐义林乐开怀,紧紧牵着陈月连的手。陈月连显得有些拘谨,身体靠着唐义林。

眼下,他们儿孙满堂,陈月连把家务事打理得井井有条,但是老家的田地、菜园都长满了荒草。他们携手归来,在老家躬耕田野、莳弄菜园,其乐融融。

唐义林说,现在,他最牵挂的人,就是一双儿女;最在意的事,是与儿女通话。电话那头,儿女聊天的语气,就是他的“晴雨表”,喜怒哀乐,皆系于此。

“儿子、女儿每天给我打一个电话,就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QQ截图20240613195016.png

李祖术。

他叫李祖术,70岁,水利部门退休,退休金4000多元。

李祖术女儿在株洲,他在乡下种种小菜,能自给自足。人情往来是花钱的大头。另外,架不住孙子的“软磨硬泡”,贡献给了学校门口的玩具店。

拿到照片,他沉思。没去过北京,是一生遗憾,听说张家界风景绝美,他也想去。但儿女都忙,没人组织老两口出游,拿着退休金,没有可消费的场景。

记者说,“如果您跟孩子说,想去北京,他们肯定会放下一切,陪你去的!”

李祖术哈哈大笑,“那当然!”

随后,他又说,“算了,他们要上班,有自己的生活,不能给他们添麻烦。”

这就是父母,怕自己给儿女添麻烦,怕表达出需求,让儿女烦忧,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打扰。

希望这张照片,能让李祖术少些遗憾。

QQ图片20240613195125.jpg

匡伯葵。

除李祖术,村子里还有几名退休金比较高的人。

他叫匡伯葵,75岁,退休金4000多元。谈到现在的生活,匡伯葵十分满意,“每年都能存下不少钱。”这份安逸,让76岁的他看起来像60岁。

匡伯葵没有去过北京,爱人惦记着家里的鸡、鸭、鹅、猪,连带着匡伯葵也脱不开身。想一个人出游,又害怕自己玩不转。

“导航看不懂,滴滴打车不熟练,城里公交线路五花八门,我‘策’不清。”

匡伯葵骄傲地说,他是官塘村走出去的第一批人。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对新鲜事物接受困难逐渐上升,“老了,要跟岁月低头咯!”

现在,他每天在村子里玩纸牌游戏消磨时间,吃完饭,会串门拜访幼时的好友,在嘴里念叨的,总绕不过家长里短,儿女孙辈。

他对这个村子的人和事太熟悉了,闭着眼都能摸清回家的路。农村,是属于匡伯葵们的“乌托邦”。

QQ截图20240613195150.png

匡润芝。

他叫匡润芝,今年80岁了,照相时,他开怀大笑。

之所以这么高兴,是因为昨天儿子寄来了8000元生活费。

“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的不只是一星半点。”匡润芝回忆,他小时候没有吃饱过,日子过得拮据清苦。一直以来,节俭,是刻在骨子里的,五元凑一百,百元存一千,不舍得乱花一分钱。

匡润芝既不会对儿子说缺钱,也不说自己钱够用,“寄来了,我都收!”

现在,在家里种点小菜,每月有政府发的养老金,衣食住行,皆不用发愁。

“儿子的钱,我都给他存着呢。”匡润芝指着自己稀疏的牙齿,“我这个糟老头子,能花多少钱呢!”

儿子频繁寄钱,说明他在外过得不错。匡润芝对外面的世界了解不多,拿着儿子从远方寄来的钱,匡润芝在老家,心就安了。

记者询问,你存了多少钱了?匡润芝立刻捂着手机,“我不告诉你!”

归去时,记者看到五颜六色的小花园、郁郁葱葱的小菜园和静待结果的小果园,从房前到屋后,从路旁到村旁,绿意也越来越浓。这里没有城市的喧闹声,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显得宁静干净。

放眼望去,蓝色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边树上有鸟,前边田里有牛,牛的旁边有放牧人,左边土地里有农家小屋,这些景象合起来,仿佛是一幅巨大的农村画卷。

老人们在这幅画卷里,慢慢老去。

相关报道:

乡村公益照相馆①丨汨罗武夷山村:结婚照都没拍 老两口第一次合上了影

乡村公益照相馆②丨安化竹田村:一群古稀老人的青春盛开

来源:红网 作者: 卢欣 李长宏 张盟 徐士洁 编辑:刘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