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
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
总诊疗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近期,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总诊疗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各地积极扩充医疗资源,持续增加相关门急诊诊室和住院床位。二级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效发挥了分流作用。据监测,基层发热门诊和诊室接诊量约占全国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及诊室接诊量的44%,有效适应了患者的就医需求。
当前我国新冠病毒感染处于较低流行水平
未发现新病毒和细菌
我国新冠病毒变异株监测结果显示,自2023年8月31日报告首例BA.2.86变异株输入病例以来,全国共报告BA.2.86及其亚分支序列160条,其中,输入病例序列148条,本土病例序列12条,未发现重症及危重症病例。
目前,BA.2.86变异株在我国报告序列中的占比非常低,但输入病例的序列占比自11月以来增加较快,增长趋势逐渐与全球趋同。
专家研判认为,当前我国新冠病毒感染处于较低流行水平,且BA.2.86及其亚分支占比很低,目前该变异株在我国的公共卫生风险较低。迄今为止,我国在呼吸道疾病病原体监测方面未发现未知的新病毒和新细菌。
切实做好雨雪寒潮天气
医疗卫生和应急处置工作
近日,全国多地出现强雨雪和强寒潮天气,国家疾控局发布了《寒潮公众健康防护指南》,国家卫生健康委已向各地发出通知要求切实做好雨雪寒潮天气医疗卫生和应急处置工作。要求做好医疗机构防寒保暖措施,确保寒冰天气下人员安全、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各级妇幼保健院儿科实有床位6.78万张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司副司长沈海屏介绍,目前,全国三级妇幼保健院中有98%设置了儿科,二级妇幼保健院中有91%设置了儿科,各级妇幼保健院儿科实有床位6.78万张。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文件,统筹指导和推进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扩能增效,全力保障儿童就医需求。
对北京等9个大城市服务情况监测显示,妇幼保健机构儿科呼吸道疾病每日平均门急诊量从9月的3.1万人次增长到12月中旬的4.7万人次,增长52%,妇幼保健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何科学戴口罩?详解来了
口罩多久需要更换一次?N95和普通外科口罩更换频率有区别吗?近期多地出现降温降雪天气,为保暖佩戴的棉质口罩能有效防护呼吸道传染病吗?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
一是口罩专人专用,不能交叉使用,误戴、错戴的口罩要及时更换。
二是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建议单个口罩累计使用时间不超过8小时。职业暴露人员的口罩使用时间不超过4小时,但不可重复使用。
KN95、N95防护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更换频率方面并没有特殊区别。
三是前往医院就诊、陪诊、陪护时,近距离接触有呼吸道症状人员后,应及时更换口罩。
四是口罩被呼吸道或鼻腔分泌物,以及其他体液污染后,要立即更换。
五是口罩脏污、变形、损坏、有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此外,超出使用期限的口罩、不符合我国现行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的口罩,要及时更换。
在口罩选择方面:棉质口罩不能有效阻挡呼吸道飞沫和气溶胶传播病原体,建议公众根据口罩指引的相关要求,结合自身健康状况、所处环境的感染风险,以及医生的指导建议,科学选择口罩。另外还应注意,为保暖或预防感染而佩戴多个口罩,也是不可取的,戴多个口罩不仅起不到增加防护效果的作用,反而会增加呼吸阻力,并可能破坏口罩的密合性。
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发布了《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各地各部门可根据实际,参照制定本地和本行业的口罩指引。
家庭成员感染呼吸道疾病
家人应采取这些防护措施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如果家人感染了呼吸道传染病,建议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一是病人应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密切接触,以及共用餐饮具等日常生活用品;条件允许时,病人可居住在相对独立的空间。
二是保持家中环境和物品清洁,有明确污染或必要时,可进行消毒处理。
三是其他家庭成员外出回家后、在家时,均要加强手卫生。
四是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时,要注意避免因开窗引起着凉感冒。
儿童用药不同于成人
家长应特别注意
广东省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呼吸科主任卢根介绍,儿童用药不同于成人,家长应特别注意。
一是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家长不要自行给孩子服用抗菌药物。
二是在呼吸道感染症状消退后,咳嗽一般会持续数天甚至数周,这是机体的自我保护和修复过程,大多无需干预可逐渐消退,不推荐常规使用镇咳药物。
三是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同时使用退烧药和含解热镇痛成分的复方感冒药,避免联合使用功能相同或成分重复的中成药,这样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儿童患病后应根据病情变化情况选择居家休息或及时就医,不建议带病入园或上课。
一图回顾发布会重点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