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峰(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近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生小苏实名举报学校助学金分配不公,称名额被舍友挤占,事件引起广泛关注。11月6日上午9时,小苏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发文称该事件已有结果。6日上午11时,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发布情况通报,公布该事件调查结果,表示不存在国家助学金名额遭“挤占”情况、未发现材料作假的情况、未发现“渎职及滥用职权”问题。(11月7日 《湖南日报》)
应该说,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在相关舆情发生后,面对社会的质疑,能够以审慎认真的态度把事情调查清楚,并及时将结果公之于众,让当事人信服,让质疑声消散,这是一所高校应有的负责任的态度,值得肯定。
长期以来,较之于奖学金,高校助学金的评定因为参评对象经济状况的判定难度大,其结果始终充满着一定的争议性。“不评不知道,一评吓一跳”,助学金的评定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有的学生在申请材料上做手脚,有的班级采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助学金的归属,使得助学金的发放变成了某种非公平性竞争的产物,造成评定结果偏离了助学金设立的初衷。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助学金的评定已经成为高校之“痛”,让管理者颇感头疼。
当然,助学金很难合理评定,不等于说高校不作为,而是因为高校很难作为。助学金的评定其实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不能单独由高校来完成。助学金的发放对象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这个方向很好把握,但是究竟谁是困难学生,其经济困难又究竟处在什么水平,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来予以测定。但是,这种测定,高校是无能为力的,因为权限不足,只能通过学生自己提交的材料来认定,而材料本身的来源又是五花八门,很难甄别。
这种情况下,就必须依靠政府部门的介入,通过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来测定学生家庭(包括学生自己)的经济情况,从而为高校的后续评定提供客观科学的数据基础。助学金的申请,因为涉及经济数据的填报,不仅关乎申请者个人的道德品质,还关联到其本人的社会信用。因此,在申请人主动申报的情况下, 高校完全有可以委托相关政府部门,通过查询申报者家庭经济状况的方式,对其家庭经济情况开展精准化描述。一旦数据得到真实确认,高校就可以根据数据来界定申请人助学金的认定结果。
从助学金的评定到为助学金的认定,这样的嬗变意味着高校助学金的发放,从主观化走向客观化,从模糊走向透明,不仅结果更公平,更能令人信服,也能让申请行为本身变得更加理性,杜绝非经济困难生也能在助学金上分一杯羹的现象。
换言之,如果高校的助学金发放能够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对于维护校园里的和谐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因为,唯有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获得了资助,才能够创造出一个公平性的竞争环境,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