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怀化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聚焦乡村产业振兴,持续高位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中药材产业发展氛围空前浓厚,群众热情不断高涨,发展成效日益彰显。然而,突出的产业优势和强劲的发展势头,与医药文化的缺失和品牌建设的滞后形成了强烈反差。
怀化发展中药材产业优势突出
资源禀赋深厚。五溪无闲草,遍地皆灵药,怀化是南方野生和人工栽培中药材的主产区,药材俯拾即是、随手可采,素有“药材之乡”的美誉。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全市中药材资源2340种,占全省药用植物资源种类的64.95%,蕴藏量居全省第一;怀化有23个品种入选第一批《湖南省道地药材目录》,占全省65.7%。品种多,品质好。黄精、天麻、山银花、龙脑樟、黄柏、五倍子、钩藤等主要品种药用成分含量普遍是国家药典标准的2-4倍。
地理条件优越。怀化位于湖南西部偏南,处于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之间,沅水自南向北贯穿全境,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地理气候单元,是中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东部多雨区向西部少雨区的过渡地带,海拔垂直落差较大(1889米),最低处为沅陵界首45米,最高点在雪峰山主峰苏宝顶1934米,因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物多样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物种变异的天堂”“没有被污染的神奇土地”,具备种植和生产优质中药材的天然生态环境优势。
区位优势显著。怀化是国家“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沪昆、焦柳、渝怀3条普铁和沪昆客专、怀邵衡、张吉怀3条高铁在城区呈“雪花状”交汇,怀化铁路编组站是全省第二大编组站,为全国目前唯一不是省会城市的高铁枢纽城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全省第一,正在全力打造一流国际陆港。
发展平台扎实。怀化是湖南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在怀化设立了“中国-巴基斯坦中医药中心”,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在怀化成立了黄精专业委员会,并在怀化市新晃县设立了全国首家产业研究院-黄精产业研究院,中国菌物学会在怀化市靖州县设立了茯苓产业分会,刘良院士专家工作站及青风藤研究院设在怀化正清制药集团。
怀化中药材产业品牌建设滞后
医药文化欠挖掘。湖北省蕲春县是明代医圣李时珍的故乡,中医药文化特色鲜明,“千门万户悬菖艾,出门十里闻药香”,蕲艾享誉全国,蕲春县得以成为“中国艾都”;河南省南阳市是医圣张仲景故里,中医药文化积淀厚重,南阳市得以能打造为“中医圣地、养生之都”;安徽省亳州市是神医华佗的故里,是中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亳州市得以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华药都”“世界中医药之都”。怀化市会同县是“炎帝故里说”的重要一说,炎帝神农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医药文化,可以说,怀化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但尚没有被挖掘应用。
区域公用品牌资源缺乏整合。怀化是“全国特色农产品黄精之乡”“全国特色农产品天麻之乡”“中国茯苓之乡”“中国黄柏之乡”“中国五倍子蜂蜜之乡”,全市拥有8个中药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6个中药材全国名特优新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多而散、小而弱,品牌建设力量各自为战,联动效应差,导致有“品牌”无“名牌”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
品牌建设基础不够扎实。中药材品种选育、种植、初加工等环节的生产标准体系尚不健全;中药材生态种植由于成本相对较高,推广进展不理想;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还比较滞后。
宣传推介力度较弱。宣传推介组织力度弱,缺乏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的意识;投入力度弱,无论是政府还是生产经营主体,在中药材品牌宣传推介方面舍不得花钱;宣传推介形式、渠道和平台相对单一,缺乏创新。
品牌建设滞后阻碍了中药材产业发展。品牌是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品牌强则产业强,品牌决定了产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相比较而言,怀化众多优势中药材品种中,综合产业基础、行业影响力、市场前景等因素,黄精最具打造大品牌潜力,但尚未引起足够认识和重视,相比省外的“九华黄精”,省内的“新化黄精”“安化黄精”,“怀化黄精”品牌宣传推介滞后,甚至本地人认识黄精、知晓黄精功效的都不多。由于品牌建设滞后,竞争优劣态势随时可能易位,将直接阻碍产业发展。
神农医药文化是怀化中药材产业最厚实的文化根基
神农故里在怀化,神农医药文化就是怀化中药材产业发展最厚实的文化根基。
关于炎帝神农故里,目前主要有6种不同的说法,分别是:陕西宝鸡、湖南会同、湖南炎陵、湖北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2009年5月8日-10日,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人民政府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全国首届会同炎帝故里文化研讨会”,先秦史学会会长、“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等40多位全国史学、易学、炎黄、民俗、民族、古文字专家出席,会议充分肯定了炎帝故里“会同说”。
神农文化也称炎帝文化,是炎帝和他所带领的原始氏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和实践中,创造的丰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始作耒耜,种五谷,教民耕种的农耕文化;遍尝百草,宣药疗疾的医药文化;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商贸文化;治麻为布,制作衣裳的服装文化;削桐为琴,结丝为弦,以乐百姓的音乐文化;烧制陶器,改善生活的陶艺文化;冶制斤斧,建屋造房,台榭而居的建筑文化等等。在诸多神农文化内涵中,医药文化因为《神农本草经》而成为神农文化最亮丽的底色,神农因此而被后世誉为“药神”,成为我国医药事业早期发展的标志性人物。
《神农本草经》是中医药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最早的中药学著作,是神农根据自己尝味百草、宣药疗疾、救死扶伤所得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医药理论,系统地总结了古代医家等各方面的用药经验,对已经掌握的药物知识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整理。全书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载药365种,上品120种为君药,久服不伤人,主养命以应天;中品120种为臣药,斟酌其宜,主养性以应人;下品125种为佐使药,不可久服,主治病以应地。
神农医药文化的精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济世救人的医者情怀。远古时期,百姓以采食野生瓜果,生吃动物蚌蛤为生,很容易中毒、患病甚至死亡。为了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使百姓益寿延年,炎帝神农“味尝草木作方书”,开创了影响后世的中医药学。二是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炎帝神农为了识别百草,亲验本草药性,“一日而遇七十毒”“百死百生”,终因误尝断肠草中毒而死。三是药物配伍的科学思维。提出了“君臣佐使”组方原则,在组方时,应该充分考虑药物的特性,方中既要有君药、臣药,还要有起协助作用的佐使之药。提出了"七情和合"的配伍原则,在药物配伍中,两味或两味以上的药物用在一个方剂中,相互之间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有的药物共同使用能发挥更大的功效,有的两药相遇一方会减小另一方的药性;有的药可以制约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有的两种药品本身均无毒,但如果两药相遇则会产生很大的毒性,不能同用等。《神农本草经》中共总结了七种关系,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认为对此"七情"要"合和视之",对中药学起到了奠基作用,其中蕴藏着深刻的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
以神农医药文化赋能怀化中药材产业品牌建设
学习好神农医药文化。学习神农医药文化济世救人的医者情怀,牢固树立人民至上思想,着力解决品牌建设基础不够扎实、宣传推介力度较弱等相关问题,大力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广大药农就业增收;学习神农医药文化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树立正确政绩观,保持发展定力,十年磨一剑,“功成不必在我”;学习神农医药文化的科学思维,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全产业链发展理念,坚持新发展理念,科学谋划、整体推进。
应用好神农医药文化。建一个园,在炎帝故里怀化市会同县建设一个神农本草园,按“上、中、下”三品分类,还原种植《神农本草经》记载的365种中药材,将经书写在大地上,开展科普教育,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展示怀化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著一本书,编撰科普书籍《神农故里,药乡怀化》,全面介绍神农故里“会同说”,阐述怀化何以称为药乡,宣传推介怀化中药材,借助国家卫健委“健康小屋”工程项目平台,进行广泛宣传推广;拍一个片,拍摄《神农故里,药乡怀化》宣传片,诠释来自神农故里怀化的中药材,拥有优美的生长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品种、优良的药材品质,在相关会议、论坛、招商等场合广泛宣传传播,提升怀化中药材品牌影响力;树一面旗,高举生态种植旗帜,大力推进中药材生态种植,夯实怀化中药材品牌物质基础,打造出怀化中药材生态、安全、优质的行业标杆形象,讲好神农家怀化药材好的故事,增强怀化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锻造怀化强势中药材区域公用品牌。不断提升“怀六味”中药材品牌影响。抢抓机遇,整合黄精品牌资源,全力打造“怀化黄精”区域公用品牌,锻造怀化中药材强势区域公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