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芙蓉国评论丨世界粮食日:做像袁隆平一样的“好种子”

2023-10-16 11:09:36 红网时刻

11.jpeg

□赵远

2023年10月16日是第43个世界粮食日。金秋时节,风吹稻香,人们不禁思念起袁隆平院士。“一稻济世,万家粮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要从袁隆平院士的“一稻济世 ”中感悟“三心”,汲取“三力”,勇立报国之志,牢记为民初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努力为国为民争取更大的荣光。

感悟爱国之心,汲取勇往直前的开拓之力。“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爱国是心中至真至深的情感,是逐梦不息、奋斗不止的行动。袁隆平怀着“让中国人吃饱饭”的坚定信念,从年轻时毅然决然报考农学专业起,到扎根条件艰苦的安江农校、在大山里埋头搞科研37年,始终将“个人小我”融入到“祖国大我、人民大我”中去。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我们要以袁隆平院士为“灯”,树牢“一寸丹心图报国”的坚定信念,以青春之我追逐理想之光,把牢信念“方向盘”,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如磐信仰奋楫笃行。要永葆“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责任担当,发扬“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精神,做好同行人的“领头雁”,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誓言。

感悟奉献之心,汲取不负人民的担当之力。“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民以食为天,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为了解决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袁隆平院士一生浸在稻田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中国的脱贫攻坚,为全球“消除饥饿”作出了巨大贡献。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我们要以袁隆平院士为“镜”,发扬“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牢记“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境界,褪去“机关味”,增添“泥土香”,时刻把人民的“急难愁盼”抓在手上。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感悟探索之心,汲取勇攀高峰的拼搏之力。“搞科研就像跳高,跳过了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袁隆平院士生前对于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最初三系杂交稻的成功,到攻克两系杂交稻,直至冲刺超级稻,以及攻关耐盐碱水稻,每个阶段都闪耀着他奋勇拼搏、苦干实干的奋斗光芒,彰显着敢为人先和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我们要以袁隆平院士为“旗”,发扬“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铆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干劲,苦练内功,大胆探索、勇敢前行,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勇气,以“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毅力,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当好改革“探路者”,勇攀发展“新高峰”,创造更多更大的佳绩。

来源:红网 作者:赵远 编辑:陈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