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长沙理工大学)
近段时间,网上的一些博主掀起了模仿生活中见到的部分男性的挑战热潮。吹口哨、摸嘴角、歪嘴笑……她们在镜头前凭借着独到地模仿,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有人甚至在看完一个叫“方头明”的博主发的挑战视频后,指出她自从开始“油腻”挑战后,连“面相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为何这些博主明明表达的是对部分人群的刻板印象,却能如此深刻而稳定地让人们盘踞在心目中的观念进一步深化?无论是模仿者,抑或是被模仿者,其实都处于被“凝视”的环境,我们在嬉笑之中当予以更多思考。
在博主“方头明”的视频中,她不需要多繁复的背景和花哨的旁白,就能活灵活现地让不少人霎时脑海里就闪过无数标签,甚至能迅速在自己身边找出对标的“油腻”人物,因而也引发了人们的共鸣或者是反思。笔者并不是想要煽动话题热度,毕竟关系的经营本就是双向奔赴,互动行为适合与否取决于关系中当事人的态度,以及社会对于此类行为约定俗成的规则。所谓“油腻”,其实是人们内心对于社交距离感到不适的折射,具体指油腔滑调、不修边幅等。一些人在看过视频后,坦言博主将过去自己认为“帅气”的行为再度表现,颇有种“照镜子”的感觉,顿觉惭愧不已。
为什么这个挑战火了?笔者认为应当是凝视与被凝视的角色互换,借助了“模仿”的形式将这种转变传播向新媒体平台。在此过程中,模仿的含义与影响逐渐超出了停留在认知的刻板印象,反推人们去改变自己的思想与行动。
事实上,一直以来模仿类视频屡见不鲜,而此类视频之所以短时间内走红网络,其把握的精髓是用娱乐化、恶搞的方式,传递反抗男性凝视、追求两性尊重的严肃内涵。屏幕里是博主用略显浮夸的演技,带人“重温”生活中那些令人尴尬不适的被凝视时刻;屏幕外则是女性意识觉醒的文化背景下,女性试图对长久以来被凝视位置的反抗与消解。如之前网友模仿“王蓉三娃妈”早起为一家人做饭的视频,将原视频对家庭主妇的特质浓缩概括,以恶搞式的反演绎传达各自的解读。模仿“油腻”行为,实质是以凝视“反凝视”,以戏谑的方式反抗着被凝视的流俗。
当你在凝视他人时,殊不知自己也在被他人凝视。模仿的一重意义,在于如镜子般让藏匿在生活表面的尘埃污垢无所遁形的功能,至于招来的是谩骂或者是赞赏,都是“镜中我”的重现。在娱乐之下,也当在凝视与被凝视里升起警钟,“去油”既是他律的要求,也是规范自身行为的道德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