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逸铭(黑龙江大学)
4月22日晚,“六神磊磊”在其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上发文恳请嘉兴市相关方面不要拆除金庸图书馆,立即引发大众对金庸图书馆去留的关注与热议。4月23日恰逢世界读书日,一个好消息传来: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已明确不拆,将研究如何运营。
嘉兴学院图书馆公开资料显示,金庸图书馆由金庸先生捐资建造,1994年开馆启用,馆舍设计取江南民居之法,是我国大陆唯一一座以“金庸”命名的图书馆。很多人可能不禁纳闷:如此一张极具特色的文化名片为何会传出拆除的消息?倘若真被拆除,身处嘉兴烟雨楼大战中的郭靖、黄蓉、东邪黄药师、西毒欧阳锋、洪七公、老顽童周伯通、梅超风等一大批江湖正邪之士作何感想?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传统建筑与城市化的碰撞。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行动的持续开展,一批老建筑、街区被拆除。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既应看到其帮助解决各种“城市病”的合理性,同时也要警惕部分城市治理出现粗枝大叶的情况。在以往的城市更新过程中,一些地方随意拆除老建筑、征迁居民、砍伐老树,破坏老城区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甚至同一区域大拆大建,由此产生了诸多新的城市问题。为稳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2021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不脱离地方实际,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杜绝运动式、盲目实施城市更新。
由此可见,金庸图书馆不拆了,绝不是对城市化的阻碍,恰恰相反,体现的是城市管理者在城市治理方面精益求精,审慎对待老建筑、旧街区的去留问题。
实践中,不少城市下足绣花功夫,对老旧建筑、街区等进行修补式更新。比如,2020年8月北京市出台《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与此同时,中轴线住宅腾退、环境整治工作同步推进。如今,北京胡同干净整洁,邻里街坊笑口常开。这些事例充分说明,城市化发展离不开图书馆等老旧建筑,它们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借书阅读之地,更是一座城市文化底蕴的集中体现,对于提升市民归属感、幸福度具有重要作用。
城市化的车轮滚滚向前,图书馆不能被落在站台上,而应纳入城市治理轨道。此前当地政府曾回应,对于金庸图书馆不仅要保存,更要进一步挖掘金庸文化资源。这意味着相比于推倒重建,我们需要赋予的是精雕细琢之匠心巧技,莫让老旧建筑荒芜了文化之底蕴。小小图书馆也要跟随城市化、时代化同步转型发展,才能更好担负新时代服务市民文化需求,服务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推动城市更新,离不开对待城市历史文化遗存的精细化管理和微改造。唯有如此,我们的城市治理才能更加合理有序,人民群众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