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中西部第一,长沙营商环境何以强?

2023-03-31 09:24:59 红网时刻

2023年,全国各地开足马力“拼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优化营商环境因此成为各地提高竞争力的关键一招,湖南长沙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长沙在2022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榜单中跃居全国第六,稳居中西部第一;获评“中国招商引资最具国际竞争力城市”“中国十佳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

图片

长沙获评“中国招商引资最具国际竞争力城市”“中国十佳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

以改革跑出利企“加速度”

“以前我们要去海关等三个单位办证,现在可以享受一站式服务了,长沙服务真是五星级!”奥地利专家斯蒂芬·欧宁格在湖南自贸试验区外国人来华工作一站式服务中心时,情不自禁地为长沙的对外服务点赞。

斯蒂芬·欧宁格介绍,此前他一直在上海工作,2022年作为A类人才被引进至长沙一家制药设备企业。生物医药产业与人类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湖南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之一,他相信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够助力长沙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图片

奥地利专家斯蒂芬·欧宁格在湖南自贸试验区外国人来华工作一站式服务中心。

2020年湖南自贸试验区获批以来,湖南对外开放度不断加大,长沙作为省会城市,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在全国首创外国人来华工作一站式服务中心,实现了外国人来华所需国际旅行健康检查证明书、工作许可证、居留许可证“一窗式”受理,实现了审批环节缩减约50%,审批时限由原来的30个工作日压缩至最快10个工作日。

据记者了解,去年,长沙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市县乡三级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共362项,同步将10项行政许可下放至区县(市)、园区,向湘江新区赋予第一批789项市级依申请类和公共服务权限,以此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另外,长沙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对535项涉企改革事项实施清单管理,直接取消69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15项改为备案管理,70项实施告知承诺。

针对园区和企业的业务办理事项,长沙全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和“综合窗”改革,政务服务实现提速40%以上,“一次办”比例提升至90%以上。截至2022年12月,长沙市场主体总量达156.5万户,同比增长14.2%,其中企业58.93万户,同比增长16.8%。

浏阳作为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营商环境同样在不断提升,特别是与江西铜鼓、万载一衣带水,经商往来、外出务工协作尤为密切。“围绕就业、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异地办事需求,我们梳理出湘赣边区域‘跨省通办’高频事项100项,相关事项均可异地办理。”浏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江涵介绍说,这100项高频事项分为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和多地联办。

近年来,长沙加快“长株潭都市圈”“长江经济带”“湘赣边”“泛珠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构建形成10省19市(区)“跨省通办”新格局,实现193个事项跨域通办,2022年累计产生跨域办件22万余笔。

用贴心送来暖企“及时雨”

2022年7月,湖南永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提出计划在省疾控中心新址(高岭片区)附近建设一个办公楼和仓储中心的诉求,长沙市开福区优化办第一时间联系区城投公司,但发现高岭片区没有符合该公司要求的工业用地,得知金霞经开区能支持医疗产业发展后,立即反馈企业,并告知经开区的厂房租赁和用地政策,随后安排该企业与经开区招商局对接,为企业决策和发展铺平道路、减轻负担。

湖南兴旺科技集团是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重点项目,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举措,开福区为企业发展给足了政策,企业负责人今年签下目标责任状80亿元,力争业务覆盖全球70个国家,打造两家上市公司。从去年至今,开福区通过现场办公、企业座谈、常态走访、电话诉求、来信来访等多渠道受理企业诉求364个,已协调办理 363个,未收到企业不满意反馈,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的难题。

图片

2月6日,长沙市开福区第10场(总第58场)政企联心共话发展恳谈会在马栏山举行。

据了解,去年,通过常态走访联系、宣传解读政策、帮办报批事项等方式,长沙各区县(市)、园区共派出服务专员4267名,联系企业共计12148家,协调解决企业各类问题2900余个;积极开展千名干部联千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共派出联企干部数7287名,走访企业22754家,解决问题11264件。

去年,长沙黄花井贝跨境电商产业园正式开工,然而项目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一开始,由于产业园申报的新型“双层仓”物流仓储用地相关指标与地方技术规范存在冲突,项目建设方案卡在审核关无法落地。长沙自贸试验区临空区“项目管家”在服务过程中了解到这一问题,多次邀请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优化项目建设方案,推动项目通过审批,顺利开工。

图片

长沙黄花井贝跨境电商产业园正式开工。

“优化营商环境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企业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今年我们启动‘万名干部进万企’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季活动就是去年活动的升级版。”长沙市优化营商环境中心一位干部说。据悉,与去年行动相比,今年的服务季活动扩大了帮扶规模和企业覆盖面,做到了全市规上企业全覆盖,并兼顾其他重点中小企业。明确从市直单位、区县(市)、园区选派一万名机关干部,点对点帮扶9611家规上企业及429家重点中小企业,通过开展一批走访调研、深化一批政策兑现、推出一批专场活动、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四个一”活动,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服务。

依法治构筑护企“安全盾”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用法治为市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营利行为提供全方位的行为规制与法治保障才能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2021年2月2日,长沙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接中联重科报警称:湖南省湘潭市金水湾项目工地发现20节假冒注册商标的塔式起重机标准节,请求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因案情影响重大,高新分局从切实保护辖区重点企业合法权益、切实优化园区营商环境的角度出发,依法严厉打击涉企犯罪嫌疑人。案件办理中,高新分局适时启动知识产权协作保护预案,有效破解“同一种商品”的认定难题,最终成功打掉了一个以合法企业外衣为掩护的制假窝点,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长沙岳麓区人民检察院立足维护经济安全稳定,坚决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深入推进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帮助涉案企业振作自强。

最近,岳麓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的中某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刘某余等五人假冒注册商标案,有效帮助涉案企业从“经营停滞”到“合规重生”。在履职过程中,岳麓区人民检察院针对长沙正着力建设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大局,积极延伸检察职能主动作为,加强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行政部门沟通协作,用好座谈会商、公开听证、进企宣传等手段,提高工程机械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以个案合规促行业合规,进一步擦亮湖南先进制造业名片。该案例入选最高检保护知识产权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典型案例。

图片

2021年12月30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对岳麓区检察院开展的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进行采访报道。

据悉,为强化企业权益合法保护,长沙出台了《涉企经济社会影响评估细则》,降低司法对企业正常经营的负面影响。开展“铁拳”“蓝天”等知识产权专项整治,办理商标行政处罚案件262起,假冒专利案件22起、专利侵权纠纷行政处理案件579件;在日本、美国、意大利、韩国和越南等地建立了第一批5家海外知识产权工作站,打造服务企业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前哨”。

今年,长沙将持续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发力。长沙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标准打造营商环境3.0版本,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记者注意到,1月29日,长沙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长沙市2023年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方案》,其中包括营商环境领跑行动。日前,《长沙市抓好“两个统筹” 打好发展“六仗”总体实施方案》及6个配套工作方案正式印发,发展“六仗”中便有打好优化发展环境持久仗,并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导向。

如果说营商环境1.0版本是解决具体问题,2.0版本是建立机制,那么3.0版本就是创特色。比如,长沙正着力培育22条产业链,以此为基础,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价值链“五链”深度融合,构建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适应的一流产业生态。“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打造营商环境3.0版本一方面要在当前的基础上再优化,另一方面要根据长沙的资源禀赋、产业特点进行错位发展,突出营商环境的比较优势。”长沙市优化营商环境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刘莉霞说。

环境就是生产力,得环境者得天下。随着长沙持续以改革创一流,以服务强一流,以法治护一流,长沙的营商环境定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来源:香港商报 作者:化定兴 曹焕 刘文娟 编辑: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