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湖南石化职院:党建领航,铸魂育人促发展

2023-01-16 21:30:59 红网时刻

一个在大山之中出生,从企业职工学校脱胎而来的高职院校经过40多年的发展,如今成为湖南省教育厅直属的独具特色的高职院校,为湖南制造业的强势发展源源不断输送工匠。在校人数从十年前的30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8000人,学生就业率在省内长期名列前茅,就业去向率稳定在90%,就业稳定率达95%以上,毕业生平均月薪也名列全省高职院校第二位。2008年和2015年获评“湖南省文明高校”,2009年起学校连续10年五届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湖南石油化工职业学院几十年的发展得出一个结论:坚持党的领导,以党建领航,铸魂育人,学校便能健康快速发展。

谋划发展,把握大局方向

湖南石化职院的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远离岳阳市区40公里的湖南长岭石油学校。脱胎于大型军工国有企业,红色的基因,健全的党组织和以党员为优秀骨干的人才队伍无疑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学校的优势所在。正是基于这一点,四十多年来,湖南石化职院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学校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2002年,与中国石化长岭炼化公司技工学校、长炼职工大学、长炼培训中心、长炼党校合并,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10月成建制移交湖南省政府管理,成为省教育厅直管高职院校。在合并过程中,学校党委始终站高望远,谋大局、把方向,一切以学校生存发展为前提,一切以学校做强做大为出发点,不计较个人待遇得失,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关键问题前置报批。使一所企业学校最终成为省管直属高职学院。2020年,学校党委又与时俱进,针对学校地处山沟工矿区,远离城市,生源下降不断的问题,作出了跳出山沟寻新路,搬迁城市谋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将学校从原长炼工矿山沟整体搬迁至岳阳湘北大道新校区。湖南石化职院最关键的整合与搬迁,使学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目前学校占地面积达440亩,校舍1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1553万元,教学仪器设备5180万元,藏书21万余册,在校学生达8000余人。去年6月,学校党委召开党代会,提出了今后五年提升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八个行动计划”:实施“铸魂强能”行动计划,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实施“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实施“人才强校”行动计划,加快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实施“科研立校”行动计划,加速提升学术创新整体水平;实施“服务增效”行动计划,擦亮社会服务金字招牌;实施“创新引领”行动计划,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施“文明创建”行动计划,全面打造师生共同精神家园;实施“民生民心”行动计划,凝聚学校高质量发展合力。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学校又深入贯彻学习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科学谋划学校“十四五发展蓝图,以培养“三质”优秀人才和建设“双高”校为出发点,全力推动学校发展跨上新台阶。

立德树人,培养大国工匠

为党育人,首先必须以德为先,立德树人。湖南石化职院党委聚焦大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等多元主体联动育人体系。同时以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人文雅德“五德”为核心,“五德”并育,构建针对性强、实效性强、获得感强的德育课程体系和课程思政体系。一是明确“五德”并育品牌建设总体思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线索,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找遵循,从新时代要求中找方向,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和自身成长的内在需求,进行基于“五德”要素的德育课程体系和课程思政体系设计。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二是将“五德”并育品牌建设落到实处。通过加强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环境文化建设,保障“五德”教育取得实效。学校成立德育创新发展研究中心,配备专职德育人员,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其中;同时出台《五德并育课程体系实施方案》《立德树人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指南》等文件建规立制;在环境文化建设方面,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将“五德”元素融入楼栋命名、文化墙、文化碑,着力在校园内打造“五德”育人文化氛围。三是着力于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体系构建与实施,将德育职责纳入全体教职人员“岗位责任清单”,使全员明确其育人责任和义务;建立校企共建,以“德”为引领的校园文化体系;创新设计和实践德育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思政方法体系,使“德”育贯穿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通过“五德”教育,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有坚定政治品德、良好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必备家庭美德和人文雅德的栋梁之才。

湖南石化职院在校园办公楼高悬“人文品质、石化特质、劳模潜质”十二个大字,体现出“崇德、精业、求实、创新”的校风和办学宗旨。在培养和造就新时代“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好青年的过程中将德与技有机统一,将“三质”融为一体。

具有优秀的人文品格,在石化行业有一技之长,在成长过程中勇于争先、不怕吃苦,具有劳模潜质,一直是学校党委矢志不渝的追求。德育教育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专业教学注重提升学生理论功底和技术技能。做到德技并修,德育教育、专业教学两不误、两手抓是学校党委坚定不移的育人目标。抓“五德”在于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着力解决“三观”问题,让学生具有坚定政治品德、良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人文雅德,真正成为品行端正的好青年;围绕石化特性抓成才,让学生具有过硬的技能,掌握一技之长,真正具备工匠特质。

致力就业,关注最大民生

大学生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承载着家族的期盼,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的发展。“就业工作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要提高政治站位,当好人才推荐员,强化责任意识;要创新就业方式,积极推进高质量就业;要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探索多形式的就业模式,要把大学生就业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实”,这是学校党委书记雷放华经常强调的观点。近年来,湖南石化职院党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把实现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就业满意度高的“三高”目标作为办学出发点,有力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校党委充分引进人力资源体系(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薪酬和劳动关系),请企业人事主管给在校大学生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与趋势。引导学生关注自身职业发展,注重提高个人能力,为就业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学校还邀请人社部门的就业专家和地方就业服务指导大师走进校园,为大学生介绍就业政策,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去年学校与湖南首家就业服务机构——“宋建明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合作,为毕业生精准开展就业服务指导。同时,学校还组织优秀毕业生回到校园,现身说法和现场激励,分享自身就业成功的经历,也通过微视频等形式不断推介往届优秀毕业生的就业成功之道和工作喜乐,提醒学弟学妹们珍惜大学时光,不断充实自己,转变就业观念,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基础、做准备。

与此同时,学校党委全面拓展学生就业渠道,全员推进、全校参与,持续推进“就业一把手”工程。学校党委书记雷放华、党委副书记校长徐方等,先后走访联系企业225家,拓展就业岗位10420个。近几年,学校领导又带队多次前往杭州、宁波、嘉兴、苏州和长沙等地为毕业生寻找就业岗位,进行就业推介。仅去年,学校就举办企业进校园大型招聘会2场、专场招聘30余场,组织参观企业活动3场、就业指导活动10余场。书记、校长亲自参加推介,专职就业人员还纷纷通过抖音、视频号等多种形式展开就业宣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校还广泛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先进入企业见习实习。先后与长炼机电、珠海华润、福建永荣、北京韦加无人机、深圳九叶灵枝、湖南卓鼎、深圳华大乐业、湖南赛普莱斯等多家企业合作开展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校内建立有中南片区唯一国家级应急救援演练仿真培训基地、国家二级安全培训机构、湖南省高级技能人才培训机构、湖南省危险化学品及烟花爆竹定点培训基地,拥有石化企业各岗位群所需全部技能鉴定资质,是中国石化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优质省级职教职资培养培训基地,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央企定点人才培养供应基地。校企共同做好就业市场建设及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做好毕业生的统计、核查与监测等工作,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让企业得到真正可用的人才。

该校借鉴时下流行的直播带“货”活动,在直播间和多种场合积极为学校毕业生代言,做好“人才推荐员”。校级领导和全体教师出差、开会或参加社会活动,都积极争当毕业生的就业“推销员”。同时,党委班子成员及中层领导和班主任深入课堂、宿舍,指导学生如何针对自身实际去就业,如何找准自己的特长就好业,积极担当学生的“就业辅导员”。在就业中,该校还特别关注和帮扶困难学生群体。学校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和就业困难学生托底帮扶方案,从学生入学开始便建立完整的困难学生档案,及时了解困难学生的思想与就业意愿,实行一人一策。校领导和全校中层干部带头担任“困难帮扶员”,实现全覆盖的困难学生“一对一帮扶”行动。目前,该校已构建形成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学校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在全国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多项大奖,共获得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实现了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用人单位满意度高的”三高“目标。学校搬迁至岳阳市郊新开后,环境条件改善、报考人数不断增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来源:红网 作者:刘三青 编辑:唐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