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负责人在“云计算卓越工程师班”指导学生实践。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放明 实习生 陈双治 通讯员 罗敏 湘潭报道
“现在工作得心应手,完全得益于母校‘云计算卓越工程师班’的培养,让我在毕业之前就完全适应了工作岗位……”说这话的,是湖南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2020届毕业生易星。
9月24日下午,目前供职于深圳市杉岩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的易星,刚回常德与父母度完周末,正准备乘坐高铁赶赴工作岗位。他介绍,自己现在任项目经理,月薪大约1.6万元,“毕业即就业,直接跨过了见习期,在这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我是受益者。”
湖南工程学院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单位。从2011年“卓越计划3+1”模式实施以来,该校面临“校外实践与校内学习如何有效衔接”的管理难题,学生面临“企业顶岗实习是否带薪及如何保障安全”的选择难题,而实习接收企业则面临“大三学生缺乏专业工程训练”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该校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校网络实验中心资源,并引入厦门灵云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办“云计算卓越工程师班”,进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该院品学兼优、有快速就业需求的大三学生自愿报名,经考核后组成“云计算卓越工程师班”。该班学生在大四第一学期,接受企业工程师在校内进行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教育,其课程和教材则由校企双方共同设计编写。在这一时段,云计算相关领域企业来校招聘,并与意向学生签订实习和工作合同。在大四第二学期,学生则去签订合同的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在企业员工的“传帮带”中,既完成实习,又完成毕业设计。
“这种方式,有效破解了学校、学生和企业所面临的难题。”湖南工程学院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廖毅介绍,这是一种以产教研融合为导向的“3+1”全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直以来,湖南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鼓励学生依托湖南省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和专业优势,参与企业专业课程培训,在工作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自“云计算卓越工程师班”开办以来,该院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向企业输送了一大批符合行业、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截至目前,该班已开办第六期,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
“不断增强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湖南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院长张细政介绍,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该院将进一步精准对接国家及区域经济重点产业、数字产业发展需求,全面系统地创新教学方式,继续坚持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导向,全面提高育人质量,打造专业过硬的创新型、应用型卓越工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