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8·19中国医师节特稿 | 陈勇军:“为援非事业,我可以充当任何角色”

2023-08-19 10:31:44 红网时刻

世界疟疾日,中国(湖南)第24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在当地社区举办健康义诊活动。

红网时刻 记者 谭倩 实习生 张洁 报道

2023年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除了国内的医护工作者,在海外,还有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的中国援外医生。今天,是中国(湖南)第24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在非洲度过的第一个中国医师节,不知不觉医疗队抵塞开展援外医疗工作已五月有余。

五个多月已过,值此医师节之际,我们联系到中国(湖南)第24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长陈勇军,看看他和医疗队在异国他乡的工作与生活。

行医者使命 他是为国出征的“白衣战士”

“此行为国出征,意在解塞国民众病疾于水火。”陈勇军时刻记着自己的医者使命。

陈勇军为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其具备全面的神经系统疾病诊治能力,尤其擅长脑血管疾病、难治性癫痫诊治、神经遗传性疾病的基因诊断与遗传咨询等方面。

初到塞拉利昂不久,新老医疗队换防那天,中塞友好医院门诊大厅门口一位黑人女士突发倒地抽搐,即将离开的老队员告诉陈勇军一行人,黑人女士是这里的护士,几乎每周都有癫痫发作。陈勇军闻言立即停下手头的事情组织现场抢救,将其送至急诊室处理。抽搐导致大量的血性泡沫液体从患者口腔流出,现场没有口罩和手套等防护用具,血性痰液和汗液沾染到陈勇军手臂和脸上,然而情况危急,他已无暇顾及潜在的感染风险。

经了解,该患者名为Saita,是中塞友好医院康复理疗室的一名护士,罹患癫痫病史20余年,抽搐症状经常发作,时常感到自卑。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史之后,陈勇军在没有CT、核磁,没有脑电图检查的情况下,依据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为Saita调整诊疗方案,叮嘱其规律用药规律作息,并对其做了心理指导。调整用药后,Saita的癫痫症状得到了明显好转,5个多月以来仅发作一次,此后Saita在生活中开朗了不少。

受援国当地患者赠送感谢锦旗。

开展中塞友好医院首例骨髓穿刺术及骨髓细胞学诊断技术,成功救治左股骨上段粉碎性骨折术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成功抢救双硫仑反应患者、脑疟患者,成功救治了多名急危情况下的孕产妇和新生儿、为 105 岁眼疾患者施行手术恢复视力……陈勇军带领医疗队在夜以继日的一次次诊治行动中,为援非医疗事业奉献着中国力量。

打手术“硬仗” 他是疑难危重症诊治的指挥长

2023年6月中旬,中塞友好医院收住了一例左侧股骨近段粉碎性骨折的中资企业员工。该患者为一名54岁男性,因高处坠落导致左侧髋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4小时急诊入院,经外院CT检查明确诊断为左股骨近段粉碎性骨折。骨科医生为病人施行了骨牵引,积极准备手术,但很快意识到了手术风险很大,且患者又合并发生了左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随即报告了队长陈勇军。

了解情况后,陈勇军主持召集多学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会。中塞友好医院无术中C臂机定位,唯一的X光机出现故障,且因当地缺乏维修条件,近期内无法修复,与此同时,该院缺乏凝血指标及其他重要术前检查的检测条件、麻醉条件受限、缺乏合适匹配的固定钢板及螺钉,包括最基本的抗栓药物也没有。再加上医院电力不稳,术中可能随时停电,此时抢救患者的风险达到顶峰。

患者病情还在持续恶化,只能持续卧床,深静脉血栓将进一步发展,同样有肺栓塞致命风险,同时其他多种并发症将不断发生。是否施行手术不论对于患者及家属,还是对于医生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生死决策。

陈勇军与骨科专家一起,与患者本人、国外的公司领导及国内家属做了充分沟通,达成一致同意手术治疗,随即布置了力所能及的准备工作,包括联系外院CT检查、血源、外购抗凝药物、准备好充电电源等,同时将这一案例向驻塞大使馆和湖南省卫健委做了书面汇报。最终在克服无C臂引导、无X线复查、无输血保障、麻醉监护不足及供电不稳等重重阻碍下,顺利完成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又历经抗感染、深静脉血栓处置及肺栓塞预防和继发贫血等情况,患者痊愈出院。

华人同胞赠送感谢锦旗。

这些艰难的救治经历每天都在塞拉利昂不断地重复发生。每一次决策都面临着多重现实的医疗困难,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医疗风险。而陈勇军身为队长,每次都责无旁贷地冲在最前面,担当着疑难危重病症诊治的指挥长。

保生活运转 他是后勤保障的“总指挥”

援外开展医疗救助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医疗团队的后勤生活对于成员们来说,也是全身心投入医疗救治的准备工作之一。

“在这里,我们不光是医疗专家,还要做好各种兼职工作,所有的基本的生活保障全部得靠我们自己解决。”陈勇军一边要在艰难的医疗环境中开展工作,一边还要解决医疗队自身的吃喝拉撒问题。

陈勇军克服各种困难,协同后勤组长何剑,将后期工作细分为安全保卫、日常生活、药械管理、车辆管理、用气用油、水井维护、发电及网络维护等,为医疗队顺利运行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7月是塞拉利昂的雨季,每天都是滂沱大雨,然而中塞友好医院排水系统有故障,加之垃圾堆放混乱,建院十多年以来下水道排污系统基本处于堵塞状态。既往遇到这种情况,都只得临时抽吸短期缓解。陈勇军组织医疗队下定决心,同时也考虑到为后续医疗队免除后患,对排污系统进行彻底疏通,及时化解了化粪池粪水外溢及污水排放等问题,极大改善了驻地乃至整个医院的卫生环境。

装修改造旧仓库、加强水井维护、修复废置数年的旧车、储备生活物资和落实安全措施……“为援非事业,我可以充当任何角色。”在各种难题面前,陈勇军、何剑亲历亲为,坚守后勤一线的举动也带动了兼任后勤工作的其他医疗专家队员们,大家一起把各自负责的工作做得有条不紊。

展大国风范 他勇担重任架起中非健康之桥梁

“吾得组织之器重,身居要职,辖部门众多,深知权责一致,‘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又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每每记起上言,尤黑夜之明灯照吾前行……”今年五一前夕,在写给妻子的一封家书当中,陈勇军流露出真切的情感。

作为医疗队队长,他深知自己肩上责任之重,脚下道路之远。重大的使命时刻警醒着他,全身心投入援外医疗工作不仅仅是自己医疗事业的本职所在,更具有展示大国形象、体现大国担当,促进中非友谊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使命。

“这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陈勇军坦言。

在塞拉利昂,陈勇军带领来自省内13家医院的21名队员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协作配合,以医者的仁心仁术化解患者难以计数的痛苦,挽回无数生命,尽最大努力为塞拉利昂人民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与当地民众共享先进医疗技术、医学装备以及捐赠各类医疗物资。

中国援助塞拉利昂医疗队为中塞友好医院捐赠了大量药品和设备。

今年6月2日,中国援助塞拉利昂医疗物资捐赠仪式在中塞友好医院举行。医疗队为中塞友好医院捐赠了大量药品和设备,该批捐赠药械除了呼吸机、制氧机、排痰机、血氧仪、呼吸管路、防护服、护目镜、外科口罩、外科手套、帽子、隔离衣等常规防护物资外,还有骨科、妇产科、普外科、眼科手术器械等医疗物资。除了捐赠物资,截至目前,医疗队先后为6次义诊以及健康宣传活动开展了充分的医疗保障安排。

“塞拉利昂整体医疗环境落后,仅仅依靠每年援塞医疗队的援助对于当地医疗情况的改善是十分有限的。”陈勇军认为,应当“鱼渔兼授”,竭尽全力提供医疗队优质服务的同时,带领队员们在日常门诊工作、病房查房和手术过程等实践中身体力行,为当地医生们解释病情、规范诊疗过程,手把手指导,将先进的诊疗技术、诊疗理念等带给当地医生,尽可能满足当地人民的健康需求,提升当地的医疗水平。

陈勇军(左一)应邀参加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日”活动。

“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是中国医疗队奉行的理念。自中国(湖南)第24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入塞以来,累计完成门急诊病人7218人次,收治住院患者120人次,完成各类手术操作186台次,大型手术麻醉60台次,超声1193人次;放射X线报告749人次;检验3520人次。

“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去。”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也是湖南省援外医疗队派遣50周年。正因为这样的信念,一批又一批像陈勇军一般的中国医生前仆后继,倾心奉献,为增进中非民心相通、巩固中非传统友好做出积极贡献,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来源:红网 作者:谭倩 张洁 编辑:王新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