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语叫“人杰地灵”,说灰汤“地灵”,我想是没有人持异议的。单一个汤泉,就让人难望其项背。全国三大高温复合温泉,一个在台湾北投,一个在西藏羊八井,另一处就是灰汤了。“华清胜迹传千古,此地相将伯仲间”。据史载,灰汤温泉已有2000多年历史,水温奇高,泉眼最高温度达到102摄氏度,可直接宰猪杀鸡、扯毛拔羽;水质奇异,温泉、冷泉、氡泉循环交织,含29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很好的保健疗养作用,誉为“国汤”“神水”“药泉”;水产奇特,汤鸭、汤鱼、汤蛙、汤鳖,为历朝贡品;长寿之乡,当地人饮冷泉、泡温泉、食当地特产,90岁以上长寿者随处可遇。除了温泉,灰汤还有怪石嶙峋东鹜山、碧波荡漾洞庭水库、香火鼎盛龙仙寺等等。仅灰汤集镇周边,就有AAAA级景区紫龙湾、AAA级景区桃花谷。如今的灰汤是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说灰汤“人杰”,就底气更足了。且不说晋才子薛暄,唐宰相裴休,宋大儒朱熹、张栻、易祓、王容,明翰林陶汝鼐,清重臣曾国藩、御史王文清、翰林王闿运、文人廖森等都曾来此沐汤品鸭,留下许多优美的诗篇;也不说老一辈革命家乌兰夫、王震、王首道、张震、秦基伟等曾在此休养,几栋普通的建筑被当地人称“将军楼”。单说灰汤本土走出的名人,就是一长串的名字……
蜀汉宰相蒋琬 蒋琬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诸葛亮称其为“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他故居旧称泉湾(今紫龙湖畔),门前小桥流水,屋后茂林修竹,蒋琬幼时在紫龙寺(今镇政府院内)埋头苦读。功成名就后衣锦还乡,在乌江河畔饮马濯缨,如今,紫竹林、相公桥、相公潭、饮马泉等老地名都与蒋琬相关。雅居乐小区内,原有一灰汤庙,历史上叫蒋琬庙(或相公庙)。灰汤有数处叫“蒋湾里”或“井湾里”的村落,实则就是“蒋琬里”,蒋琬后人聚居的地方。今灰汤最大规模的文旅项目名称叫“相里”,也就是取“蜀相故里”之意。
晚清重臣刘典 刘典是灰汤枫木桥村十亩丘人,年少时在城南书院、岳麓书院求学,深受湖湘文化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后投笔从戎,率家乡200多位乡亲加入湘军。曾三次出山协助左宗棠,先是在赣、浙、皖、闽等地攻打太平军,再是帮办陕甘军事,任陕西巡抚,第三次是以副帅身份平定陕甘回变和阿古柏之乱、收复新疆。刘典去世后,葬在东鹜山麓,朝廷下令在江、浙、陕、甘四省建立专祠祭祀。刘典回乡丁忧期间,创办了云山书院,后又创办沩宁试馆(宁乡驻省中学、宁乡师范前身),刘少奇、徐特立、甘泗淇等,都是这几所学校学生。
“一里三台” 在清代,“某台”是官员对上级领导的敬称。今紫龙湖周边,相隔不到一华里的地方,就出了三个显赫人物。黄少春,石谷潭人,曾任浙江、湖南提督及福建陆路提督兼水师提督、长江提督等职,赏太子太保衔,人称“黄提台”。喻俊明,田坪里人,曾任水师提督等职,人称“喻协台”。喻吉三,大湖山人,曾任总兵等职,人称“喻镇台”。据不完全统计,灰汤及周边地区随刘典外出打仗,最终戴红帽子者有50多人。
北伐名将叶开鑫 叶开鑫是灰汤八石村叶家滩人,早期参加同盟会,曾任湘军第1师1旅旅长兼长沙警备司令,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44军军长、北伐第3路军1纵队司令,后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高参等职,授陆军中将衔。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其故居老宅上创办了宁乡八中,培养了省委原常委、秘书长杨泰波,解放军少将吴克文、喻文兵等一大批人才。
“宁乡四老”之一的喻棣芳 “宁乡四老”是指宁乡早期革命者文经酉、曾鼎三、梅冶成和喻棣芳。他们大多出生在19世纪70年代,学识渊博,德高望重,早期参加同盟会,开明通达,是宁乡思想启蒙运动的先导者。喻棣芳是灰汤狮子桥人,在宁乡甲等师范任教多年,著有《学说浅释》一书介绍社会主义学说。新中国成立后,谢觉哉回忆说:“喻的《学说浅释》写得很好,今后修县志时,一定要收录进来”。
“宁乡四髯”之一的王凌波 “宁乡四髯”是指何叔衡、谢觉哉、姜梦周和王凌波。他们大多出生于19世纪80年代,辛亥革命后进入新式学堂读书,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20世纪20年代相继走上职业革命道路。“五四运动”前后,旧派人物传言革命者都是年轻人,于是他们四人都蓄着胡子借以掩护。王凌波是灰汤永兴村人,曾在云山学校任教,担任过校长。他坚持民主办学,传播新文化。云山学校培养了不少革命人才,被誉为宁乡“革命摇篮”。后在长沙、益阳、常德、上海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主任兼新四军驻湘办事处主任,组织一大批进步青年奔赴延安。后担任延安行政学院副院长(时任院长林伯渠说“我挂名正院长”)。王凌波英年早逝后,徐特立撰写碑文:“曾在白区担任党的地下工作11年,其中3次下狱,在狱中近6年。凌波同志以无名战士的精神,埋头苦干,……不怕一切牺牲”。
博士将军潘世征 潘世征是灰汤双盆村人。只读过3年私塾,14岁参加长征,无论是行军打仗途中还是宿营休整时,都抓紧时间看书,不到20岁,就成为红军队伍中优秀医生。著名国际友人白求恩来华后,潘世征成为其最得意门生。白求恩病重时,将自己最亲爱的手术刀送给了潘世征。潘世征先后担任过中原军区卫生部长、新疆军区后勤部政委兼卫生部长、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获苏联医学副博士学位,是中国工农红军3个博士将军之一、石河子大学首任校长。
优秀女儿李昭和秦厚修 灰汤人很自豪地说:灰汤有两个优秀女儿,一个嫁给了共产党主席,一个生了个国民党主席。李昭,灰汤东鹜山人,其父李仲侯曾任湘军叶开鑫部少将参谋长。李昭在延安时与胡耀邦喜结良缘。胡耀邦在1980年2月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1982年9月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李昭担任过国棉一厂厂长、北京市纺织工业局党委书记等职务,为修复云山书院、修建长石铁路、宁乡招商引资等做了大量工作。秦厚修,灰汤双井村人,其母刘梦桃系刘典侄孙女。其子马英九2005年至2007年担任中国国民党主席,2008年以国民党籍候选人身份竞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成功,2009年再次获任国民党主席,2012年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秦厚修虽身在宝岛,但一直心系家乡。宁乡人将其与王光美(刘少奇夫人)、王定国(谢觉哉夫人)、朱仲丽(王稼祥夫人)、李昭(胡耀邦夫人)并称“五老太太”。
博导部长刘明夫 刘明夫是灰汤枫木桥村牛角湾人,刘典侄孙、朱剑凡外甥。其父刘本钟(俗称“毓二阎王”)是当地恶霸地主。刘明夫背叛家庭,奔赴延安,担任过延安马列学院政治经济研究室副主任、中宣部研究员、东北人民政府计划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计委副主任。是我国首批24位经济学博士生导师之一。1991年修复云山书院时,刘明夫在自家召集周光召等在京宁乡籍人士,共同发出倡议并带头捐资。
山水自有山水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神奇的灰汤养育了一大批优秀的儿女。优秀儿女又为灰汤增添了无限实力、活力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