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薛舒丹 丁兰若 卞郁彤 李京霖)从脱贫攻坚历史成就喜焕新颜,到乡村振兴号角嘹亮吹响;从精准扶贫的山乡巨变,到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湘西这片多彩的土地上有着说不完的故事。7月6日至7日,湖南师范大学国情考察团乡村振兴精准国际传播调研队前往湘西州吉首市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花垣县十八洞村,就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经验模式的对外传播开展实践调研。
乾州古城,文旅新篇。作为湘西古四镇之首,古城荟萃非遗艺术、民族文化及文旅产业,打造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获评省级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三十余载跬步积累,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推动湘西州实现了从“藏在深山人未识”到“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巨大跨越。这一历程不仅有效推动当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实实在在通过文旅产业提升了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适逢湘西州首届旅游发展大会举办,调研队成员一行参观了“新时代红色地标·武陵山旅游高地”主题展,聆听了“非遗资源传承与传播”专题讲解后,在对非遗传承人的访谈中,同学们了解到非遗艺术与民俗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助力,也认识到对外传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善用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与方法,让非遗技艺‘活起来’,让振兴经验‘走出去’。”调研队成员丁兰若表示,青年学子应当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坚持文化自信,自信地发出中国声音,展现当代中国人民为追求幸福生活而做出的努力,做到“有温度、传情感、引共鸣”。
槐夏风清,别有“洞”天。追寻脱贫攻坚的足迹,调研队一行前往十八洞村梨子寨、竹子寨,一幅新时代“山乡巨变”的恢宏画卷在队员们面前徐徐展开。通过当地向导的详实介绍,调研队成员切身感受到新,并与当地向导就“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结合发展模式进行探讨。在对十八洞村干部的访谈中,调研队成员了解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八洞村因地制宜实现全村脱贫的伟大历程,体悟到村民们在脱贫摘帽过程中砥砺奋进,勇毅前行的时代精神,深切感受到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十六字方针的实施成效。当听到当地村干部介绍老挝国家主席本扬等外宾来访考察的相关场景时,调研组成员结合调研课题,就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经验模式的故事讲述与对外推广进行了深入思考、交流。
“矮寨不矮,时代标高。” 德夯大峡谷上一跨惊天地的矮寨大桥不仅创造了桥梁建设的“四个世界第一”,更是为湘西迈向全面小康之路铺上关键一程。调研途中,同学们参观了矮寨大桥,深刻体悟 “要想富,先修路”“农村没有路,致富有难度”等话语中蕴含的道理。农村公路建设不仅改善了贫困地区群众的交通出行条件,更成为一条条脱贫路、致富路、乡村振兴路。矮寨大桥是承载天堑变通途的现实基础,更是中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经验模式走向国际舞台的坦途大道。调研队一行穿越通往矮寨大桥的栈道,参观依桥而生的非遗文创店。从别出心裁的祈福小鼓到明艳瑰丽的苗绣纹理,调研队成员们于一针一线窥知生生不息的文化内力,领略文化传承与传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调研期间,调研队通过微信视频号直播、微视频发布等形式开展的云实践、云调研、云交流带领更多线上观众一同走进湘西,有效探索了“互联网+社会实践”新模式。世承书院常务副院长高荣国、外国语学院教师王培俭、世承书院学生事务管理办公室主任杜涛等参与线上、线下指导。
据悉,为调动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发挥学校跨学科、跨专业协同育人的优势特色,今年暑期,湖南师范大学语言与文化研究院、世承书院、外国语学院组建国情考察团,同“湖湘文化传承传播”“湖湘文化术语英译及数据库建设”等跨学科实践类课程深入对接,组织学生分赴长沙、湘潭、湘西、郴州等地开展“习党史、溯初心”“研国情、谋振兴”“兴文化、展形象”等专项调研,汲取推进时代前行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