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科普动起来丨啥是“动态清零”?为什么要坚持?来看→

2022-05-23 10:46:15 红网时刻

面对疫情的严峻考验,面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疑虑。为什么要坚持“动态清零”?中国抗疫为何不“躺平”?“动态清零”与“社会面清零”是啥关系?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动态清零”=“动态”+“清零”

微信图片_20220523084415.jpg

“清零”就是从有到无的过程,就是把疫情消灭的过程。但是,这个消灭,仅仅指某地某时刻发生的某一起疫情,并不是指广义的全国范围的总疫情。

“动态”就是疫情发生与清零是在不断变化的。每次疫情发生后,都能在较短时间内扑灭,使得疫情归零。

为什么要“动态清零”?

微信图片_20220523084522.jpg

虽然奥密克戎的毒力相对之前的变异株有所下降,但其病死率仍达到0.7%,远高于流感的0.1%。在中国14亿总人口和庞大老年群体的国情下,“动态清零”仍是控制疫情最经济、最有效的防控策略。

“动态清零”较好地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能够让我们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为什么不“躺平”?

数据图2文字.jpg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体不足,资源配置也不平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冲击,如果采取与病毒共存的所谓“躺平”的策略,医疗卫生资源将会面临严重挤兑风险,大量有基础病的患者、老年人、儿童、孕妇等人群的身体健康将会受到威胁。同时,对经济社会发展也会产生严重冲击。

怎样实现“动态清零”?

核心:斩断传播链.jpg

“外防输入”防控措施:

一是强调入境人员的隔离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境外进入的感染者;

二是强调涉及境外冷链或货物运输的人每日监测,及时发现“物传人”后继发的“人传人”。

这两项措施,都旨在将境外输入的疫情,发现在第一代病例,疫情控制在第一代病例。这是动态清零的最高境界。

“内防反弹”防控措施:

一是要加强新冠疫情地区的人员流动控制,严防感染者流出,将新冠疫情带入非疫情地区,造成新的疫情。

二是加强门诊就诊者监测,对发热、咳嗽等疑似新冠或感冒的病人,进行核酸检测;没有条件做核酸的可以用抗原筛查,以便及时发现早期病例。

三是出现咽喉红肿或疼痛、咳嗽等症状的人,可以用抗原筛查方法做自我检测,如果发现阳性,要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以便妥善处置。

这三项措施,都是疫情早发现的有效方法,为实现动态清零提供疫情早发现的保障。

“动态清零”≠“全域静态管理”

“全域静态管理”.jpg

“动态清零”并不意味着全域静态管理。恰恰相反,“动态清零”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尽可能避免全域静态管理。原则上,在疫情早期,传播链条清晰、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没有必要采取全域静态管理。

但是,当出现广泛的社区传播、传播链条不清楚、出现暴发流行和规模性反弹的风险较大的情况下,要综合考虑疫情特点、所处阶段、防控能力、人口特征等因素,来决定是否采取如静态管理等更为严格的防控措施,以及具体区域大小、范围、时间和管理的力度等。

“动态清零”≠“零感染”

“全域静态管理”1.jpg

中国的“动态清零”总方针不是追求零感染,而是要以最低的社会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疫情,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使14亿多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有力保障。动态清零不要求全国在某个时刻无新冠感染,但对于每一起发生的疫情,都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将其扑灭。

“动态清零”≠“社会面清零”

“全域静态管理”2.jpg

“社会面清零”一般是指所有新的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都是在隔离管控场所发现的,社会面不会出现阳性感染者,这种状态称之为“社会面清零”。“社会面清零”说明已经初步阻断了新冠肺炎的社区传播,是逐步解封的一个前提条件,也是疫情防控的首要目标。

“动态清零”强调的是社会层面感染者清零,先要实现“社会面清零”,才能实现全面“动态清零”。

“动态清零”≠全员核酸检测

“全域静态管理”3.jpg

只要疫情发现得早,传播链清楚,顺着传播链,把密切接触者发现出来,就没有必要做全员核酸筛查。只有当疫情发现晚,或者,虽然发现较早但没能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控制住,出现了较多的社区传播、且传播链不清楚的情况下,才使用全员核酸筛查措施。

“动态清零”≠“影响经济”

“全域静态管理”4.jpg

实际上,动态清零,才能最大限度地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如果疫情发现在第一代、控制在第一代、消灭在第一代,对经济建设没有影响。如果疫情发现得比较早,比如发现在疫情传播的第二代或第三代,对经济发展也没有影响。如果疫情形势发展得比较严峻,需要采取较大范围的全员核酸筛查、封控措施等,动态清零策略对经济发展确实有一定的影响。

综合:新华社、中新网、@吴尊友ChinaCDC

来源:红网 作者:陈彦 秦 舷 谭文平 编辑: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