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芮菡(北京大学)
近期来,“与素颜和解”话题在各大社交平台发酵。从短视频博主发起挑战活动,到普通网民参与其中,再到对女明星素颜状况的比较,活动“反焦虑”的初衷已然变质,转而沦为新一轮的容貌审判,将公众卷入了更深的焦虑漩涡中。
古有“三庭五眼”“三寸金莲”,以冰冷的数字量化审美;今有直角肩、漫画腰、精灵耳,受消费主义的驱使,在社交平台上对女性展开一轮又一轮的外貌凝视。尽管这些从头到脚的严苛评判标准往往以专家辟谣与科普而告终,但因过度减肥患上厌食症、因整容命丧手术台等悲剧却从未淡出我们的视野。据去年中青校媒的问卷调查,近六成高校女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容貌焦虑。对美的定义愈发窄化是时代的症候,此时发起“与素颜和解”的挑战似乎是一股“清流”,它意在让美妆博主们卸下妆容,关掉滤镜,展示镜头背后真实的身材与样貌,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摆脱焦虑,走出自卑,正视自我”的美好图景。然而,在经历过这场声势浩大的“反焦虑”运动后,为什么我们不但没有走出焦虑,反而转头跌入了“更焦虑”的泥淖之中?
化妆与否本无高下之分,只是个人选择,但当我们一遍遍呼吁“与素颜和解”时,其实是在反复强化这样一种刻板印象:精致的妆容能掩盖一切容貌缺点,而素颜本身是有瑕疵的、难以被接受的,与个人之间有着天然的矛盾。这种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让我们在点进博主相关视频之前就带有强烈的心理暗示,预先构建了对“真实素颜”的想象与期待。与此同时,盲目攀比往往是滋生焦虑的土壤。《今日心理学》曾刊登的一篇封面文章《比较陷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比较与攀比的区别,认为“比较可以帮助自我进行自我认知,而攀比却大多出自虚荣心”。一根层层嵌套的逻辑链条就此展开:能否走出焦虑取决于我的期待是否落空,期待是否落空又取决于我在与博主的单方面攀比中是否占上风——若博主的素颜远超出我对“素颜”的预期水位,面对一众“美女就是素颜都这么美”的夸赞,我便很容易再次陷入容貌焦虑的自卑感中;若博主的素颜状态正与我的期待相仿,浏览着评论区“姐妹好勇”的说辞,我的容貌焦虑可能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纾解,甚至会神采奕奕地宣称“我也与素颜和解了”。但扪心自问,这样的“和解”,究竟源于对自我的悦纳,还是盲目攀比后获胜的优越感在作祟?
我们之所以对女明星的素颜状况如此好奇,说到底也是想看看褪去精致妆容的外壳后,她们的容貌是否比普通人更优越。上一秒引以为傲的“和解”心态,在下一秒可能就会遇挫。由此,建立在攀比心理上的焦虑感不会减弱,只会加深。
其实,进行正面比较本无可厚非,它有助于增进对自我的认知,但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攀比的沼泽中越陷越深——小时候比成绩,长大后比学历,毕业后比工作,动辄“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无休止的攀比让我们身心俱疲,一旦“被比下去了”,就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
从外貌到学业,从工作到生活,我们似乎从小到大都被嵌套在互相攀比的框架体系中,总是被困在名为焦虑的迷雾中打转,却看不清真正的对手到底是谁。鼻梁高一点或低一点真有那么重要吗?高考多一分少一分真的决定命运吗?房子大一点小一点真的影响生活的舒适度吗?
回到“与素颜和解”这一倡议,我们当然可以说它是个狭隘又充满偏见的伪命题,是流量时代的消费陷阱,是男权社会的性别凝视,但在诸如此类的宏大叙事下,作为个人的我们也应当进行反身性思考,想想自己是否存在常与他人暗中攀比的思维惯性,又是否因此平滑地陷入了他人预先埋设的陷阱。相对于较难实现的“反焦虑”,我们也许可以先回溯到问题的源头,思考自己“为什么会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