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梦回潇湘——四天三夜永州深度游

2022-04-09 19:56:44 红网时刻

永州,雅称“潇湘”,为潇湘二水交汇处,其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永州市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奇峰秀岭逶迤蜿蜒,河川溪涧纵横交错,山岗盆地相间分布,都庞岭、越城岭屏障于西北;萌渚岭雄踞于东;阳明山、紫金山拦腰穿插于东西;湘江横穿,潇水纵贯,又有东安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老山界)、双牌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宁远九嶷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夏层铺镇。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勾蓝瑶寨。

秦时便于永州置零陵郡,其名来自于舜葬于此,为华夏第一陵,《史记·五帝本纪》所载也能与之相印证:“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图片

永州市宁远县文庙。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柳子庙。

而在这永州、零陵一地两名两千余年建城史、建制史中,留存了以零陵柳子庙、宁远文庙、祁阳浯溪摩崖石刻、江永上甘棠古村、玉蟾岩遗址为首的34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亦有以江永女书、盘王大歌、瑶族长鼓舞、祁剧、祁阳小调为代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之有黄盖、蒋琬、怀素、周敦颐、何绍基等名仕大儒;还有李达、陶铸等革命先驱;更有柳宗元谪居于此十年,留下《江雪》《捕蛇者说》“永州八记”等华文诗赋,令永州为世人所知。永州无愧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称。

此外,永州北通长江南联灵渠,沟通湘桂接连湖广,往西南也是交通便利。加之永州是小刘的家乡,榛子又尚未游玩过,我们便以永州为第一站开始我们的西南自驾环线。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香零山。

508.jpg

永州市零陵区钴鉧潭。

507.jpg

永州市零陵区小石潭,“隔篁竹,闻水声”。

505.jpg

永州市零陵区迴龙塔。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上甘棠村。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上甘棠村文昌阁。

504.jpg

永州市江永县上甘棠村步瀛桥及文昌阁·归牧。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勾蓝瑶寨石鼓登亭。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女书园。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女书园。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女书园,子·女书“福”字灯笼。

图片

永州市宁远县云龙坊及王氏虚堂。

图片

永州市宁远县文庙大成殿柱廊。

图片

永州市祁阳市浯溪公园浯溪碑林。

行程路线

Day1:零陵:香零山——柳子庙——小石潭——迴龙塔

Day2:江永:女书文化博物馆——上甘棠古村

Day3:江永:勾蓝瑶寨——宁远:王氏虚堂——宁远文庙

Day4:祁阳:浯溪碑林

风雅零陵

第一日清晨,吃过砍肉粉,我们便开启了永州之行。而永州行,自当始于故郡零陵。零陵得名于舜葬九嶷。《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零陵城拥潇湘二水,负东西两山,怀永州八景,周家大院起,文武双庙全,是仙姑旧府,为怀素故里,又有柳子谪居十年,诗文华赋名扬天下,当得是历史文化名城。

——没有烟雨的香零山

过了南津渡大桥,顺着潇水河往东入香零山村,稍行几步便能见着孤岛一般的香零山。潇水曾是湖南南部的交通要道,这香零山可谓是其汇入湘江前最后一道要冲。

平日里香零山显于水上,行船易躲,而若大水没过石矶,香零山便成了危险的暗礁。清末,人们在山上建起观音阁,加高山体,使香零山免于被潇水没过。从此,这一间楼阁,一盏孤灯便守护着往来行船。

若是阴雨霏霏、烟雨氤氲,香零山孤立于潇水之中,便是永州八景中“香零烟雨”之景,亦是潇湘八景之首那“涔涔湘江树,荒荒楚天路。稳系渡头船,莫教流下去。”的潇湘夜雨。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香零山·雨。

若是晴好天气,香零山与湖水相映,则是另一番明朗澄澈的景象。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香零山·晴。

来到潇水边,远远看到香零山和其上的观音阁,我就惊异于其奇异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建筑形制。虽然不是烟雨时节,晴好天气下的香零山却显得格外秀美。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香零山·晴。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香零山·晴。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香零山·潇水畔。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香零山·潇水畔。

唯一的遗憾是香零山地处零陵机场禁飞区,无法使用无人机,香零山极美的航拍镜头也只能在《航拍中国》中去体会了。

——探访柳子庙,重走小石潭

图片

自香零山出来,沿潇水而行,不多时即至柳子街,于蒋永记国宴东安鸡馆就餐后顺柳子街行百余步便见着柳子庙那飞扬的翼角。柳子庙临愚溪而负青山,幽静古雅,风物宜人,始建于北宋仁宗至和三年(1056),经历代重修最终重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改革失败而遭贬至永州谪居10年,其间写下《永州八记》《江雪》《捕蛇者说》等华文诗赋,使永州声名远播,又因心系民众而广受百姓爱戴。而这柳子庙正是永州人民为纪念柳宗元所建。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柳子庙。

柳子庙为砖木结构,三栋进深。前栋为戏台,歇山重檐,古朴庄严。台顶脊有瓷葫芦,泥塑云龙栩栩如生。翼角飞扬,鳌鱼凌空戏尾形象逼真又颇具地域特色。檐柱间饰有凤凰、麒麟等木刻浮雕,精美绝伦,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503.jpg

永州市零陵区柳子庙·戏台。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柳子庙。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柳子庙。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柳子庙。

往内走为中殿,现已辟为柳宗元纪念馆陈列室,生动形象地向人们介绍了柳子生平与业绩建树。过中殿前厅再拾级而上便为正殿,殿中圆雕柳宗元大理石座像,其面貌清癯,神采奕奕。殿后陈有历代碑刻,最为珍贵的是韩愈撰文、苏轼书颂柳子政绩的《荔子碑》,因有唐宋八大家之三,后人誉称为“三绝碑”。又有明首辅,青词宰相严嵩出使桂林还朝时特意转道永州拜谒柳子时所书《寻愚溪谒柳子庙碑》,严嵩虽巨贪大恶,然其诗文书法均为上乘,此碑又为其存世唯一真迹,值得一看。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柳子庙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柳子庙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柳子庙。

出柳子庙,沿零陵古城柳子街上行,过钴鉧潭和西小丘,再往上就是小石潭,一路都有导览。这是柳宗元写的《永州八记》中的《钴鉧潭记》《西小丘记》及《小石潭记》所在的地方。光影婆娑,竹子摇曳,正如柳宗元笔下的景象。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钴鉧潭。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钴鉧潭。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小石潭。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小石潭。

正是“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小石潭。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小石潭。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小石潭。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小石潭。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小石潭。

——廻龙夕照,漫步湘江

逛完小石潭,本欲往萍洲书院去,不想时值淡季又临近黄昏,拼不着上岛游船,只得作罢。于是抱着看不到“萍洲春涨”,那便去看“廻龙夕照”的念头,驱车至位于潇水东岸的廻龙塔下。该塔于明万历甲申年(1584)为镇水患而建,为砖石结构八角七级宝塔。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迴龙塔。

初见不甚惊艳,细细看去便被那明丽的蓝白颜色深深吸引。塔二层以上,为砖石结构,二、四、六层上均设平座,三、五层设腰檐。平座面用八方石板铺作,平座和腰檐下设斗拱,斗为砖制,拱为石作,从塔身上层层挑出,成为支承平座和腰檐全部重量的组合悬臂梁,同时对塔身起到艺术装饰效果。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迴龙塔。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迴龙塔。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迴龙塔。

塔底层用青石条建造,门额题有“廻龙宝塔”行书四字。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迴龙塔。

图片

永州市零陵区迴龙塔。

塔下终是难窥全貌,遂至对岸以待日落,然而来回寻觅也找不到能避开民房建筑的角度,想来现如今观“廻龙夕照”还是得泛舟于潇水之上罢。只得抱憾而归,“萍州春涨”与“廻龙夕照”也只能留给日后罢。

魅力江永

第二日清晨,我们品尝过宁远禾亭水粉便奔向今后两日的目的地——江永。江永县拥有“女书文化之乡”“中国香柚之乡”的称号,古称永明,秦时立县,历史悠久,在县夏层铺镇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村古榭沐县治遗址上甘棠村;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习俗。

——女书:书写女性秘辛的隐秘文字

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镇一带有一种神奇的妇女文字——女书,这是世界上唯一存在的女性文字。从前看过李冰冰和全智贤主演的《雪花秘扇》,对电影中女性间隐秘的独特沟通方式“女书”有一些印象。此行就去拜访女书博物馆,了解更多关于女书的内容。

从永州市区驾车两个半小时左右,从江永县区驾车半小时左右抵达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进检票口之后,会经过一座吊桥,在桥上可以拍到村落的风景。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女书园。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女书园。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女书园。

进博物馆就能看到用女书书写的照壁。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女书园。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女书园。

馆内有一个学堂,如果运气好赶上开课,还能学习女书读音和书法。可惜我们去的时候刚好赶上斗牛节,工作人员忙着参加活动,疏于为我们讲解女书文化。自行参观展馆,也能感触颇深。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女书园。

灯笼上是女书写的“福“字。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女书园。

在旧社会父权话语体系下,无条件接受汉字教育的农村女性饱受压迫,女性之间便用女书来互通讯息、互诉衷肠。女书的内容多为倾诉自己悲苦的生活,获得共鸣和抚慰。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女书园。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女书园。

在当代中国社会,男女一同接受汉字教育,也就不需要和汉字区分开来的女书的存在。在我看来,对女书应当持有的态度,不仅仅要保护并传承传统文化,更要牢记女性苦难的历史,促进性别平等。

——上甘棠:桃花源般的千年古村

去完女书园,我们一行人回到江永县城女书大酒店稍作休整,小憩后再前往今日的第二站——上甘棠。客房内有江永摄影集供客人闲暇时翻阅,随手翻去,便被夏层铺镇附近如画般风景所惊艳,查看地图又与上甘棠顺路,遂决定前去拍摄。

从江永县区驾车到上甘棠半小时左右,325省道两侧青山如林,群峦如嶂,确如书中那般。遂至夏层铺镇前停车试飞,或是因为起飞点还是太远,所摄不如书中那十里画廊,不过这万峰之中村落悠然,却也颇有意思。复上路,道两侧夏橙都已快成熟,明晃晃、橙艳艳地挂了一路,又平添一分景致。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夏层铺镇。

上甘棠村位于江永县夏层铺镇,是湖南省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千年古村落之一。一千多年来,村名未改,建筑布局未变,200多幢明清古建筑保存至今。村里现有四百多户居民,几乎都是周氏族人,周氏先人自宋代以前就开始定居上甘棠村,世代繁衍。

此外,上甘棠村作为潇贺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在过去维系着永州与贺州的交通商贸。从航拍看去,上甘棠村建筑肌理保存较好,想必也是族人千百年来悉心维护的成果。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上甘棠村。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上甘棠村。

上甘棠村口有文昌阁,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文昌阁一、二层用青砖砌筑,三、四楼为木作,青瓦铺就重檐歇山顶,造型古朴大气而庄重稳定,现如今已是上甘棠村的一张名片。文昌阁西曾建有濂溪书院,现为上甘棠小学。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上甘棠村文昌阁。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上甘棠村文昌阁。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上甘棠村上甘棠小学。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上甘棠村步瀛桥及文昌阁。

与文昌阁交相辉映的步瀛桥是一座建于宋靖康元年(1126)的三孔石拱桥,这座千百年来维系着上甘棠村古驿道的石桥神奇地坍塌了一半而未修缮。相传“石落官出”,每掉落一块石头就会出一位七品以上官员,据上甘棠村博物馆介绍,如今砖石已掉落一百零一块,而村里也恰好出了一百零一名官员。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上甘棠村步瀛桥及文昌阁。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上甘棠村步瀛桥及文昌阁。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上甘棠村步瀛桥及文昌阁。

村子依山傍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仿佛世外桃源。待到黄昏日分,村民们纷纷结束劳作归来,落日余晖下,牛群悠哉游哉,缓步而行,好一派田园牧歌风光。而村内商铺临街高高的柜台,也正是为了方便潇贺古道上往来马帮交易而设置。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上甘棠村。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上甘棠村。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上甘棠村。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上甘棠村。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上甘棠村。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上甘棠村。

村子外围又有建于宋朝,采用石榫卯结构的寿隆桥,可惜桥面去年毁损尚未得到修葺。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上甘棠村寿隆桥。

村口潇贺古道故地月陂亭有摩崖碑刻林立,有一石壁上刻有文天祥手迹“忠孝廉节”,以勉励族人。从上甘棠回到江永县城已是天黑,在女书酒店下瑶山油茶店喝一锅油茶,吃几碟小吃,再在幽静的县城里走一走,闲适而惬意,便休息去,期待第三日的行程。

——勾蓝瑶寨:保存完好的原生态古村落

第三日早晨起来,整个县城都浮着一层薄雾,拉开窗帘恰好看见一轮红日从远远的天边,自山间雾中升起,煞是好看,可惜手边没有长焦镜头没能拍下。

在酒店边小店里嗦碗卤粉便启程去往勾蓝瑶寨,一路上仍是晨烟弥漫,雾漫于群山之间,又飘飘然而上,宛若仙庭。根据昨日踩点成果,我们行车至325省道与上甘棠匝道交口停车拍照。无人机飞过一片山头便见着图册上一样的风景,水田如镜,群山如画,又有晨雾漫漫,当得是十里画廊。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夏层铺镇。

路边又有油菜花丛丛,用相机拍去也是极美。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夏层铺镇。

收好设备复驱车上路,在山野田间穿梭不多时便到了勾蓝瑶寨入口。相传瑶寨寨子的祖先为躲避压迫与战祸至此,今日入这万座大山方知使然。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勾蓝瑶寨。

勾蓝瑶寨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兰溪瑶族乡,是江永县“四大民瑶”之一勾蓝瑶的聚居地。寨中存碑百余,其中有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碑刻曰:“予祖昔居万山中,山勾联透,溪水伏流,色蓝于靛,故名勾蓝”,这或便是勾蓝瑶名称由来。

勾蓝瑶寨保留明代、清代的民居300多栋,又有社坛土地、舞榭歌台、凉亭桥梁等小景观;有盘王庙、相公庙、水龙祠、关公庙等大型建筑,其中水龙祠保留明代壁画百余方,描绘了瑶民的宗教信仰与祭祀活动;此外,勾蓝瑶寨还有独特的“洗泥节”民俗与女子上门提亲的“勾郎配”习俗。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勾蓝瑶寨石鼓登亭。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勾蓝瑶寨石鼓登亭。

自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勾蓝瑶瑶民先祖为朝廷招安以来,便修建起了一座三道防御的城堡式瑶寨。第一道为把守粤隘,依山势修建的9座石砌城门及石城墙,全长两千余米,现存近千米;第二道则是遍布主路入口的关厢与守夜屋,可惜关厢均已损毁,守夜屋亦仅存槐木下守夜屋与麻斋圩守夜屋两座;第三道为姓氏门楼与巷道门,进一步加强寨子的防御与管控。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勾蓝瑶寨守夜楼。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勾蓝瑶寨守夜楼。

勾蓝瑶寨作为第八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保护状况较好,原住民生活脉络也未受到影响,仍维持着原有的生活轨迹,洗衣、耕田、养鸡,田间地头、堂前屋后也都是从前模样。适逢年后淡季,年轻人或都外出务工,寨子更显幽静,却是踏青散心的好去处。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勾蓝瑶寨。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勾蓝瑶寨。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勾蓝瑶寨。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勾蓝瑶寨。

寨中随处可见的标语、政策、伟人头像虽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湮灭,但那些斑驳的寨墙与照壁无不在静静地诉说着过去。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勾蓝瑶寨。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勾蓝瑶寨。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勾蓝瑶寨。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勾蓝瑶寨。

图片

永州市江永县勾蓝瑶寨。

小刘曾于2018年国庆时来过勾蓝瑶寨,彼时尚无新冠肆虐,恰逢佳节,寨子里炊烟袅袅好不热闹。而此次去时,寨中仅一家餐厅开门迎客,且餐馆上下也只有一人忙前忙后,尽显萧条。

虽是腹中饥饿,却也只得出景区至附近镇子寻觅吃食。在镇上小学对面寻了家小炒店炒几个菜,却是出乎意料的好吃。饭后见为时尚早,若是直接返回冷水滩不免有些可惜,便一致决定往宁远去。

文化宁远

宁远历史文化悠久。《史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夏朝时便有为纪念舜帝而建于九嶷山的舜帝陵,成为“中华第一古陵”,零陵也或得名于此。毛主席也有诗云“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既表现了宁远、湖南的美景与历史典故,也抒发了伟人的家国情怀。可惜本次出行由于时间关系没能安排舜陵与九嶷山。

或是舜帝庇佑,亦或是受这般家国情怀的影响,宁远历史上曾孕育出唐代湖广第一状元李郃和宋代特科状元乐雷发,84名进士,居湖广各县之首。

沿厦蓉高速行驶近1小时,于宁远南下高速,再沿348省道行驶一刻便到了宁远县路亭村,往村中心稍行一段便能见着宁远之行的第一站——装饰华美、雕刻繁复的云龙坊及王氏虚堂。

——王氏虚堂,官宦辈出

位于宁远县路亭村的云龙坊及王氏虚堂,是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龙坊始建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为旌表该村明弘治七年(1494)进士王性而建。坊为全木结构,四柱三楼木质牌坊,平面为八字形,主楼为歇山顶,上覆小青瓦,檐下饰七层如意斗栱,有精美木雕花卉、人物、龙狮装饰,以牵枋与王氏虚堂大门相连接形成整体。

图片

永州市宁远县云龙坊及王氏虚堂。

图片

永州市宁远县云龙坊及王氏虚堂。

斗拱下木坊上,装饰着木雕“九八仙”,即八仙与寿翁。为什么会在这座表彰进士的牌坊上,装饰这种“九八仙”呢?我们常说“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寓意的是聪明与智慧。能进士及第之人,自是颇具智慧。南极仙翁代表长寿,古代有“智者寿”之说,“九八仙”就寓含了“智者寿”这种意思。

图片

永州市宁远县云龙坊及王氏虚堂。

王氏虚堂原为王氏宗祠,后为明、清两朝祭祀舜帝陵官员用膳之地。堂由四进院落、三座厅堂组成,穿斗式木构建筑。

图片

永州市宁远县云龙坊及王氏虚堂。

图片

永州市宁远县云龙坊及王氏虚堂。

虚堂正门与厢门均绘有说唐人物,除秦琼尉迟二门神外还有程咬金、裴元庆、尤俊达等人,颇为有趣。

图片

永州市宁远县云龙坊及王氏虚堂。

——宁远文庙,尊师重道

自路亭村出来,向北不到半小时便进了宁远县城,而文庙正处在县城中心,倒也显示出宁远人尊师重道之心,也难怪这偏远小城能出那么多状元、进士。

图片

永州市宁远县文庙大成殿。

历经十年浩劫,全国文庙毁损严重,但宁远文庙却幸免于难。在我国现存的文庙建筑(含孔庙、文宣王庙、学宫、夫子庙、先师庙)中,始建于宋乾德三年(965),重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的宁远文庙保存完整程度仅次于曲阜孔庙,其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后殿秩序井然,也是中南六省中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庙建筑。

501.jpg

永州市宁远县文庙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

500.jpg

永州市宁远县文庙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

图片

永州市宁远县文庙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

图片

永州市宁远县文庙大成门-大成殿。

图片

永州市宁远县文庙大成殿。

图片

永州市宁远县文庙。

宁远文庙以精美的石雕著称,特别是20根整体高5米的灰色大理石蟠龙舞凤石雕柱采用高浮雕镂空工艺,精美绝伦。而这凤柱为孤例,放眼全国古建筑也绝无仅有,堪称国宝。

图片

永州市宁远县文庙大成殿柱廊。

图片

永州市宁远县文庙凤柱。

大成殿门板亦刻有凤凰图案,或凤凰相戏,或龙凤呈祥,与殿前凤柱相映成趣。

图片

永州市宁远县文庙。

日渐西斜,光影打在文庙的红墙上、柱廊间都颇为好看。

图片

永州市宁远县文庙。

图片

永州市宁远县文庙。

图片

永州市宁远县文庙。

文庙出来日已西沉,便结束这两日的出行,直接返回冷水滩就餐休息去也。

艺术祁阳

祁阳因地处祁山之南而得名。稍作休整之后,我们开始了在永州的最后一天行程——浯溪碑林。

——璀璨的浯溪碑林

浯溪北临湘江,地高势爽,溪水穿越崖涧,滋林泽堂,溪清江碧,水跃浪扬。其临江一侧有三大摩崖——虚怀崖、峿台崖、吾(广吾)亭崖。浯溪怪石嶙峋,湘清溪秀,苍崖绝壁,岿然突兀,与澄碧的湘江相映成趣。革命先驱陶铸同志生平事迹陈列馆亦位于浯溪公园内,吾辈当以之为楷模,瞻仰学习。

自唐朝元结开创浯溪摩崖石刻以来,文人骚客、达官贵人纷至沓来,或道经浯溪,或慕名赏鉴,读碑识颂,运笔抒怀,吟诗作赋,摩石题刻。历经一千二百多年陆续题刻,使浯溪满山皆字,无石不诗,成为南国摩崖第一家,现仍存摩崖石刻505方。更有元结所作,颜真卿书《大唐中兴颂》碑因“文绝、字绝、石绝”称三绝碑,又因其年代之古、碑面之大、字数之多、书艺之妙、文章之奇以及现状之完整堪称全国三绝碑之冠。

202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曾举办特展“摩崖上的中兴颂——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便是以浯溪摩崖石刻、《大唐中兴颂》碑拓片为核心展品。可惜浯溪公园内《大唐中兴颂》碑外罩玻璃,不便拍摄,只得寻拓片图以供观瞻。

图片

《大唐中兴颂》拓片。图源:https://www.sohu.com/a/324219159_258370

自峿台上山,山道蜿蜒,两旁怪石丛生,然稍平整之处均有石刻,一路探寻赏读也颇有趣味。至山巅虚怀阁,观湘江奔流,又有清风拂面,好不自在。

图片

永州市祁阳市浯溪公园。

自虚怀阁转下直至水面,方至浯溪摩崖精华所在,既有闻名天下的《大唐中兴颂》碑,又有《大宋中兴颂》《大明中兴颂》,有唐代元结所作《老三铭》,亦有跨越前年清代吴大澂所作《新三铭》,更有米芾、黄庭坚、董其昌、何绍基等名家大作,当得是书山,堪称露天书法宝库。

图片

永州市祁阳市浯溪公园

此外,浯溪有异体字6方,有宋代永州通判柳拱辰所书“夬”符,有民国祁阳人文嵩儒以圆钱、元宝和仙桃所创“福禄寿喜”四屏与“天下太平”一碑,甚是有趣。

图片

永州市祁阳市浯溪公园“福”。

图片

永州市祁阳市浯溪公园“禄”。

图片

永州市祁阳市浯溪公园“寿”。

图片

永州市祁阳市浯溪公园“喜”。

图片

永州市祁阳市浯溪公园“吕仙寿屏”。

浯溪出来时近正午,便返回冷水滩往百年血鸭店品尝血鸭。饭后往湘江边、浮桥上散散步便回家休整,准备正式开启西南之旅。

美食篇

图片

永州砍肉粉。

图片

屈麻子牛肉粉。

图片

湘南红鲜鱼粉。

图片

佬佬卤粉。

图片

江永油茶。

图片

江永灰水粑。

图片

江永狗屎粑。

图片

江永船头粑。

图片

宁远血鸭。

图片

小刘外婆做的东安鸡。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榛子小刘在路上 编辑:陈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