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记录·抗疫瞬间③ | 每天奔波协调 只为让队员有更强的战斗力

2022-03-29 17:12:10 红网时刻

编者按:抗疫“战场”,医务人员义无反顾、逆行而上,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不惧风险、请战一线,党员干部冲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用舍生忘死的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哪些人、哪一瞬间让你特别动容?红网时刻记者从每天拍摄的大量现场照片中选出一两张最让人印象深刻的画面,对当事人进行回访,挖掘图片背后的故事,聆听抗疫一线人员的声音。

1.jpg

红网时刻记者 杨伶霞 辰溪融媒记者 向辉 怀化报道

“琳姐,茶园社区站点今天需要采样的人增多了,采样物资不够,需要尽快增援。”

接到请求增援电话后,辰溪援怀医疗队医务人员领队陈琳立刻与后勤人员联系,马上送一批物资前往该站点。

自驰援怀化以来,陈琳就一直在各站点奔波,看是否还需要什么物资,有没有什么紧急情况需要处理……

3月26日,这已经是她来怀化的第八天了,“经过前两天的磨合,现在团队运作已经非常顺利了。”

原来,3月18日下午,接到要驰援怀化主城区的任务后,辰溪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县人民医院考虑到陈琳有过疫情防控工作的经历,随即通知她即刻启程,随各医护人员驰援怀化,负责带好这支团队。没来得及多想,也没跟家里任何人说,陈琳背个包就往大部队集结的地方赶去。

“接到电话已经下午四点多了,那时我们还在医院开工作会,电话那头说事态紧急,所有人必须下午五点前在刘晓公园集合。”

作为领队,陈琳得马上熟悉整个团队和即将开展的工作情况,面对一百多号团队成员和即将开展工作的9个社区、37个站点,如何分配人员、物资,并把物资及时准确的送到各站点成为了当时陈琳首要考虑的事情。于是,在车上,她就开始熟悉情况并对任务进行分配。确保了团队成员当晚到达怀化后迅速在各站点开展第一轮核酸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安顿好这批人员后,第二天,接到任务,陈琳又返回辰溪,再带一批医护志愿者前来支援。

作为领队,陈琳不仅要考虑人员、物资的安排,更要考虑如何把他们安排好。

有医护人员,一米八几的大个子,身材偏胖,虽然穿着一米九的防护服,但行动起来脖子还是会觉得勒,而且如果身体有部分露在外面,对他们也不安全;

一些手掌比较大的男性医护志愿者,戴着常规手套手指就勒得慌,一天下来手指都麻木了;

有的站点人数多,工作量大、时间长,一些太胖或者太瘦弱的医护人员可能撑不住……

一个个影响团队战斗力的小细节被陈琳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一个个寻找解决的办法。

防护服太小,那就向领导汇报,从其他地方调派更大的码给他们换上。

手指勒,那就尽量分配所需时间少的任务,让他们不用戴太长时间,同时,还在积极协调,是否能找到更大码的手套。

工作量大、时间长的站点,尽量安排体力好、扛得住的人上,同时,将任务量小、完成得早的站点人员适时加入到工作量大的站点进行增援。

……

一处处小细节的考虑,一个个暖心的安排,解决了辰溪医护志愿者团队的“后顾之忧”,保证了他们旺盛的战斗力,让大家得以安心顺畅的做好每一项工作。

“现在每天都辗转于各站点间,统筹着这三百余人的调度工作,家人是完全顾不上了,我甚至直接回电话告诉他们,要没什么重要事情不要给我打电话,我实在没时间聊天。事情千头万绪,虽然我全身心投入,但肯定也还有一些没做好的地方。可是,当我看到团队有几组医护人员从早上八九点到采样点,下午四点才结束,一直没有换过人,也没有换过衣服、手套,脱下防护服后,看着他们脸上深深地印痕、泛白的指尖,我即心疼又感动,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仍没有一句抱怨。”

“为大家骄傲的同时,内心更渴望能再为大家做点什么,能让他们不这么辛苦,哪怕一点也好。”

记录·抗疫瞬间① | 满脸印痕 爱美的她说不怕!有自己的小秘方

记录·抗疫瞬间② | 手捧蛋糕眼泛泪花 想念家人更感谢“战友”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杨伶霞 向辉 编辑:何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