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青 (北京大学)
近年来,除了绩点、课外实践等传统内卷项目,是否拥有多份名头响亮的实习,也成为学子们在激烈竞争的内卷大军中,能否获得一丝胜算的重要指标。实习要趁早,在愈演愈烈的就业竞争下,怀着“赢在起跑线”的心理,越来越多的大一大二学生,也选择提前加入实习队伍。这些低年级本科生学生,未曾深入反思本专业的实习之于职业生涯的联系,便被焦虑推着走,在该扎实打好专业基础的阶段过早地职业化,带来了很多问题。
很多实习岗位的职位描述被宣传话术包装,呈现出“核心业务对接”“独立负责版块”等诱人的条件,但同时“一周4-5天到岗”且工作强度高。为了简历上漂亮的一笔,一些课业繁重的低年级大学生选择白天翘课上班。在有限的休息时间内匆忙弥补的作业,考前突击完成的期末考核,无论是好课或水课,其学习质量都难以保证,学业水平必然受到影响。然而,从实习生们的反馈看,投入与回报并不匹配,牺牲学业并没有提高专业实践能力。这些提供给非毕业生的实习,更多只是正式员工们不断用单调重复的工作,试探着这些实习生们的精力底线,而非能力上限。最终,低龄化的实习生不可避免陷入学业与工作的双重压迫之下,产生沉重的疲惫感,甚至两头不讨好。
什么都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口口相传的竞争观一定是对的吗?这值得我们深思。以重视实践的新闻行业为例,新生很快会焦虑地发现业界的媒体创作翻新快于校内,也许选择和无数前辈一样外出实习者不在少数。然而,以流量推动的技术更迭和创新形式速度之快,短期的实习可以跟进多久呢?快速上手也警示着门槛不高的危机,毕业时那些“上手的技能”可能早就被迭代了。相比之下,以不变应万变的仍是高质量的内容本身。大学的专业训练和教育是为一个人一生作准备的,静水深流,在这个阶段就要做好这个阶段的训练,把知识之根扎深,切不可舍本逐末。
在当前,在职场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求职者能力以及学历的含金量,而低年级实习生们可能会两方面都占不到。一方面实习挤占了大部分学习时间,实习生在学生和员工身份的频繁转换下,无法将持续连贯的精力投入学业中,这对学生的课业成绩和专业技能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提供给低年级实习生的工作往往在能力提升上效果有限,只是一个“人手”罢了,而不是成就“人才”“人物”的创新工作,低门槛的实习锻炼并不能成为日后的求职优势。
因而,对于尚欠缺专业能力和技能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想要拥有更多更好的职业机会,应该先抓住学业发展潜力被挖掘和培养的时机与出口,努力在专业能力上更上一层楼。同时主动出击大量获取信息,拓宽行业视野,精选具有技能或技术培养性质的岗位实习,从根本上以自己的质量战胜他者的数量,真正回归到实习的本质,做到“习”以致用,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选择用高频且短暂的实习经历填满简历的空白,陷入数量可观而质量堪忧的“假性”治疗。
实习是一座围城,寻求突围的人们需要做的并不是“进与出”“早与晚”的选择。大环境越是喧嚣浮躁,越是要避免自己陷入方方面面的“比较”,摆脱“早起鸟可吃好虫”的跟风心理,踏踏实实地着眼于自己的所成与进步。要在审慎的自省中学会扬长避短,在现实的包裹里扎实地完成专业学习,用真才实学和热爱破除低龄化实习焦虑的“障眼法”。
早起的鸟儿可能吃到好虫,也可能无虫可吃。在该扎根的阶段却去充当可被替代的人手,如此实习可能会使学生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过早被浮躁和功利所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