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智慧赋能适老化改造 携手银发跨越“数字鸿沟”

2021-12-02 15:27:19 红网时刻

图片1.png

老师耐心指导老同志操作智能手机。

红网时刻通讯员刘姣长沙报道

智能时代的发展带来无远弗届的力量,为人们带来更多获得感。对老年人来说,智能化手段既可能是感受新生事物的媒介,也可能是横亘在现实生活中的一道“数字鸿沟”。

日前,中央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其中包括对线上线下的各种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

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中,围绕老年人关注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湖南开放大学党委要求老中青三代力量同频共振,集合发力,进行一系列适老化改造。

今日的智能生活,如万山初醒。老人晚年生活与智能生活应该是相济相成,抵掌共生,在智慧赋能适老化改革,突出老年需求为导向,如在山中点亮了点点灯火,为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指引了方向,既照见了年轻一辈的善意,也温暖了老年人的心房。

适老化平台赋能 线上采购更便捷

老同志唐老退休后喜欢去附近的超市帮家里添置些物品,互联网开发的各类“码”却让老人犯了难。

“健康码”为社会构筑了一道安全的防线,却将不能熟练操作智能手机的老人挡在了门外。手机上的智能操作要求,从哪个位置进入、怎么滑动,比他们想象得还要复杂。唐老说,“经常忘记扫一扫的位置,在超市门口操作就是大半天。”互联网时代下超市的“付款码”借用高效的信息化手段大大节省了消费者购物的时间,现实是超市里的自助服务窗口多了,人工服务窗口少了,排队的人更多了,这也成为很多老年人的“迫不得已”。面对智能时代的尴尬,许多像唐老一样的老年人选择了“沉默”,他们多是将原因归于自己“跟不上时代”“给大家添了麻烦”。

为了解决老同志外出购物难题,学校相关部门“身体力行”,积极“试水”,勇于“尝鲜”,开通各类适老化平台。

“请问有香芝麻油吗?我买两瓶。”“请问我订的牛奶和麦片到货了吗?”在学校离退休工作处创建的食堂购物群中,已经吸引100余名退休教师加入进来,每天都会接到数条学校离退休教师发来的求购信息,第一时间群内的工作人员即会给予回复。退休老师赵老师接过刚刚购买的大米和香油,笑称“这里就是我们的后勤保障仓库。”

为方便老同志就近采买与食堂就餐,学校在校园卡支付平台专门设立操作简洁的“离退休电子账户”。退休教师胡老师来到食堂就餐,在手机桌面就能一键点开“离退休电子账户”,2秒钟可以看到食堂各窗口最新的菜品,点击心仪菜品加入购物车即可消费。通过电子账户老同志既可以采买急需的生活物资,也可以在食堂订餐点餐。电子账户背后依托的是大数据分析以及物联网等技术,通过电子账户收集到老同志的饮食偏好信息与购买偏好,学校还将及时调整服务,真正把实事办到老同志的心坎儿里去。

校长杨斌说,“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智慧助老政策和保障措施,建立健全适老化改造的长效机制,多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献爱心,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将大力弘扬和传承传统敬老文化、增强全体师生的敬老意识,形成尊老、爱老、佑老、助老的良好氛围,真正让老年人在数字时代‘不掉队’,充分感受数字时代的温暖。”

因为学校的主动作为,老同志购物难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将“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到实处,为校园夕阳漾起一抹暖意。不久,全校的智慧助老服务得到了中青年师生的响应。

技能反哺赋能智能设备操作更省心

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的重要一环,智慧赋能适老化改革,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不是出自对老年人的悲悯,而是出自对社会数字化趋势与社会老龄化趋向的双重救赎。

“现在挂号不用去窗口排队了,解决了我最头痛的事。”“请一定教会我怎样刷二维码乘地铁。”今年4月开始,学校离退休工作处携手学校团委“二十六度半”青年公益协会共跨“数字鸿沟”,开展离退休老教师智能手机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拥抱智能时代。

结合老同志的实际需求,校团委组织学生志愿者采用了一对一辅导的方式,帮助离退休老教师们熟悉智能手机中就医挂号、邮寄下单、公共交通支付等应用程序的操作。培训中,志愿者热情周到、耐心细致的服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点赞,老同志黄老说:“感谢同学们,这次学习太及时了!”

学生志愿者将适老服务常态化,每周五下午定期为离退休老教师提供智能手机培训服务,以满足广大离退休老教师对智能手机的使用需求,并根据需要开展其他形式丰富的关爱离退休老教师志愿服务活动,打造“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校内居家养老模式。

全省开大系统各分校响应省校党委部署,积极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走向深入,纷纷将“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系列课堂”开进社区,开到了老人的家门口。

在培训现场,授课老师现场讲授实用的智能技术,在课堂上建立学习交流群,及时解决现场老年学员们提出的各个问题。老年学员们人手一机,边学边用,踊跃提问,个个笑逐颜开,现场气氛热烈。

老年群体在各类活动中,学会适应变老后的生活并调整自我认同,重燃生命热情,中青年志愿者也在助老过程中,逐步纠正对老年群体的漠视和偏见,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

副校长汤筱飞表示,“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智能时代如何让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是学校应担的责任。在本次‘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中,学校各相关部门关注智能时代下老同志的日常生活,帮助解决实际生活困难,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实、快乐。”

课程资源赋能 课改助力适老服务创新

学校党委以适老化服务创新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落脚点,做好适老课程研发,“身体力行”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近日,国家开放大学印发《关于“智慧助老”系列课程资源建设及认证工作立项的通知》,我校有3门课程获批立项,其中建设课程2门、认证课程1门。社会教育学院与终身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办公室、信息学院等部门积极组织团队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和教材编写,在系统内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千课进社区”活动。目前在全省共组织开展831场专题培训,36000多名老年人参加,取得较好的成效,推动了老年教育进一步向学科化、专业化发展,提高了老年教育办学质量。

做好适老课程推广,关键在教师。今年6月,学校举办的全省“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课程教师培训,有效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和能力。培训会上,信息学院副教授刘艳介绍了“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课程的培训目标与内容,分析了培训对象特点,并对授课方式方法进行指导,“我们教师需要深入了解老年人心理状态,研发课程要满足他们最真实的需求,授课过程促使他们自我意识的觉醒,更好地运用智能时代的各种方法拥抱新的生活方式,才能让老年人真正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

未来,学校党委还将以老年数字化学习平台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为师生办实事”为抓手持续发力。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为指导,学校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频事项和突出问题,面向广大城乡社区,开展万场以上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专题培训。预计到2023年,累计培训老年人40万人以上。

党委书记谢国保表示,“为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落实落地,学校将继续聚焦老年教育,开展该领域的理论研究,通过课程研发设计的适老化,促进老年人更新观念,提升信息综合素质和应用技能,使老年人愿用、善用、乐用智能技术,享受智慧生活,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好地融入智能社会,以智慧生活托起幸福‘夕阳红’。”

来源:红网 作者:刘姣 编辑: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