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真不是人情淡薄,让亲戚小孩暑假来家里住是自找麻烦

2021-06-16 16:45:58 红网时刻

夏天到了,孩子们又要放暑假了。但凡有一点社会交际,或者喜欢人情往来,特别是老家亲戚多的家庭,在暑假的时候,还要面临一门严峻的人情学考验:照顾亲戚的孩子。

真不是危言耸听。表面上是一个尽尽地主之谊,照顾孩子的简单活。但实际上,你可能毫无察觉地就卷入一场家庭伦理剧里,这其中暗藏各家的道德伦理准则,以及处事态度等等,个中学问大了去了。

遇到懂事的亲戚家小孩还好,你付出了,他记到心里,闲下来的时候,还能帮你洗洗碗打扫打扫,一家和睦共处,这是喜剧收尾;遇上不懂事不省心的,那可真是出钱买罪受。最后,你会思考这种亲情维系成本到底值不值得,这就是略微悲伤的结局了。

在微博上,看到有个博主吐槽亲戚家孩子来家里做客的事情,一对比我自己遇到过的奇葩亲戚,竟感觉有异曲同工之妙。

2222_副本1.png

博主发文吐槽亲戚家小孩。(图片来源:网络)

博主大概讲了几个故事细节:

1、奇葩侄女带个空箱子,跑到叔叔婶婶家白吃、白住、白拿,路费也不管。

2、一边享受着叔叔婶婶对她的好,但在父亲和奶奶面前绝口不提。

3、对于叔叔婶婶的礼物照单全收,而且还主动要求一些超出约定价格的礼物。

4、欺负叔叔婶婶的女儿,完全无视叔叔婶婶对她的包容与付出。

5、回老家一言不合就找婶婶要钱,不给钱就拉黑。

看完后,我也梳理了一下这位奇葩侄女的一些性格特点。

1、边界与分寸感。从文中描述得知,这孩子小学六年级毕业,年龄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这个年龄,基本的边界感应该要有,清楚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在干什么。住在别人家应该尊重主人,应有作为客人的界限与分寸,不该拿的东西就不要拿,纵使对方不是陌生人。

2、基本的社交礼貌与教养。在别人家做客,主人送你东西,是主人作为东道主的客气,你得知道感恩,而不要觉得被送礼是天经地义。因为别人根本没有义务为你付出。而这孩子不顾主人的消费承受力,一意孤行地选了超出约定价格的礼物,回老家也是一言不合就找其他人要零花钱,这是缺少基本的社交礼貌与教养。

3、缺少一颗感恩的心。从描述中可知,爆料的这位网友对这个小女孩还是付出挺多的。可这孩子是吃、拿、要一样都不少,最后还不记叔叔婶婶的好,甚至在自己爸爸和奶奶面前,完全不提这份好,在私底下还欺负叔叔婶婶的女儿。

这篇吐槽文迅速引发一大票网友的围观与热议。

有网友说,遇到这种事情,就该第一时间拒绝。

评论1_副本.png

有网友则说,博主这种操作有点败好感。因为这些行为都是自己默许的,既然默许了,就不要再来埋怨。

评论2_副本.png

也有网友说,这样的社交意义与价值不大,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不一定记你的好。

评论3_副本.png

还有网友说出自己处理该类事情的办法,让人惊叹不已。

评论4_副本.png

还有网友说,不是农村孩子普遍都这样,而是这个孩子不懂事。

评论5_副本.png

网友评论截图。(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仔细看一下孩子的家庭背景,也能分析出原因一二。孩子出生在农村,并在离异家庭长大,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和爸爸和奶奶一起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如果监护人没有给她完整的爱,确实容易在性格上出问题。孩子成这样是家庭教育的失败。无意批判孩子的监护人,但孩子成这样,他们肯定是有责任的。

当然,像这位博主这样的经历,我也有过。反正最后是钱花了,人家还不记你情。人家提着满满当当的东西回家去了,你只能捂着钱包,整理失落的心情。因为你发现,小丑居然是你自己。

所以,对于亲戚要来家里住这种事,直接拒绝就好了。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私人领域,与其在短时间内,在生活习惯和各个层面上与一个亲戚家小孩去磨合,还不如平时在精神层面上,作为长辈多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在适当时机给一些有价值的建议,起码这样来得更有意义。

亲情真不需要在这样你来我往的功利性交往层面体现,你们觉得呢?如果换你们的话,你们愿意让亲戚小孩来你家住吗?

来源:红网论坛 作者:红网论坛@不开心就吃糖 编辑:孟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