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徐特立》:红色基因在湖湘戏曲艺术中的唯美呈现

2021-04-26 11:03:49 红网时刻

花鼓戏《徐特立》剧照。

作者丨伍益中

近日,大型原创革命题材花鼓戏《徐特立》在长沙首演。该剧运用湖湘戏曲艺术形式,生动地讲述了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革命精神的形成过程和丰富内涵,再现了一个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以共产主义为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这出戏从湖南的红色基因中汲取营养,传递出红色精神和革命气质,带领人们重温红色历史,产生了震撼人心、涤荡心灵的艺术效果。

该戏在创作手法上采用纪实为主,把握“大事不虚”的创作原则,截取徐特立革命生涯中“断指沥血”“不惑求知”“追光同道”“赴阵筹军”“长征秣马”“示死传家”“延绵贺寿”“执手乡愁”等8个情绪饱满的片段进行展示。剧中徐特立始终坚持“在劳动人民一边,立志为社会服务”的初心,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抉择。

为呼吁开国会,他“仰天长啸为国殒,特立独行我传承”,断指写血书;为求教育兴国,他在43岁时还远赴法国勤工俭学;为了捍卫自己的信仰,他“指点江山添把手,乱世英雄为国谋”,在白色恐怖之下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他参加了长征,是整个长征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为了革命后继有人,他号召子女们“社稷危亡,匹夫有责;家国苦难,子孙捐躯”……全剧以激情与诗意、再现与表现、写实与写意等这些相互融合的戏曲语汇,展示了徐特立光辉的人生品格。

文艺就是用艺术手段,从历史和现实之中,从事件和人物身上,发现和彰显这些思想价值和精神力量,它是古今一切文艺作品所要努力抵达的思想精神高地。而在各种文艺形式中,花鼓戏凭借其直观性成为与人民群众联系最广泛的艺术形式之一。《徐特立》将党史内容和湖湘戏曲巧妙结合,融党史题材和艺术之美于一体,生动地再现了徐特立“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崇高品质,从而创新拓展了重大主题的表达空间。

音乐表现上,这部戏唱腔悠扬婉转、自然流畅,主要采用了花鼓戏独具特色的川调、打锣腔和小调等声腔,同时还融入了湖南民歌《浏阳河》、陕北民歌《大生产》以及黄梅戏《天仙配》、京剧《状元媒》等音乐元素。这样的音乐设计不仅独具匠心,而且充分发挥了花鼓戏的音乐特长,以特有艺术感染力来表现剧中人物的情感、思想及内心独白,渲染徐特立的革命精神。另外,该戏在伴奏乐器上还增加了双排键、大提琴等西洋乐器,不仅使花鼓戏的表现力得到了丰富和提高,而且以一种独特的舞台音乐方式,叙述剧情,诉说革命人物徐特立的情感、思想及矛盾冲突。

花鼓戏《徐特立》糅合了多种音乐形式,溢出一种花鼓戏舞台表达方式的音乐美,在音乐情景渲染与音响效果应用上较有层次感,凸显了该剧演绎红色题材剧目的艺术构思和艺术个性,也扩大了花鼓戏舞台艺术的音乐表现力。

舞蹈安排上,该剧围绕故事情节的发展,先后设计5段群舞,将舞蹈与花鼓戏融合,使舞蹈与花鼓戏产生“互文”效果。如在“断指沥血”的开场中,一大群学生以及工人、农民、商贾拿着各自的道具,迈着舞步喊着“召开国会”的口号上场,这段群舞为徐特立的闪亮出场作了铺垫。而后,无论是长征爬雪山的群舞,还是大生产开荒拓土的舞蹈,或慷慨悲壮,或喜庆热烈,都显得酣畅淋漓,恰到好处地烘托剧情气氛,深刻体现出当代花鼓戏艺术的美学追求。

舞美和灯光设计上,采用了写意化的表现手法,渲染红色精神,将红色基因注入艺术创作,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多元化的舞台呈现与长沙地域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