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网红芙蓉 | 千古“官街”历经风雨盛景依然

2021-03-29 09:58:06 红网时刻

红网时刻记者 王杨 长沙报道

“芙蓉国里尽朝晖”,芙蓉国是湖南省的代称,芙蓉区因这一雅称而得名。这里是长沙自筑城以来,几千年历史上最核心的中央城区,错综交织的古街老巷,都司、府衙等遗址星罗棋布,无不诉说着昔日的繁华盛景,芙蓉区的“官街”也因此出名。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虽然古代的行政机构早己退出历史舞台,如今,古街老巷蝶变成亲民的生活街区,但是这些千古“官街”依然是老长沙历史文化传承的生动载体,是千年文化积淀的历史名片。

都正街

都正街位于芙蓉区西部,毗邻古时长沙城制高点天心阁,街道全长三百多米,是长沙较好保留下来的历史街巷之一。清初,都司衙门建于这里,都司是当时掌握一省兵马大权的最高军事机构,都正街因此得名。

3.jpg

都正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分浓厚。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都正街在长沙城地图上就有迹可寻了,它历经清朝、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近两百多年历史中,一直在长沙的版图中经历世事变迁。

都正街附近,还分布着不少古时行政机构旧址。都正街西侧是千总巷,因清朝千总署驻于此巷而得名,千总为正六品武官,当时长沙经历的几大的战争,清政府均是从这里调兵遣将。县正街东起都正街,西接蔡锷路,是当时善化县县衙门的所在地。清香留巷位于都正街东侧,旧时可由此巷通往天心阁,据文献记载,清朝这一带多为私家园林,园林内种植着奇花异草,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清香留巷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除此之外,还有长沙火药局,这里是清政府镇压太平军时在湖南设立的最大军火制造厂。

4.jpg

由都正街片区内各个街巷名称的由来可知,在老长沙,这里曾经繁极一时,是当时名副其实的政治中心。如今,街头巷尾总能碰见身着华服的年轻人饶有兴致地拍摄短视频,奶茶店、古玩店、小酒馆也随处可见民众排队打卡。

藩后街

藩后街被称为“三湘第一官巷”,南临解放中路,北靠五一大道,东以东庆街、落星田背街小巷为界,西达蔡锷中路。

5.jpg

据历史学者透露,藩后街及其周边街道目前的格局,是明代以后形成的。明英宗第七子受封吉王于长沙就藩,将原潭王府故址改建吉王府,形成了自司门口、八角亭、走马楼、藩正街到藩后街的基本建设格局,藩后街因其位于当时的行政机构布政司之后而得名。清朝也在此设置府衙,1938年“文夕大火”将其夷为平地。新中国成立后,长沙市委、市政府曾搬迁至此。如今,这里又是长沙市公安局等部门所在地,藩后街便赢得了“官巷”的美誉。

6.jpg

2016年起,藩后街社区对老街进行了提质改造,为了再现明清古风,在街道西头兴建了一座牌楼。牌楼将用麻石装饰,中间镶嵌“藩后街”三个大字,总重量达13吨。与之相呼应的是,全长244米的街道都将用麻石来铺设路面,再现明清风韵。街道两厢的墙面也打造成了文化墙。“二十四孝”廉孝故事、“生旦净末丑”大型戏剧脸谱、儿童嬉戏的铜雕小品等在这里依次展示,栩栩如生,颇富情趣。

马王街

马王街呈南北走向,全长约150米,因马王庙而得名。马王庙的前身为五代时期楚王马殷的王宫,后唐时,天子封马殷为楚国王,马殷则改潭州为长沙府,在城内修筑园林宫殿,效仿后唐天子设置文武百官,迅速建立起自己的独立王国,成为五代十国中的“楚”国,史称“马楚”,成为正史承认的以湖南为主,兼有鄂、桂部分土地的王国。马殷统治湖南数十年,社会稳定,国库殷实,人民安居乐业。

7.jpg

马王街上的修业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百年名校。1903年,12个从明德中学退学的青年学生在同盟会会员周震鳞等人支持下,创办修业学校,取“修德敬业”之意。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黄兴也曾在这里教书。“五四”时期,毛泽东和徐特立在此任教并从事革命活动,毛泽东正是在这里创办了著名的《湘江评论》,徐特立也曾在这里断指血书激发有志青年。

如今,马王街在保护老长沙原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形成汇聚高档餐饮、公益博览、传统特色商业等业态的消费街区。人们每天早上在这里呷面嗦粉,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下班后在逛逛菜市场,感受些许烟火气,晚上在烧烤摊举杯畅饮,一派活色生香。

来源:红网 作者:王杨 编辑:唐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