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 傅军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又迈上了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而现代化强国不仅是制度强国,还应是科技强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现阶段建设科技创新强国仍有不少短板,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例如,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依赖进口的现状并没有改变,仍然存在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知识产权保护不够等问题。
近年来,中美贸易战引发的美国卡华为、中兴等高科技企业“脖子”的事件,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巨大阻力与严峻挑战。毋庸置疑,未来美国等发达国家还会利用更为卑劣的遏制手段,阻碍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为此,建议国家采取一系列过硬措施,大力支持和鼓励科学技术创新,特别是加速推进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的创新。
一是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的重要作用。科研院所和高校作为科技创新成果最集中和最密集的地方,是技术创新的助推器。国家应充分发挥这些技术高地的作用,促使更多行业龙头企业与其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着重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并使更多企业依托科研院校中的科技领军人才快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二是要大力发挥国企、央企技术创新的带动和牵引作用。国企、央企拥有体制、技术、资金等诸多优势,应有更大担当和作为,勇做自主创新的排头兵,围绕国家创新驱动重大发展战略,实施一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确保国家安全以及具有行业影响力、带动力的重大项目,着力突破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企业,形成行业的全球竞争优势,特别要加大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应用、集成电路等领域的布局力度,为国家实现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发挥引领性作用。
三是要重视发挥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民营企业主要依靠市场竞争求得生存和发展,同时具有决策程序高效和企业结构轻量化的特点,在技术创新方面更具效率和活力。正因如此,诸如阿里、腾讯、百度、华为、吉利、东岳集团等一大批民营企业站在了创新的潮头。经过40余年的创新发展,民营经济在我国创新技术成果中已占有70%以上的份额。国家应在政策层面像对待国有企业一样,不断加强对民营企业创新的支持,重视发挥其在互联网和制造业领域主力军与突击队的作用。
四是要持续加大国家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从整体上来讲,我国跟踪性技术发展很快,但原始创新还很薄弱,颠覆性技术很难甚至冒不出来。原因就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比例偏低。为此,建议中央和各级地方财政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进一步提高GDP中用于研发活动的经费比例,继续完善企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奖补政策,充分发挥财政的主导引领作用。
五是要高度重视调动和保护核心技术人员研发攻关的积极性。没有强大人才队伍作后盾,自主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国家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既要倡导奉献精神,也要注重建立合理的创新回报激励机制,特别是要加大顶尖科技人才的引进,选好用好技术领军人才,鼓励他们采用技术成果加股权、期权分配等方式进行分配改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一切积极性,跑出中国发展的“加速度”。
六是国家要在“十四五”期间确立100项重大技术攻关计划。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此,国家在继续发展应用技术、实现“弯道超车”的同时,可在“十四五”期间确立100项重大技术攻关计划,发挥制度优势,集中人力、财力,鼓励和扶持有技术创新优势的国企、央企和民营龙头企业像攻克“两弹一星”一样,重点突破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以抢占未来世界科技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