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传承红色基因 勇当时代新人

2021-03-04 08:41:22 红网时刻

红网时刻岳阳3月4日讯(通讯员:李帅)为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回顾党的光辉历程,献礼建党一百周年,我借寒假返乡机会,追昔、探访家乡著名的红色事件、红色人物、红色遗址等,忆我党百年砥砺奋进史,收集和整理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寻找青年学子的“根”和“魂”。2月1日,我怀着崇高的敬意来到了临湘市詹桥镇烈士陵园,感受那可歌可泣的精神与磅礴于天地正气间的英雄史诗。通过缅怀先烈和倾听先辈革命故事,让我有三点感受:

一要学习革命先辈无比忠诚的精神。社会主义江山来之不易,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不怕流血牺牲,敢于夺取胜利的精神。革命先烈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不断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之源。来到詹桥镇烈士陵园,心中充满无限的敬意和哀思,壁山革命烈士纪念墓坐东朝西,占地面积1080平方米,呈长方形,分为墓冢、纪念亭、悼念碑、台阶四个部分。自西向东拾级而上的121级台阶,象征着要永远铭记为今天步步向上的幸福生活付出牺牲的121位当地的革命烈士以及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整个墓地三面环山,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正面映入眼帘的是以醒目红色基调为主的纪念亭和三块纪念碑。周围挺拔的大树,恰似先烈当年坚贞不屈的形象;漫山遍野的绿色,恰似先烈对革命胜利充满的希望;突显期间的红色,恰似先烈的鲜血染就。作为时代新人,我们要继承他们的优秀品质,把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实实在在的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造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修养、完善自我,确保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社会主义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

二要学习革命先辈坚贞不屈的精神。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团结一致,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的结果,涌现了大量的革命烈士,长眠于詹桥镇烈士陵园的陈文恒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1931春天,临湘县第一个红色政权——壁山区苏维埃政府就建立在这里。为革命英勇献身的陈文恒烈士,就是这个区的第一任书记。 陈文恒,从1905年10月出生,全家九口人,只有旱地八分,生活难以维持,一家人过着半饥不饱的生活。长期受土豪欺压的陈文恒,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阶级仇恨的种子。1929年冬,平江起义失败后,彭德怀的红五军来到湘鄂边境的壁山,组织贫苦百姓闹革命。在红军的帮助和教育下,陈文恒很快觉悟到:只有跟着红军走,才能挺直腰杆做主人。因此,他头一个报名参加了红军。入伍后,党组织看到他革命意志坚定,又能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1930年,第一批吸收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春天,在壁山晒谷坪,正式成立了中共壁山区委员会,陈文恒被选为区委书记。1932年9月14日晚,陈文恒不幸在璧山南京岭的姐姐家被捕。敌人对他重金利诱和严刑拷打,他都坚贞不屈,只是冷笑。刽子手问他为何死到临头还是在笑,他说:“我笑你们嘴脸不像人!”并且厉声呵斥:“你们记住,共产党人杀不尽,革命人马杀不绝,总有一天,劳苦大众是要找你们算账的!”他的姐姐倒在地上悲痛欲绝,陈文恒转过身来,对姐姐说:“擦干眼泪回去吧,红军会回来的”。无计可施的敌人恼羞成怒,拔出马刀,砍了下去……作为时代新人,我们要学习革命先辈们敢打敢拼的革命精神,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用历史的眼光启示自己,用伟大的目标感召自己,用光明的未来激励自己,继承发扬丰厚隽永的革命传统和历久弥坚的优良作风,真正把自己培养成一名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生力军。

三要学习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不仅仅是坚定的理想信念,还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担当精神。对于我的家乡——临湘市,也是在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中解放的。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势如破竹之势,连续取得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胜利。在解放战争进程中顺利取得了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决定性胜利,全面接管城市和建立新政权成为中国共产党最为紧迫的任务。1949年年初,冀中解放区干部响应党中央、毛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胸怀“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豪情壮志,告别故土,随军南下,跨黄河过长江,历尽千难万险,辗转数千里,进入湖南第一个解放的县城——临湘长安镇。他们高擎红色大纛,为接管新中国地方政权、积极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迈出了拓定全局的第一步。1949年1月,由陈继昌带带领的南下工作队一中队,千里南下,历经千辛万苦,于7月13日在驻临湘县解放军的接应下,70余名南下工作人员精神焕发地开进县城,受到临湘各界人士和广大群众夹道欢迎,临湘县成为湖南第一个解放的县,第一个接管建政的县。临湘解放后的1949年7月14日,在中共临湘县委、临湘县人民政府成立大会上,首任县委书记陈继昌作了《当年的红军又回来了》的报告。伴随着临湘和平解放的胜利凯歌。南下干部,迅速展开了接管建政、清匪反霸、筹粮支前和恢复生产等工作。面对百业萧条、民不聊生的困苦局面,既要扫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又要在废墟上建造起一座社会主义的新家园,任务是何等的艰巨。因此,从开始接管旧政权建立新政权的第一天起,南下干部在巩固政权的同时,倾注全力安排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使临湘社会形势得到好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民生得到根本改善,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作为时代新人,我们要以此次红色教育为契机,学习陈文恒烈士、南下工作队对共产主义充满坚定信仰,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信心,继承和传承革命先烈遗愿,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美德,将革命精神贯穿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在复杂的环境和危难关头正确判断局势、分清是非、挺身而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奋勇前行。

“红军会回来的”,令我铭记,令人民铭记。璧山没有忘记这些烈士们,百姓们也一样。璧山年年开遍的映山红是红军的灵魂,清明时节开满山岗的白色樱花寄托的是无限哀思。以陈文恒和姚天才为代表的烈士虽然牺牲了,但他们的共产主义愿望正在逐步实现,八十多年过去,今天的璧山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国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盛世,如他们所愿。我一直为有他们这样的前辈而感到无比骄傲,这些烈士永远是我们青年一代应该学习的榜样。“有些人死了,但他们还活着”,烈士们的生命虽然牺牲了,但是他们的革命精神是永生的,会在中华民族中代代相承,我向所有的烈士们致敬,也向所有默默奉献的人们致敬!

来源:红网岳阳站 作者:李帅 编辑:肖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