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推动中部崛起座谈会上强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在1930年给林彪写的一封信,而这个“星火燎原”所描绘的时局,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1929年12月28日到29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了红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也是大家所熟知的“古田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毛泽东重新当选为红四军前委书记。从古田会议流出的涓涓清泉,正在浇灌中国革命的希望之花。然而,面对眼前艰苦严峻的斗争形势,党内军内仍然弥漫着对中国革命前途的悲观情绪。为此,毛泽东感到,有必要对“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问题作一次系统回答。
经过深思熟虑,毛泽东决定给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林彪写一封回信。这里是福建上杭县古田镇的协成店,1930年的今天,正是在我左手边的这间小厢房里,毛泽东冒着严寒,秉烛夜书,写下了一封六千字的长信。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这封回信中,毛泽东明确指出,只有有计划地建设红色政权,深入土地革命,扩大人民武装,才能促进革命的高潮。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在信中,毛泽东实际上已经阐明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事关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思想。在信的最后,满怀激情的毛泽东还用诗一样的语言描述了中国革命的光明前景:“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闪烁在赣南闽西的星星之火,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最终燎原成为神州大地的漫天红霞,成为照耀新中国的夺目光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奋斗,取得了民族革命、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