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名师风范丨刘少军:追求开放的态度,才拥有培育科学家成长的沃土

2020-12-24 18:57:57 红网时刻

编者按: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近年来,湖南师范大学着力打造学校品牌,塑造新时代创新发展形象,助力“双一流”大学建设,深入做好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红网时刻特开辟【名师风范】栏目,以点带面,展示湖南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成果。

1.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手捧着宝贝鱼苗。(资料图)

红网时刻记者 何青 摄影 陈杰 实习生 戴妍洁 长沙报道

岳麓山下、湘江河畔,67年,一个实验室,出了两个院士。

2019年11月,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刘少军入选,成为继他父亲刘筠院士之后,实验室里的第二个院士。

“这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12月22日,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说,“这离不开两代人的奋斗,也离不开湖南师范大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对科学研究的支持。”

“追求开放的态度拥有了培育科学家成长的沃土”

学校对人才的重视、对科研工作的支持,刘少军从实验室位于湖南师大校内的鱼类遗传育种科研基地的例子说起。

这是他父亲刘筠奋斗过的地方,如今也是刘少军的“科研战场”。

在这里,刘筠带领着团队,在我国最早获得了草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成功培育出优质的三倍体湘云鲫和三倍体湘云鲤,解决了老百姓吃鱼难的问题。

也是在这里,刘少军和团队成员培育出一种又一种优质鱼类,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为“让大家吃好鱼”作出了突出贡献。

“这十余亩的基地,就在湘江边上,可以说是寸土寸金的地带。”刘少军说,曾经有人出高价买这块地,为了支持我们的科研工作,学校并没有卖。“这个基地,也让很多科研人员表示羡慕。”

“学校真的是尽其所能在全力支持科研工作者。”刘少军说。

在刘少军看来,这样的支持,也是真的难能可贵。作为一个师范类学校,按道理就是做好师范育人工作就可以了。“学校是跳出师范大学,来办师范大学,支持科研团队做与社会服务相关的科研工作。”

刘少军表示,正是因为学校有这样一种追求开放的态度,才拥有了培育科学家成长的沃土。

刘少军介绍,学校领导班子从感情留人和待遇留人这两个方面共同发力,留下了一批助力学校发展的人才。

“把学校对人才重视的精神传递下去”

“我很感谢学校对我的培养,同时也会把学校对人才重视的精神传递下去,培养更多的人才。”刘少军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30年来,刘少军坚持在教学一线,鱼塘就是他的课堂。他培养毕业了25名博士和73名硕士,为我国水产研究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在刘少军眼里,每一个学生都有成才的基础,只是看老师如何去教育和培养。近10多年来,实验室招收的研究生有的专业知识基础及英文水平不是很好,缺乏自信。针对这种情况,刘少军常常鼓励他们,勤奋加创新研究,就可以做出好成绩。

在实际工作中,刘少军一步步手把手地带领学生多读、多看、多做、多想,每当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有困难,他都尽可能想办法予以解决。

耐心开导,树立学生的自信;提供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让学生能够自立;带领学生进行系统艰苦的研究工作,让他们自强。很多原来基础较差的学生不但专业水平、英文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而且能够做出原创性的科研成绩并在国际英文期刊上发表文章。

“刘老师是我们师兄弟的偶像,对待科研非常严格,每天基地巡池2-3次,一年365天,几乎天天如此,大年三十都在给我们发研究想法的短信。更佩服的是他的火眼金睛,每次巡池总能找出我们没发现的问题,鱼儿健康状况、寄生虫等问题,他一眼就能给我们指出,正是这样严谨的科研态度,让我们做每项研究更用心,更严格。”师从刘少军7年、现在已获评副教授的胡方舟这样评价刘少军。

来源:红网 作者:何青 陈杰 戴妍洁 编辑:马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