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打造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为非遗产业化发展“圈”住人才

2020-12-22 22:11:06 红网时刻

微信图片_20201222144205.marked.jpg

孙舜尧(右五)获“2020年非遗传承与创新功勋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mmexport1591014638565.marked.jpg

湖南师大工程与设计学院湘绣创新研发中心团队。

红网时刻记者 杨艳 长沙报道

12月14日,长沙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出炉。来自湖南师范大学的毕业生肖瑛位列其中。作为湖南师大工程与设计学院湘绣创新研发中心一手打造出来的优秀人才,肖瑛深耕湘绣产业9年,最终破茧成蝶。

“像肖瑛这样毕业之后留下来的,在创业团队里还有很多。这些年轻的血液,让湘绣焕发更持久的活力。非遗传承与文创开发的‘接力棒’,也顺利完成了交接。”作为湘绣创新研发中心的创始人,工程与设计学院教授孙舜尧倍感自豪,因为坚守,他刚刚获得“2020年非遗传承与创新功勋模范人物”的荣誉称号。

在新时代高校育人的探索和实践中,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不断践行开放创新的育人理念,树立服务社会的理想追求,倡导敢为人先的科学态度,在学生心中播撒了智慧和创造的种子,引领学生以梦为马,追逐梦想,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之路。

9年坚守,为非遗插上“创新的翅膀”

虽然不会绣花,但孙舜尧却是最懂刺绣的人。从事湘绣的创新和开发已有9年,如今他成为湘绣传承的标志性人物。

孙舜尧原来是一名设计师,从事品牌形象设计与教学,曾设计过中国律师、吉首城市旅游、长沙地铁、徐记海鲜等品牌,其设计作品曾经两次入选全国美展,获得全国美展银奖。2011年,湖南师范大学与开福区沙坪湘绣联合成立了“湘绣创新研发中心”产学研平台,从此开始了孙舜尧与湘绣的合作之旅——中国湘绣创意馆,这是一个由湖南师范大学湘绣创新研发中心重点打造的师生自主创新创业品牌,是一个专门以湘绣传承与创新的商业化平台,也是一个由绣娘与设计师跨界联合的共享平台。

v2-b8abb0d8846d25e5ede99d4e315088e1_1440w.marked.png

2013年,第一件水晶绣作品“青花”问世。

令团队一战成名的是水晶湘绣。

“从设计到生产,都是前所未有的尝试,没有资源可以借鉴。”孙舜尧提到,因为手工制作工艺非标准、复杂等问题,最初的水晶湘绣并不是非常精致,手感、视觉效果都不理想。为了让产品更为精致,从2012年开始,团队开始在实验室内不断尝试,希望使传统湘绣能够与新工艺、新材料充分结合,更好地解决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的匹配度。

“水晶绣的诞生,的确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使得我们眼前一亮,传统湘绣产品原来还可以这样的呈现。湘绣迎来了新的形式,在创新与摸索中逐渐成熟,在设计价值深藏未露之时,初次让更多关注的人们感受到设计的真正意义——创造。”孙舜尧介绍,甩掉传统湘绣的挂件、摆件、屏风“三大件”老旧模式,“水晶湘绣”技术开创了“创意湘绣”的里程碑,不仅让湘绣保存时间更久,同时能让湘绣更具创意、更具生活品位,也提升了湘绣识别度、美誉度。

产学研+持续化培育,为创业大学生赋能

2018年创作的《中国福》湘绣艺术作品,被新西兰前总理珍妮阁下收藏;.marked.jpg

肖瑛创作的《中国福》湘绣艺术作品,被新西兰前总理珍妮·希普利收藏。

需要创新的不仅仅是技艺。孙舜尧用力的方向是如何适应当下的市场需求,如何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运营让湘绣恢复活力。从教书育人的三尺讲台一头扎进“双创”的蓝海,孙舜尧的创业孵化之路走得艰难,却又值得。

2011年,湘绣创新研发中心成立,实施了“两手抓”发展模式:一手抓“学术研究”,即把技艺一招一式、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另一手抓“工艺创新”,即经济活力的注入推动非遗走进大众。9年来,他的湘绣创新研发中心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一家,技术服务企业和机构50多家,产品用户测试达十万次之多。不少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创意“破茧成蝶”,许多大学毕业生在这里开始与创业“第一次亲密接触”,走过创业初期的迷茫与青涩。

究其根源,孙舜尧总结出三个关键词:圈住人才、持续培育、科技创新。

对人才的持续培育,是孙舜尧的一大法宝。孙舜尧采取的三步走——在本科教育阶段,以普惠式教育为重点,突出创新思维引领;在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环节,以提升创新效率为重点,发挥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实践平台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开发新产品,研发新技术,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引导创新能力向创业价值拓展;在创业实践和孵化环节,以创业孵化为导向,做好学生创新企业与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的对接,促进创新链和资金链、产业链的有效融合。

“创业孵化服务工作是创业教育体系中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与普通的小企业孵化不同,大学生创业企业显得更加的娇小脆弱,需要大学科技园给与更多关心和呵护。”孙舜尧说,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贯穿于产学研的始终——通过课题、项目培育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筛选创新创业种子选手,再进一步孵化出成熟的创业项目、人才和团队。这些日渐成熟的团队和人才,反哺平台,让平台拥有了愈加先进的科研技术。2020年,平台的湘绣“数字化+文创”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荣获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湘绣研发中心是一个将梦想变成现实的地方,既有大学文化又有企业文化, 有利于培育一种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敢闯敢干的风险意识、宽容的开放意识和合作基础上的竞争精神。”孙舜尧说,有了这些赋能,越来越多年轻的人才认识湘绣,爱上湘绣。

2018年 肖瑛拜师仪式照片.marked.jpg

2018年肖瑛拜入湘绣大师刘爱云门下,成为一名非遗传承人。

肖瑛2008年进入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读书。2011年湘绣创新研发中心成立时,她是项目团队中的一员。2014年,研发中心创新理念路径,建立了第一个师生创新创业的机构——湘风中国渔人码头湘绣创意体验馆,打破传统产学研格局,以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与市场接轨,加速科研孵化,在坚持自主研发的同时,服务师大,服务社会。2015年,肖瑛在研发中心的帮助下成立了长沙水晶绣文化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她正式拜入湘绣大师刘爱云门下,成为一名非遗传承人,其代表作品《潇湘八景》水晶湘绣系列作品获湖南省旅游商品大赛金奖;《橘子洲头·长沙美》现藏于中国海军长沙舰。

走产业化发展之路,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0年10月14日,腾讯国风游戏《天涯明月刀手游》上线,除了发布与湘西的文旅合作之外,还有一场华服时装秀,是当天的重头戏。湘绣主题华服“天衣·未央”便是由湖南师范大学湘绣创新研发中心原创设计,刘爱云及弟子肖瑛刺绣。

主图1.marked.jpg

湘绣主题华服“天衣·未央”。

“厘清传统工艺及其创新设计与文创产品设计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才能正确处理好传统工艺项目的传承与创新。创新设计的传统工艺能够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并促使其成为当代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最好的传承发展。”孙舜尧认为,因其珍贵,非遗需要传承;也因其脆弱,非遗需要创新。其创新不应限制在只从工艺、图案上去研究,而应促进其与现代行业产业“联姻”,拓展相关产业链,为非遗寻找更多的展示载体,可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可有效促进非遗“活起来”。

孙舜尧说,非遗之所以成为非遗,是因为他们曾经被广泛喜爱、流传过。但是现在为什么就成为亟待保护的“遗产”了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与现代生活中脱节,不那么需要了,不那么时尚了,不那么流行了。既然与现代生活脱节,是造成其正在消亡的重要原因。那反推之,让其重新与现代生活产生关联,问题就会得到解决。比如,与年轻人喜欢的影视、动漫、游戏等现代文化产业相结合。有产业背后一整套体系的支持,更有可能为“遗产”带来真正的传播和驱动。湘绣与游戏产品联动,为游戏里的人物穿上汉服,颇受大众喜欢。这种以代入感取得人们喜爱。

致力于湖湘文化的传承与非遗文创产业的研发,团队成员不断探索湘绣生活化、时尚化、国际化的更多可能,研发了水晶湘绣文创礼品系列、小绣佳人服饰系列和绣壁软装系列。获得专利5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申请著作权120多项。同时,团队研究的产品获得了腾讯、蓝思科技、远大住工、浦发银行、汉语桥等机构和品牌的认可。

而孙舜尧的目标远不止于此,他和他的团队有一个五年规划:以湘绣文化基因为核心,以“文创+科创”为手段,打造湘绣文化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文创化新高地,推动湘绣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找到更好的生存价值和更新的学术生长点。

472309f79052982253462ceea8a405cf0a46d41c.jpeg

湘绣爱好者体验刺绣。

来源:红网 作者:杨艳 编辑:肖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