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时刻APP
分享到

劳模精神耀三湘丨黄小玲:用工匠精神坚守陶瓷艺术复兴

2020-11-27 16:36:14 红网时刻

编者按:

劳动托举梦想,奋斗书写华章。劳模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近期,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召开,红网时刻专门开设“劳模精神耀三湘”栏目,展现劳模和先进工作者风釆,弘扬劳模光荣、劳动伟大的时代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d330cda33598e306f2c1a2f37b7d96d.jpg

“全国劳动模范”黄小玲创作瓷画。

红网时刻记者 苏莉雅 通讯员 何杏 株洲报道

“这份荣耀属于每一位努力实现中华陶瓷艺术复兴的坚守者。我将以此为激励,化奖励为动力,用更大的热忱弘扬劳模精神,立足陶瓷艺术,开拓创新,复兴传统手工艺术,发挥所学、所长,努力服务行业,服务社会、回报党和人民的厚爱和支持。”11月24日,2020年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北京召开。黄小玲作为“全国劳动模范”,站在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领奖台上接受表彰,内心由衷激动。

黄小玲,1968年生于湖南醴陵,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湖南省女陶艺家协会会长、湖南省陶瓷行业协会副会长、醴陵市文联副主席、醴泉窑艺总设计师。在中国收藏家喜爱的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活动中,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收藏家最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

痴迷瓷艺,她为瓷而生

醴陵陶瓷生产始于汉、兴于宋、盛于清,至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因而有“瓷城”之称。

今年52岁的黄小玲出身于醴陵的一陶瓷世家。受父亲影响至深的她,因从小耳濡目染,对瓷艺很是痴迷。1986年从陶瓷美术专业毕业后,黄小玲从一个小瓷厂选拔进了湖南省陶瓷研究所。

陶瓷艺术既要传承又要创新,扎根在陶瓷行业三十多年,黄小玲的工作与生活已经紧紧和陶瓷联系在了一起。“为瓷而生,一生只做一件事。在坚守传承中创新,尝试无限可能性。”一盏灯、一支笔、一个埋头的身影,黄小玲潜心于釉下五彩陶瓷艺术的研究,常常一熬就到了深夜。黄小玲不仅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还大胆突破另立风貌,让醴陵陶瓷做到了雅俗共赏、“接地气”。

清新秀丽、恬淡雅致、独具灵秀、极富个性……黄小玲创作的作品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创新设计烧制的《虞美人》《绣球花》等二十余件作品先后参加海内外的各种展览评比,屡获金奖、银奖、创意奖等殊荣,《满园春色》等三十余件作品先后被海内外有关专家或博物馆收藏,并成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作为醴陵陶瓷界第一位全国人大代表,黄小玲一直致力于推动釉下五彩“走出去”,注重整合资源、从各方面积极向国内外宣传推介釉下五彩。她印刷了50万册《中国醴陵·瓷彩天下——中国当代“红色官窑”醴陵釉下五彩瓷艺术臻品集》的形象宣传画册,在五大洲的270多个驻外机构(驻外使馆、驻外总领馆、驻外团、处等)驻所内陈设宣传。2017年新年过后,她奔赴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的孔子学院传授画瓷技艺,向世界人民充分展示了醴陵釉下五彩瓷的艺术风采,为中国陶瓷宣传作出实质性推动。

奉献,不止于瓷

在为陶瓷艺术献身的同时,黄小玲也不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不遗余力回馈社会,尽自己所能向国内各类慈善组织、特困学生及特困户、学校、地震灾区、国家级及省市各级艺术博物馆等机构捐款、捐物。她倡导变“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更在意的是积极帮助贫困、弱势人群“造血”,从根本上解决家庭、个人的实际困难来源,给贫困人群以希望。

在三十多年的从艺生涯中,黄小玲培养了百余名弟子,目前亦是受聘于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成为了客座教授。

在全国妇女“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她创立了“全国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醴泉窑基地)”,多年来免费培训、帮扶就业创业者逾百人。黄小玲还在中国残联的指导下,创立了“中国残疾人醴陵陶瓷艺术研究所”,免费培训残疾人艺术家陶瓷技艺。

现在,黄小玲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探索瓷艺道路的同时,亦着力于组织全省陶瓷艺术大师建设一个釉下五彩瓷的基地,集多功能于一体,向世界展示釉下五彩瓷的发源、发展,为繁荣这一独特的艺术、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来源:红网 作者:苏 莉雅 何杏 编辑:苏莉雅